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人工智能!河北最新發布→

縱覽新聞 2024-05-16 09:30:45

近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

關于進一步優化算力布局

推動人工智能産業創新發展的意見

↓↓↓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算力布局推動人工智能産業創新發展的意見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爲充分發揮京津冀樞紐節點算力資源優勢,進一步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全省算力、數據、算法協同應用,努力建設協同京津、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産業創新發展高地,結合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

到2025年,算力基礎設施布局進一步優化完善,智能算力供給能力顯著提升,全省算力規模達到35EFlops以上,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左右,新增算力基礎軟硬件設施自主可控比例60%以上。人工智能應用行業進一步拓展,在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等優勢領域孵化一批行業應用大模型,培育典型應用場景30個。京津冀人工智能産業合作進一步深化,算力基礎設施實現協同發展,在環京區域打造人工智能産業集聚區,推動一批人工智能合作項目落地實施。到2027年,多元算力泛在融合,智能算力規模全國領先,數據要素高質量供給,大模型孵化應用走在全國前列,形成“算力規模領先、數據融合開放、行業模型創新、生態應用良好”的人工智能産業高質量發展格局。

二、強化多元優質算力普惠供給

(一)穩步提升通用算力。加快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有序啓動拓展區建設,支持數據中心骨幹企業和算力領域頭部企業建設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加強與綠電消納、電網建設、網絡傳輸等環節的統籌布局,打造高標准、高質量的算力中心集群,顯著提高通用算力資源利用率。探索建設算力調度平台,逐步實現多雲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促進算力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落實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布局要求,雄安新區、正定新區、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及國家級高新區、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園區按需建設規模適度、綠色先進的配套數據中心。加快推進年均PUE高于1.5的存量數據中心高效低碳改造提升,加快“老舊小散”數據中心遷移整合和節能改造。

(二)加快部署智能算力。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應堅持集約化原則,綜合考慮大模型訓練、邏輯推理、場景應用等需求,推動智能算力資源供需平衡;與綠色電力一體化融合,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把我省綠電優勢轉換成算力發展優勢;與電力設施聯動布局,統籌考慮智算中心建設規模和時序,保障數據中心用電需要;與高速算力網絡建設相結合,提升算力網絡傳輸效能,強化對智能算力高效利用的支持力度;與優勢行業禀賦相結合,加快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産業智能化升級,提升産業整體競爭力。加強與京津對接合作,推動京津冀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統籌布局,支持建設以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爲核心的環京地區智能算力集聚區,推動形成河北(張家口、廊坊)—北京(海澱、朝陽、亦莊、京西區域)—天津(武清)不同結構和規模的算力供給廊道,爲京津冀區域人工智能産業協同發展提供算力支撐。其他地區根據産業發展需要部署適度規模智能算力,支持河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擴容做大,推動實現全省數據中心從通用算力爲主到通算、智算融合發展的結構性調整。

(三)適度發展邊緣算力。在靠近用戶側、網絡邊緣側,按需建設單體規模較小、存算一體的邊緣計算中心,支撐智能工廠、軌道交通、智慧醫療、智能電網、車聯網、金融交易等實時性要求高、極低時延類業務需求,推動“雲邊端”算力泛在分布、協同發展。原則上平均機架設計功率不低于8kW,PUE不高于1.5,上架率不低于70%。

(四)強化先進存儲靈活保障能力。鼓勵先進存儲技術的部署應用,實現存儲閃存化升級,進一步提升我省全閃存技術競爭力。鼓勵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使用自主的存儲設備,通過全閃存儲整機帶動關鍵存儲部件的國産化應用。加快存儲網絡技術應用,推動計算與存儲融合設計,引導合理配置存算比例,實現數據在算力中心內部和算力中心之間的靈活高效流動。

(五)提升算力高效運載能力。統籌建設全省數據中心直連網絡,加快部署超高速、大容量數據傳輸通道,實現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內端到端單向網絡時延小于1ms;實現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網絡出口到北京、石家莊、雄安新區、天津等京津冀重點地區,端到端單向網絡時延小于3ms;實現省內重點城市間端到端單向網絡時延小于5ms;優化與北京、天津、內蒙古等區域算力集群的直連基礎光傳輸網絡。推進光傳送網、全光交叉等設備部署和SRv6、網絡切片、靈活以太網等技術應用,加快實現黨政機關、金融機構、高等院校、規模以上企業等重點應用場所光傳送網全覆蓋。

