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成藥,感冒、鼻炎、荨麻疹、帶狀疱疹、各種頭痛,用對有效

神希園 2024-04-12 17:34:01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知道這麽一個常識,那就是服藥期間,一般不要喝茶,爲什麽呢?主要是因爲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會與藥物發生某些反應,導致藥效降低,或者生成不容易吸收的物質,從而降低藥物吸收的程度,影響藥效。但世事無絕對,總有一些事物超出普通規則,比如在古代,就有這麽一個奇妙的良方,它不僅不忌諱吃藥期間喝茶,而且還是堂堂正正的將茶放進藥方裏。這個良方,就是在祛風寒、治頭痛方面別具一格的川芎茶調散。當然,在現代,川芎茶調散有丸、濃縮丸、滴丸、片、顆粒、袋泡劑、口服液等多種中成藥,不過流傳最廣的還是川芎茶調丸。

川芎茶調丸的原方是源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川芎茶調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千古名方,全方由“薄荷葉八兩,川芎、荊芥各四兩,細辛一兩,防風一兩半,白芷、羌活、甘草各二兩”等8味中藥組成,對于全方的用藥,另有一本無細辛,卻有“香附子(炒)八兩”,不過,一般都認爲,全方應當配伍細辛,而非香附子。按照原方所載,有些中藥有一些特殊炮制,比如薄荷葉(不見火)、荊芥(去梗)、細辛(去蘆)、防風(去蘆)。由于宋代煮散的大行其道,川芎茶調散也是煮散之一,將這些中藥打成粉,每次使用時,取藥末二錢,用茶清調服。

川芎茶調散雖然名義上只有八味中藥,實際上,包含茶清在內,一共是有九味中藥,畢竟,茶在古代是食藥同源的。從方藥配伍的角度來說,川芎茶調散全方以川芎爲君藥,主要起到祛風活血、大止頭痛的作用,是治療諸經頭痛之要藥;以薄荷、荊芥爲臣藥,主要起到疏風止痛、清利頭目的作用;以羌活、白芷、細辛、防風爲佐藥,其中羌活長于治太陽經頭痛,白芷長于治陽明經頭痛,細辛長于治少陰經頭痛,防風長于疏散上部風邪,增強疏風止痛的作用;以甘草、茶清爲使藥,其中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茶清既能上清頭目,又能制約風藥的溫燥與升散,以防太過。所以,川芎茶調散這個經典良方的配伍,堪稱完美。其實,也有醫家對川芎茶調散的配伍,從現代藥理的角度去探索過,發現川芎茶調散中的川芎具有明顯的鎮痛、鎮靜、解痙、降壓和擴張血管作用;細辛所含的揮發油有鎮靜、鎮痛和催眠作用;白芷具有殺菌和擴張血管的作用;荊芥可解除平滑肌痙攣、增強體表循環、使汗腺分泌旺盛的作用;薄荷所含薄荷腦可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茶具有降壓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防風具有解熱的作用;羌活具有止痛的作用;全方諸藥配伍,鎮痛、鎮靜、解痙、擴張血管作用倍增[1]。當然,在這個配伍中,遺漏了甘草,而甘草具有保肝、解痙、解毒、鎮咳祛痰、抗炎、抗菌、抗腫瘤等多種藥理作用,在全方中,可以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川芎茶調散原本究竟是治療什麽疾病的呢?按照《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最主要是用來治療男女諸風上攻所致的“頭目昏重,偏正頭疼,鼻塞聲重”,以及感受風邪所致的“傷風壯熱,肢體煩疼,肌肉蠕動,膈熱痰盛”,以及女性血風攻注所致的“太陽穴疼”等諸多疾病。只要是感受“風氣”,用川芎茶調散“悉皆治之”,不僅如此,還可以作爲平時調理頭目疾病的“禦用良方”,畢竟《局方》在川芎茶調散的方後注中提醒道,“常服清頭目”。所以說,川芎茶調散既有治病救人的臨床妙用,也有清新頭目的養生作用。不過,總體來說,川芎茶調散就是人體心腦健康的守護神,只不過,川芎茶調散以及它的中成藥制劑在現代臨床應用中,還有待進一步打開格局,還有現代藥理還缺乏深層次的研究。對于川芎茶調散的現代臨床應用,其實不僅僅只是用來治療傷風感冒和頭痛這麽簡單了,也在逐步拓寬“證治版圖”。研究發現,川芎茶調散可用于治療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腦供血不足,周圍性面神經麻痹[1];血管神經性頭痛,以及慢性鼻炎、鼻窦炎、感冒、腦外傷後遺症等引起的頭痛[2];頭痛,眩暈,三叉神經痛,面神經炎,中風先兆,咳嗽,亞急性甲狀腺炎,過敏性結膜炎,鼻炎,咽炎,颞下颌關節紊亂綜合征,帶狀疱疹,荨麻疹,經行頭痛,産後頭痛[3]等多種疾病,只要辨證屬于外感風邪的,均可化裁使用。

川芎茶調散的中成藥包括但不限于丸、濃縮丸、滴丸、片、顆粒、袋泡劑、口服液等多種制劑,不過目前廣爲流傳的是丸劑。對于川芎茶調散的中成藥在臨床中的用途是十分廣泛,可用于治療風寒頭痛(頭頂痛、兩側痛、前額痛),血管性頭痛、頑固性血管性頭痛,偏正頭痛、顛頂頭痛;還可用于治療眶下神經痛,牙痛(與龍膽瀉肝丸合用),眩暈症,過敏性鼻炎,鼻息肉,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荨麻疹,帶狀疱疹(與龍膽瀉肝丸合用)[4]等多種疾病。目前來說,對于川芎茶調散及其中成藥的藥理研究比較少,主要集中在鎮痛、鎮靜、抗炎、解熱[5]等作用方面。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川芎茶調散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腦循環,具有中樞性鎮痛作用,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氧化,改善腦缺氧,緩解偏頭痛等藥理作用[6]。但這僅僅只需要一味川芎便有這能力,所以,就目前來說,川芎茶調散及其中成藥的藥理研究仍然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川芎茶調散的中成藥在臨床中的應用,在目前來說也不算少,但仍需加強臨床實踐和藥理研究。在臨床運用時,川芎茶調散的中成藥,也有一些注意事項,一是久痛氣虛、血虛,或因肝腎不足、陽氣亢盛所致的頭痛不適合使用;二是使用本藥期間,不宜與其他中成藥同時使用;三是孕婦慎用。

參考文獻[1]王侃.川芎茶調散臨床新用[J].江西中醫藥,1994,25(S1):36-37.

[2]李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3]黃美豔,蔡秀江.川芎茶調散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9,35(9):1176-1177.

[4]郇宜俊,張寶華,杜大軍.家庭實用中成藥(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5]陳銳.川芎茶調散(袋泡劑、口服液、顆粒)臨床應用解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2,28(12):13.

[6]王國有,王雲,張雪,等.川芎茶調散的現代研究概況[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20,26(13):228-234.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鑒),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

0 阅读:266
评论列表

神希園

簡介: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