全省“百千萬工程”年度考核成績出爐!廣州黃埔獲評“創先類”優秀區

新黃河 2024-05-13 11:40:45

5月9日,廣東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在廣州召開,會議通報表揚獲2023年度省實施“百千萬工程”考核評價優秀等次的區縣名單結果。其中,廣州市黃埔區獲評全省“創先類”優秀區。

頭號工程,頭號力度。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舉措,圍繞“建機制、樹典型”,錨定打造産城融合、城鄉融合雙標杆區的總目標,發揮産業基礎好、科技創新強的特色優勢,聚焦産業經濟、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綠美鄉村、對口幫扶、改革創新等方面,以新龍鎮典型鎮建設、黃埔創新谷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爲抓手,有力有序推動“百千萬工程”各項工作實現良好開局。2023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近9000億元,在廣州市占比40%,多項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國經開區首位。

黃埔區紮實推進“百千萬工程”,打造産城融合、城鄉融合雙標杆區。圖爲該區廣州科學城航拍。李劍鋒 攝

系統推進:建立高效協同指揮推進機制

推動“百千萬工程”良好開局,打好基礎是關鍵。

黃埔區建立搭建完善“1+8+17”的“百千萬工程”指揮體系,成立區“百千萬工程”指揮部、8個工作專班、17個鎮街建立相應指揮體系機制,區委主要負責人任指揮部“一線總指揮”。建立挂點聯系督導、每周調度、各線條各專班聯系機制和三級聯絡人工作機制,制定“一區一策”工作方案,以頭號工程力度推進11項核心任務和100項具體任務落實落細,以指揮有力、上下貫通、協同推進的指揮工作體系,構建高效工作推進制度機制。

該區堅持全域全員參與,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形成全區全員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良好氛圍。在實施“千企興千村”行動上,引導國有資本資金3.38億支持“百千萬工程”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建築業企業與鄉鎮結對幫扶,實現鄉鎮與企業結對全覆蓋,促成專項幫扶項目18個,項目總造價約1640萬元。

産業爲先:築牢“百千萬工程”特色底座

産業基礎好、科技實力強是黃埔區的特色。作爲廣州實體經濟主戰場、科技創新主引擎,黃埔區以産業爲先,前瞻性布局“三城一島”戰略發展平台,全力創建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先行區,提升區域發展能效。中新廣州知識城布局新型儲能、低空經濟、AI芯片等3大未來産業,規上工業總産值實現倍增,生物醫藥産業園區競爭力躍居全國第6位,新質生産力蓬勃發展。

黃埔區堅持制造業當家,2023年,全區243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38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2.3%,固定資産投資總量保持全國經開區和全省各區第一,全年突破2000億元;工業實力居全國工業百強第2位。深入開展招商籌建“123行動”,簽約項目402個、總投資超3500億元,其中孚能科技、TCL中環等百億級項目10個。

在科技創新方面,黃埔區持續打造“2+3+N”戰略科技創新平台集群,全國唯一納米領域國家級産業創新中心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複,“人體蛋白質組導航計劃”作爲我國三項國際大科學計劃之一獲批啓動前期工作,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投入使用,廣州國家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華工超級機器人研究院等10個重大科技平台落戶。

城鄉融合: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産業旺起來,村民富起來,鄉村振興才有效果,其中的關鍵,就是産業融合。

一方面,黃埔區以城鎮爲核,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鄉高質量融合。建成科豐-科林路隧道等道路項目32個,地鐵5號線東延段、7號線二期開通運營;高標准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範區,新擴建醫院4家,新增床位1000張;創建全國首個中外人文交流廣州(黃埔)教育創新區,新開辦中小學校(校區)10所,新增中小學學位1.2萬個;出台“城市更新3.0”政策,全年獲批城中村改造項目13個,占全市超80%,新建成安置房210萬平方米,增長100%。新龍鎮被認定爲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推動省級城鄉融合示範試點建設,爭取2025年進入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另一方面,黃埔區以鄉村爲本,堅持以科技推動鄉村産業發展,構建了“一港兩園三院”農業科技産業創新體系,隆平院士港開港運營,2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一期引入項目20個,吸引社會投資約3億元,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等3家研究院高效運營。黃埔區積極推進“院士下鄉、産業進村”,打造迳下未來鄉村,規劃黃埔創新谷,布局廣州市顛覆性創新中心、黃埔創新學院、田園科創總部等創新平台,4條新鄉村示範帶建設初見成效。2023年,迳下村集體收入已有約556萬元,4年間翻了十幾倍。

迳下村航拍。李劍鋒 攝

在綠美黃埔建設上,全區新建成40個口袋公園、社區公園,新增城市綠地1025畝,完成森林質量提升超1.4萬畝,南崗河悅動公園、文沖榕溪谷獲評2023廣州十大“最美口袋公園”。南崗河“幸福河湖”建設項目通過國家水利部驗收,長嶺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成爲廣東省首條國家步道。

深化協作:爭做區域協調發展排頭兵

2023年,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開展3批次147個産業項目集中動工投産活動,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243.94億元,獲評省“年度最佳經濟功能區”,廣清經濟發展迎來新一輪發展。

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的這張成績單,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落實新一輪東西部協作任務,推動市際、區內雙協調發展的成果之一。去年以來,該區從多方面發力,促使區域協作發展邁上新台階。

聚焦東部中心建設,黃埔區全面深化産業聯動,聯手增城做大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生態圈、共建集成電路全産業鏈、做強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全面強化路網互通,主要聯通道路已開通1條、開工建設2條、完成設計施工一體化招標3條,推動新白廣城際加快開通運營;全面強化人才共聚,打造知識城科教創新園和廣州科教城兩大人才集聚平台。

在抓好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方面,黃埔區劃撥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幫扶資金6000萬元,引進香港富瑭集團到清遠連州東陂鎮投資1.3億元,開展佛岡、連州“反向飛地”幫扶項目,該區5個工作隊在駐鎮幫鎮扶村省考中被評爲最高等次“好”,爲廣州市唯一。

改革賦能 激發“百千萬工程”強大動能

構建良好的制度環境,深化改革,加強創新,才能不斷激發鎮村內生動力,在這一點上,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步履不停,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積極破解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痛點難點——

在營商環境改革上,出台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營商環境改革叠代經驗獲全省推廣,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國家級綜改試驗方案獲批印發。

在制定産業支持政策上,推出“高質量發展30條”“儲能十條”“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等支持政策,形成政策操作指引30例。

在探索農村土地改革上,組織編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專項規劃》,印發點狀供地工作指引,浪漫谷項目啓動實施。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全省率先完成“三資雲圖”構建,獲批全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規範化試點。

2024年是“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之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將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不放松,向“高”發力、靠“質”取勝、以“量”促穩,切實扛起“經濟大區真正挑大梁”的使命擔當,努力推動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百千萬工程”在全省全市當標杆、走前列、作示範。

編輯:王玉傑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