三、加強高質量數據要素保障

(一)完善數據資源體系。加快構建支持數據要素流通的數據基礎設施,組織實施數據基礎設施試點工程。圍繞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服務、教育醫療等領域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需求,完善公共數據資源建設,依托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全量彙聚公共數據,加大公共數據資源供給。加快雄安數據交易所建設,推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支持開展數據流通、交易。引導企業開放數據,鼓勵市場力量挖掘商業數據價值,支持社會數據融合創新應用。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和第三方機構建立高質量、開放式、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訓練數據集、標准測試數據集等資源庫。

(二)建設行業數據庫。推動建設我省行業數據庫,積極參與國家級行業數據庫建設。引進培育數源商、數據開發商、數據服務商等多元主體,推動數據的采集、存儲、清洗、標注等業務發展和合作。鼓勵優勢行業主體開展數據治理,推動鋼鐵、新能源、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重點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形成面向行業大模型的數據産品。

(三)強化數據安全保障。加快推進我省數據安全地方性法規的出台,以及數據分類分級保護、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等制度建設,提升個人信息和公共數據安全保護水平。探索發展數據治理相關工具或平台,鼓勵依托自主可控的軟硬件平台進行數據存儲、備份和應用,打造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體系。

四、推動應用大模型培育孵化

(一)推進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研究。鼓勵優勢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強化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支持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平台布局建設,優先將算力、算法、算網、數據安全、雲計算等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納入年度科技攻關計劃。推動建設人工智能軟硬件適配中心,重點圍繞黨政機關、國有企業、關基行業等領域,開展開發集成、適配驗證等工作,加快構建全棧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體系。

(二)加快發展應用大模型。支持戰略性新興産業領軍企業、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人工智能龍頭企業,聚焦鋼鐵、新能源、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充分利用省內人工智能計算豐富資源,加快培育孵化行業應用大模型。

(三)支持開展大模型評測研究。引導第三方機構探索建設大模型評測開放服務平台,圍繞大模型通用性、高效性、准確性、魯棒性等維度,構建大模型評測體系,公開公平的實測驗證大模型應用效果,加強評測結果應用,爲各地各部門各行業使用大模型提供支撐。

五、推廣人工智能創新場景應用

(一)推進“人工智能+産業”。支持優勢行業企業搶抓産業智能化發展機遇,深入挖掘研發設計、中試驗證、生産制造、營銷服務、運營管理等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積極導入行業應用大模型,實現快速響應和高效交互,提高生産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在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生物育種等領域落地一批可推廣的標杆示範場景。

(二)推進“人工智能+公共服務”。支持相關部門先行先試,導入大模型智能決策系統等人工智能技術,在政務服務、文化和旅遊、交通運輸、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實現“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務平台響應服務效率和質量。

(三)推進“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支持人工智能深化賦能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升級,整合城市物聯感知數據,導入大模型智能決策系統,爲城市治理決策提供更加綜合全面的支撐,打造更爲智能、高效、宜居的城市。

六、組織保障

(一)建立組織協調機制。省發展改革委、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門建立推進算力和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統籌協調機制,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地,協調解決相關重大問題。

(二)強化發展要素保障。加快引進人工智能領域“高精尖缺”人才,支持高校、職業技術院校開設人工智能相關領域課程,培育創新創業人才。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面向人工智能中小企業的金融産品,鼓勵國有資本參與人工智能産業投資。

(三)創新算力電力協同機制。積極開展算力電力協同試點,進一步擴大新能源交易電量入市規模,完善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形成機制,降低用能成本。加快張家口數據中心集群算力和新能源協同發展,加強政府統籌,鼓勵企業自願結對,擴大綠電市場化交易規模,把綠電優勢轉換成算力發展優勢。

(四)營造良好産業生態。充分用好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等平台,推進與國內外人工智能創新主體合作交流。支持成立河北省人工智能算力聯盟,培育孵化本省人工智能第三方服務機構。加強與京津人工智能産業對接協作,探索大模型“京模冀訓”“冀訓京用”“京模冀用”等模式。

(五)加強産業安全監管。針對人工智能不同細分領域,根據風險等級、應用場景、影響範圍等具體情境,實施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針對高中低風險應用采取不同的監管模式。對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及其應用所産生的風險隱患和災害進行科學監測、預警和評估,推動協同治理,及時應對人工智能應用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5月8日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網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