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演員"袁小田:比帶紅成龍還驕傲,5個兒子個個人中龍鳳

詩啊詩啊是生活 2024-05-07 15:04:23

都說成龍是武打界的天花板,其實他的背後的武打指導才是最厲害的。就連成龍都說他並不是最能打的,他只不過是把那些動作完美的呈現出來,讓觀衆看到我們是有真本事的。

成龍的電影背後都離不開袁小田。

他不僅在戲中是成龍的師父,就連在戲外成龍都得對他畢恭畢敬的,他教會成龍不少東西,兩個人也是一起攜手把武打電影推向全世界。

他們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有很多,每一部拿出來都是經典。

讓外國人大吃一驚的,還得是《功夫》中的醉拳,而成龍喝醉酒後,那套幹淨利落的拳法,到現在都讓人無法忘懷。

它還出現在不少電影片段中,就連遊戲裏面也有醉拳,而這套拳法是袁小田想出來的。

他之前就一直在做武打指導,不僅年紀輕輕就成了武打第一人,還最早參與國外電影的武打場面。

他能夠成爲幕後最強指導,完全是因爲他不僅喜歡,還非常刻苦。或許是因爲環境不好,所以他一心只想把武打學好,能有個手藝傍身,肯定不會讓人饑一頓飽一頓。

袁小田從小時候就被人看上,覺得他是一塊習武的材料,他也很癡迷武打,看到京劇中武打的動作,總是會爲此多停留一會兒,京劇的武打老師看見後便收他爲徒,讓他學習武術。

所以袁小田算是從小習武,不論是基本功還是武術動作,他都練的滾瓜爛熟。等他成年後,師父便讓他登台演出,扮演醜角的同時還要承擔武打的戲份。

這些對于袁小田來說並不是難事,他也是早早就在台下練習,正所謂台下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若沒有趕上大動蕩,他或許會成爲最好的醜角。

他也是剛登台演出沒多久,就沒了機會。師父覺得他還年輕,不應該一直在這裏無望等待,便讓他憑借自己的功夫去外面闖蕩,他也由此進入影視圈。

當年的影視圈並沒有那麽好出頭,並不是有關系和人脈就可以的,尤其是在武打方面,如果沒有真功夫,拍出來的畫面就會非常假,若真的有功夫又不懂得走位,那更是沒辦法配合。

而且會武打的演員幾乎沒有,就得用武打替身去做。

袁小田也像旁的配角似的,不斷地爲自己爭取,劇組聽見他會武術,便讓他去試著當替身,沒想到效果非常不錯。

之後他就頻繁給演員當替身,他也被許多導演看中。當武打片慢慢被導演發掘時,他明白武打的重要性,便讓袁小田做武打指導,他也是兢兢業業的做起了指導方面的工作。

沒想到武打片一出現在市場上,觀衆都蜂擁而至。

有了市場,導演自然會一直拍武打戲,當年的電影幾乎都是袁小田指導的。可是蛋糕太大,一個人怎麽可能吃的完。

隨著指導工作的空缺,也有越來越多人做指導,袁小田也不再吃香,他和別的武打人沒什麽區別,但他沒有緊張感,反而是想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還想讓觀衆記住武術。

他在原來動作的基礎上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給這些動作取名後搬上電影,還看了很多文獻資料,果然觀衆都很喜歡這些拳法,還覺得袁小田把小說中的動作完美複刻在電影上了。

自從他指導的電影大賣後,有許多導演都想請他來做指導。

可以說一部片子好不好看,就得看背後的指導給不給力,他的事業如日中天,這讓他擔憂未來沒有人能坐到他位置上。

他便有了培養接班人的想法,爲此他把自己的一半時間都放在家庭上面,他也是有五個孩子都走了武術這條路,他們覺得父親是沒辦法超越的,也希望自己能和父親一樣拍出好電影。

袁小田最忙的時候不僅要照顧家裏,還要去做指導,甚至還要飛到國外去。《黃飛鴻》系列能成功,完全離不開袁小田,他也是參與了全系列,把黃飛鴻這個人物刻畫的更加真實。

當時武打片非常出名,成龍也是拍一部火一部,還火到了國外。

外國人對中國的武術非常崇拜,還激起了不少人想要學習中國功夫,袁小田和成龍在後面的合作中特別放松。

他們都有各自的瓶頸,尤其是袁小田,他想創造很多標志性的動作,又不想這些動作和旁的武術相互混淆,他也是和成龍嘗試了好幾套動作,最後在拍攝中靈光一現,才有了“醉拳”。

