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八大上將軍!

翰林院女大學士 2024-03-01 23:43:30

從鐵木真建國,到忽必烈定國號爲元,一直到明朝攻占大都和上都,元朝退守漠北,元朝存在九十七年,元朝也是一個大一統王朝,期間出現很多的上將、大將、元帥,他們都是功高蓋世,彪炳千秋的人物,爲元朝的統一和鞏固立下赫赫戰功,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元朝的八位上將,唯此八人。

1.木華黎:元太祖手下大將,成吉思汗的“四駿”之一。

木華黎,蒙古劄剌兒氏,大蒙古國名將、開國功臣,孔溫窟哇第五子。木華黎以沉毅多智、雄勇善戰著稱,與博爾術最受器重,被鐵木真譽爲“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

元太祖十年(1215年),擊敗金國守將奧屯囊所率二十萬大軍,斬首八萬余級

元太祖十二年(1217年)八月,木華黎被鐵木真封爲太師、國王,攻占蠡州、大名府、益都、淄州、登州、萊州、濰州、密州,幾乎橫掃中原。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率領騎兵進入濟南,收降南宋濟南治中嚴實及其所轄八州三十萬戶。

經過六年征戰,木華黎先後征服了金朝大部分國土。

2.博爾術:成吉思汗的功臣之一,蒙古名將

博爾術,本名孛斡兒出,又作孛斡兒臣、博郭爾濟,蒙古阿魯剌特氏,蒙古汗國的開國元勳。

他與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並稱“四傑”。他以“志意沉雄,善戰知兵”著稱。他曾參與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在成吉思汗身邊擔任重要職務,屢次拯救鐵木真于危難中。在蒙古建國初期,他曾參與西征、南征等重大戰役,爲蒙古帝國的建立和擴張做出了重要貢獻。

3.赤老溫:蒙古汗國大將,成吉思汗的“四駿”之一。

赤老溫(生卒年不詳),蒙古遜都思氏,原爲蒙古泰赤烏部貴族脫朵格(又作禿答)屬民。

隨鐵木真征戰漠北,攻滅諸部,屢建功勳,赤老溫率兵打敗了戰鬥力強大的乃蠻人,赤老溫幫助成吉思汗掃平了蒙古草原上所有強部,這讓蒙古部稱雄于大草原。

成吉思汗又發動了南下攻滅金帝國和西夏王朝的大戰,以及西征花剌子模帝國的戰爭,赤老溫跟隨成吉思汗參加了這些戰爭並且立下了赫赫戰功。

4.速不台 :蒙古大將,與哲別一起橫掃歐亞大陸

速不台是蒙古帝國早期的著名將領,是蒙古帝國早期的四大將領之一。

速不台的征戰足迹遍布東至朝鮮半島,西至喀爾巴阡山,北至西伯利亞,南至黃河岸邊的廣大地區。他一生共征服了32個國家,打下了65場大捷。在蒙古帝國的對外擴張中,速不台是主要的將領之一。

元太宗三年(1232年),率軍擊敗金軍三十五萬,讓金朝軍隊直接滅亡。

公元1220年率領蒙古軍隊攻打撒馬爾罕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速不台采用了快速行軍和出其不意的戰術,成功地擊敗了由波斯大汗阿拔斯派來增援的花剌子模國王摩诃末的軍隊。這一勝利鞏固了蒙古帝國在西方的地位

5.李庭 :元朝官員,曾參與征討日本

李庭,女真族。中國元朝初年重要將領。

至元六年(1269年),李庭被選入軍籍,權管軍千戶,參與襄樊之戰,作戰中,斬宋軍副將王王巳、元勝,單騎“橫槍入陣”,殺死二人,負傷後,簡單包紮一下,繼續出戰,因作戰勇猛而被賜號“拔都兒”(“英雄”“勇士”之意)。

至元十二年(1275年),在丁家洲戰爭中,奮勇殺敵,一馬當先,奪船二十余只,焚燒宋軍船只二百余艘。並在南宋滅亡後負責護送宋君臣北上。

而後大敗反叛的宗王撒裏蠻諸軍,擊敗叛臣、大名王禾忽,平定河西。

至元十七年(1280年),授骠騎衛上將軍、日本行省中書左丞,次年與日本行省右丞範文虎等參加第二次元日戰爭。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隨忽必烈征討東道叛王乃顔,率漢軍力戰,獻計擊潰叛軍,並與諸軍生擒乃顔、清掃乃顔余黨,翌年再度出征東道諸王哈丹禿魯幹,大小數十戰,計破叛軍。

6.者勒蔑 :成吉思汗的親信,擔任“怯薛”首領

者勒蔑,速不台之兄。居不兒罕山(肯特山)地區,與蒙古部爲鄰。

淳熙十六年(1189年),鐵木真即蒙古部汗位時,哲勒篾與博爾術同被封爲衆官之長,參與運籌,隨從統一蒙古各部,以果敢善戰著稱,有“飲露騎風”之美稱,屢救鐵木真于危難之中。

嘉泰二年(1202年),者勒蔑在與泰赤烏部作戰中,鐵木真身受重傷,者勒蔑一往無前擋在鐵木真前面,保護鐵木真成功撤退。翌年,率領小部分士兵負責斷後,截擊克烈部進攻,掩護鐵木真撤退。

嘉泰四年,被任命爲先鋒,與乃蠻部作戰。

因多次拯救鐵木真,鐵木真稱汗後,十大功臣之一,擁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

7.察罕帖木兒:收複關中,收複中原

察罕帖木兒,乃蠻人,元末將領。 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北,即元之別失八裏)。 祖父是乃蠻台、父親是阿魯溫,都居住在颍州,所以變爲颍州沈丘(今安徽臨泉,非今河南沈丘)人,漢姓李氏。

在汴西之戰中, 察罕帖木兒乘風勢率銳卒沖擊敵陣中堅,大破淮西紅巾軍三十萬人。

至正十六年(1356年)率領大軍接連收複了陝西、山西的大片失地,幾乎是百戰百勝。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察罕帖木兒率領大軍攻進山東,克東昌、下濟甯、破濟南、圍益都。

從陝西直到山東一線以北的整個中國北部地區,又重回元朝手中。

8.張弘範:攻打南宋

張弘範,字仲疇,元易州定興(今屬河北)人。他是元初大將,名將張柔第九子。

至元八年(1271年),宋朝和蒙古圍繞著襄陽展開戰爭,張弘範獻上計策,對襄陽的包圍圈逐步縮小,建議用水陸夾攻的辦法,拿下樊城,他的這些主張,取得主帥同意後,立即組織新的進攻,他身先士卒,輪番猛撲,很快就拿下了樊城,隨即襄陽投降。

至元十二年(1275年),忽必烈就又命令伯顔開始征伐南宋的新攻勢,張弘範率領部隊長驅直入到達建康。隨後在焦山之戰中,南宋軍隊全部崩潰,張弘範率軍直追至圃山,將其徹底清剿,這次戰爭是元軍伐宋的最後一次大戰役。

至元十五年(1278年),任蒙古軍、漢軍都元帥,率領大軍2萬,南下清剿南宋殘存兵力,俘虜南宋右丞相文天祥,隨後率軍全殲宋軍余部。

元朝的八位上將,唯此八人

喜歡我,請“點贊”+“評論”哦,我們不見不散,歡迎來我主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呀。

16 阅读:603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