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詩《紅牡丹》以人喻花寫出娴雅氣度詠花抒懷表露心中愁緒

長安聽雨 2024-05-06 15:06:18

唐玄宗天寶末年(約752—755),正是安史之亂爆發的前夕,社會動蕩,暗流湧動,出現了各種不安定的因素。已步入晚年的王維,看到了長安城裏到處盛開的牡丹,不禁感慨萬千,于是欣然寫下這首《紅牡丹》,借以抒發心中的苦悶和愁緒。

紅牡丹(唐代)王維

綠豔閑且靜,紅衣淺複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這首詩以美人喻花,意境優美。含蓄蘊藉,余味悠長。

前兩句“綠豔閑且靜,紅衣淺複深。”從牡丹枝葉的狀態和花的色彩,展現出牡丹的外部形象之美。以“綠豔”襯托“紅衣”,使牡丹顯得嬌媚動人,寫出了牡丹嬌豔可愛的豐姿和閑雅安靜的氣度。

詩人更是別具匠心,以人寫花,以美人喻花,把美人和牡丹融爲一體。說碧綠鮮豔的牡丹葉,簇簇擁立,多像一個身著綠妝娴靜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時淺時深錯落有致的紅色欲滴的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

後兩句“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從“牡丹仙子”的內心世界,寫花欲凋謝時的愁怨,愁紅顔易衰,展現出花兒似乎也有情感。詩人把“情感”賦予花,說花兒似乎也有愁。在美好的春天裏,牡丹花嬌嫩妩媚,占盡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駐,誰也無法挽留,這正是牡丹的愁心所在。人們只知道春天裏欣賞牡丹花的鮮豔,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每當紅牡丹要凋謝的時候,它便是像人一樣會傷心落淚,所以我想要問一問這春日的春光,你是不是知道紅牡丹也會流淚呢?詩人寫花欲凋謝時的愁怨,暗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紅顔易衰。別有一番情致,讀來更是耐人玩味。

全詩以美人喻花,把牡丹寫得有血有肉有情感,含蓄蘊藉,余味悠長,意境優美。

6 阅读: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