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玩具、裝監控,教育孩子還用請“專家”?無病亂投醫!

凝媽悟語 2024-05-07 13:22:51

文|凝媽悟語

看到一則報道《讓孩子砸心愛玩具、在房間裝監控,“教育專家”斥學生玩物喪志引爭議》,原來是自稱“33年資深家庭教育專家”的趙菊英,在對學生進行家訪時采用的粗暴教育方式令人詫異。

一位學生是四川眉山的初二女孩,趙菊英要求女孩將書桌上的所有擺件和卡片當作垃圾扔掉,還訓斥女孩就像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就像穿尿不濕的寶寶。女孩的眼睛裏本來愛笑有光,最後變得憤恨無神。

另一位學生是江蘇昆山的初中男孩,趙菊英要求男孩拿小錘子砸碎心愛的手辦,拿著戒尺訓斥孩子,數學41、英語36,考不上高中這輩子就完了等等。同時安裝監控,隨時監控孩子的一行一動。男孩的媽媽抱著手站立一旁,看樣是默許了這一切。

很難相信,這樣的教育方式竟然出自資深教育專家!現在流行的教育方式難道不是接納、共情、溝通、因材施教嗎?怎麽是千篇一律的打砸、羞辱、恐嚇、監控呢?

這樣教育孩子還用請“專家”,沒上過學的不也是無師自通嗎?正如有的網友所說:打、罵、摔東西,哪個當爹媽的不會!

真是無病亂投醫!浪費金錢和時間,還可能毀了孩子的未來。有錢燒的

所謂專家的教育方式到底是否適合孩子,家長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個人認同把這類教育視爲“粗暴式霸淩教育”,不可取。

但有的朋友認爲也不能完全否定這種教育,也是對孩子負責的一種方式,在過去曾經流行很長一段時間,在某些孩子身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看到有家長分享說,兒子上海交大畢業,現在讀博士。三年級開始喜歡計算機,家人也支持並提供資源。但到初二的時候,兒子每天都要先研究電腦2小時。家長認爲影響學習,多次溝通未果,持續2個月後,家長一氣之下砸了電腦。兒子當時有情緒,但後來正規學習,取得了好的結果。

雖然結果是好的,能否套用,有待商榷。可能當時的節點把握得剛剛好,孩子正好玩夠了,想通了,有了新的目標,所以對這樣的行爲不會一直斤斤計較,順利進入學習狀態。

其他孩子就不一定了,剛買了喜歡的玩具、手辦,正沉浸在喜悅中滿懷熱情研究呢,這時候突然給他破壞掉,他能從心理上接受嗎?就像一個人吃飯正香,你給他掀了桌子,他不生氣才怪!

兒子上初中的時候,去開家長會,有家長說給女兒摔碎了3塊手機。我說“摔碎了一塊,爲啥還要買第二塊、第三塊呢?”家長說“撒潑打滾,不給買就不學了,爲了哄著她學習就又給買了。看她再次沉迷手機,又給摔了,要死要活的,還是妥協再買。就這樣沒完沒了,也沒法管了,隨便她吧。”

所以,這種教育方式到底是否適合孩子,真的還要由自己來觀察決定,不能盲目效仿。孩子不是流水線上的機器,是不能程序化、模板化教育的。有的孩子抗造,有的孩子脆弱,量身定制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明智的做法。

孩子一時的成績好壞,並不意味著以後的發展是成功還是失敗

家長之所以要請專家幫忙教育,都是爲了成績,恨鐵不成鋼,自己沒有辦法,就想借助第三方力量解決。

這也反映出當代家長的極度焦慮,害怕孩子成績不好,將來沒出息。因爲現在很多家長都是通過升學考試改變了命運,或者目睹很多人考入好的大學過上了美好的生活,認爲大學就是完美路線,也期望孩子走這條陽光大道。

但是,時代不同了,成才的路不只是考上大學這一條,很多大學生畢業還找不到工作呢!只要孩子在某方面表現出色,有紮實的技能,照樣過上好日子。

被央視報道的河南女孩姜雨荷就是一個例子。

姜雨荷小時候專注力差、學習不用功,中考落榜,高中都沒考上,就到工廠當了一名流水線工人。半年後發現打工沒有出路,不甘平庸,又去技校上學。

因爲表現出色,獲得機會參加世界技能大賽選拔,並成爲種子選手。21歲時代表中國獲得世界技能大賽化學實驗室技術項目金牌,而且是首金。因此留校任教,成爲最年輕的正高級講師。

縱使前面的學習之路並不光鮮,但是姜雨荷現在的成績、工作、收入卻是太多人望塵莫及的。

其實,每個孩子就像不同的花朵,都有自己的花期,有的可能早春開放,有的可能晚春開放,慢慢等待,到了時機自然就開。有的孩子可能一輩子也不能開花,那他可以承歡膝下,做一個平凡的工作、過著幸福的生活,那也未嘗不可呀。

大學就是那麽多,工作崗位也相對固定,怎麽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成爲頂尖選手呢?都有適合自己的位置。放平心態,只要孩子品質好,將來能自食其力就很好了。

沒必要迷信各路專家的教育方法,家長才是自家孩子的教育專家

所謂專家的教育方法,有的是建立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有的是借用別人的研究成果,至于是否和孩子契合,有一定幾率,並非靈丹妙藥、藥到病除。

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宣稱多少節課,可以改造孩子的專注力、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或者幫助孩子提分多少等等,但是很多都是讓孩子花錢的噱頭。

有很多有商業頭腦的人知道家長的焦慮點、痛點在什麽地方,專攻家長軟肋,讓家長乖乖掏錢。至于有沒有效果,沒人能保證,可以找各種理由搪塞過去。比如孩子不配合,比如課程分初級版進階版,要繼續投入等等,把責任推得一幹二淨。

不管結果如何,最後接攤子的都是家長。與其請專家給孩子上課,不如自己多方比較,多看書了解,聽衆人的意見做自己的判斷,總結出一套最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

比如,孩子喜歡買玩具、買手辦,完全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簽訂君子協議,孩子完成某個目標後就可以實現願望,實現願望後一天能玩多長時間,還要保證新目標的實現,否則家長有權處置這些影響學習的東西。只要有言在先,有理有據,孩子就能夠坦然接受。

比如,孩子確實喜歡做某件看似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像研究電腦,就和孩子坐下來談未來規劃,以後想走哪條路,按部就班考大學、計算機競賽還是技能提升早點工作?找到孩子能發力的路線,大家各自安好。

時代不同,孩子的思想不同,作爲家長,也要與時俱進,跟上孩子的步伐,成爲自家孩子的教育專家。

寫在最後:看到“砸玩具、裝監控”的教育方式,實在不敢相信還有家長信任這樣的專家!據說該專家的粉絲量還有好幾萬,看來認同者不在少數。希望大家看到這件事引起的爭論、案例後,能夠及時警醒,看清世界的真相,給孩子最合適的教育,讓孩子真正成才。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啓蒙、科學啓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0 阅读:18

凝媽悟語

簡介:兩寶媽媽,專注育兒經驗分享,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