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戰國史:韓國的滅亡只是曆史長河中的一閃!

曆史可以很好看 2024-02-20 18:32:43
韓國,一個戰國七雄時代的傳奇國度!

這個位于四戰之地的中原地區的國家,曆經紛爭自己、弱肉強食的歲月,卻始終未能真正發展起來。面對周圍威脅四伏的環境,韓國靠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勤勞智慧的國民一直在掙紮求存。

韓國疆域

其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75年,當時韓武子遷居宜陽。不僅僅是一次遷居,韓國的曆史還有諸多曲折。

據記載,公元前375年,韓湘侯滅鄭後將國都遷到了新鄭。

而新鄭其實是個坑爹的地兒,正好位于四個強敵的包夾之中,東有魏,南有楚,西有秦,北有趙。

想必你也能感覺到,韓國的困境簡直可怕!每天都要擔心哪個大國來踢館,別說發展了,連安身立命都成問題。

公元前355年,韓國終于找到了一位有點料的相國——申不害。

申不害

這位大佬上任後,實行大規模的政治改革。然而,盡管申不害相當給力,可惜他走了之後,韓國還是沒能改變現狀。

尤其是,秦國的威脅愈發嚴重。

公元前335年到前301年,秦國多次來襲韓國。

先後攻取了韓國的宜陽、鄢、石章、武遂、穰等地。這秦國的節奏簡直刷爆了,韓國可算是花落秦家,心力交瘁。

函谷關

好不容易齊韓魏三國一起聯手攻入秦國的函谷關,秦國就把韓國東拼西湊的一些地方還給了他們。可是,時局不斷變化,一瞬間又反轉了。

公元前293年,秦國大敗韓魏聯軍于伊阙。之後,隱隱之間,韓國越發弱勢,不得不獻上了武遂之地以求和。這就好比拿著一個燒雞剩骨頭想和惡狼講和,簡直是天方夜譚。

伊阙之戰/白起的成名之戰

公元前286年到前263年,秦國又一次大敗韓國,並攻取了一系列的城池,少曲、高平、陉城、南陽等等,不斷削弱了韓國實力。

緊接著,秦國更是在公元前262年切斷了通往韓都新鄭的道路。

就像斷掉骨頭的腿,韓國開始一步步失去能動的可能。

秦國馬不停蹄,公元前249年又奪走了韓國的德、成臯、荥陽等地,並占領了上黨郡,並攻取了韓國的十三城。

上黨郡位置

簡直就是急速把韓國的領土一片片吃掉,就像狼頭要吃光自己的獵物一樣。

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國派出內史騰攻打韓國,俘虜了韓王,韓國滅亡。

秦滅六國順序

韓國被秦國占領,樹倒猢狲散。不過,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在戰國時期,很多國家滅亡後,竟然還能繼續存在,並繼續發展。

這就是曆史的有趣之處,有時候殘留下來的國家不屈不撓,可以化被動爲主動,頑強生存。韓國的滅亡只是一個節點,後續的故事有更多精彩等著我們解開!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