成龍也表示沒有想過“醉拳”會這麽成功。

他們在現場拍攝了好多條,最後還是用了醉拳。

而且蛇走位的那套拳法,也是想了好久才想出來的。

既然是武打,肯定不可能一個人在那裏演醉拳,只有對打才能呈現出拳法的特點,成龍爲此上了一個台階,袁小田也成了劇中最成功的喜劇人物。

他所出演的蘇乞兒,形象很貼切,還是個厲害人物,而且這個人從頭到尾都有所貫穿,他也成了許多人cos的對象,他也徹底實現了從幕後到熒前。

之後隨著他的年齡越來越大,他的孩子都比較出名。

大衆都比較觀衆,主要還是希望有人能夠繼承袁小田的衣缽,可總有媒體說他們家裏並不和睦。

好像是因爲子女太多,都在爲了金錢而爭吵,所以外界傳言他們之間是面和心不和,再加上袁小田後面去世,有人就想要多的財産,但都是些捕風捉影的事情。

袁小田這幾個孩子中,袁和平是最出名的。他不僅做到了國際地位,還像袁小田一樣指導了許多電影,他還成立了“袁家班”,帶領更多人走向了武術這條路。

可這條路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好走,他和袁小田的經曆有些相似,看起來是袁小田爲他鋪好了路,但年代不同,在他成立“袁家班”的時候,也有其他幫派成立。

再加上武打片的輝煌時代已經到達頂峰,市場也不會一直盯著武打片,蛋糕就那麽多,吃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競爭關系,袁和平帶著一批人做的沒什麽波浪,不算好也不算壞。

他們的資金都有限,背後也沒有人扶持,最難得時候需要他們到處奔波,一起擠在一個小房子裏面,袁和平一直都沒有忘記父親的囑托。

袁小田在咽氣之前都在想著武術,還想讓他的孩子把武打片做出新的高度,還希望更多人喜歡上武術,他走的時候很安詳,圈內不少人都參加了袁小田的葬禮。

或許是因爲袁小田這句話,袁和平不再一個人去打拼,武打片需要的是很多會武功的人,一起去完成一些動作,而且英雄主題的電影已經讓觀衆感到審美疲勞。

他也是找了很多公司劇組,最後有公司簽了他們,一直用他們做武術指導,成龍後面還和袁和平合作,他也出了很多經典的電影,甄子丹也算是他的老合作夥伴。

《葉問》的背後就是袁和平,他對整個人物進行了剖析,就連打法也有所不同,但許多人都覺得《葉問》是開高走低,還會把他和袁小田進行比較,覺得他沒有學到袁小田的精髓。

但如今的電影市場很是浮躁,袁和平並不是一個人,他只是團體中的核心人物。袁小田當時就是一人走江湖,不論成不成他都沒有挂念。

即便外界如何說,袁和平都沒有理會過。

除了他,袁信義,袁祥仁,袁日初,袁振威在圈子裏都很有名。

有的做了導演,有的做了演員,還有人在做指導,他們都身兼數職。

看似最出名的是袁和平,他只不過是把風言風語都擋下了,只要是有武打的地方就會有他們的身影。

袁小田怎麽也沒想到如今的武打市場,還是會有很多觀衆,也會讓人有所期待。

他留下的那些東西一直被流傳,並且成了我們國人的驕傲,外國人提及時,我們都會說沒錯,是我們拍的,這些都是袁小田留下的,成龍也是一直在延續著人們的夢。

那些看起來不可能的動作,在他這裏都有可能實現,背後的武打指導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只要是看到花絮,就能明白他們才是真材實料,每一個假動作的背後,都會有他們無數次的複盤。

武術精神並沒有消散,它一直在我們身邊,並且還會一直在電影中出現。

對此,你怎麽看?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733
评论列表

詩啊詩啊是生活

簡介:做文化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