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土星:星環跨度1.2億公裏,當之無愧的宇宙環王

探謎者 2024-04-20 16:18:13

這,是我們熟悉的土星!而這,是距離地球434光年,遠在半人馬座的J1407b。二者的共同點是,身旁都圍繞著美麗的星環。不同之處則在于,後者的這套環狀系統,足足是土星環的200倍。正是這道堪稱宇宙之最的巨大光環,令其擁有了環王的稱號!

據估算,J1407B的整個星環系統中所包含的物質質量,大致與我們的地球相當。彼此間的間隙和密度變化,表明其內部還存在著繞軌道運行的衛星。 由內向外,J1407B的星環總共可分爲30多層。直徑,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2億公裏。

這是個什麽概念呢?要知道,地日之間的平均距離,也只有大約1.49億公裏而已。這也就是說,這個巨大的環狀系統,幾乎已經可以填平地球到太陽之間的空隙了。即便以光速穿越它,也需要至少6.7分鍾,才能抵達對面。如果把它套在土星身上的話,我們甚至能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到它的樣子。

究竟什麽樣的星球,才會擁有如此巨大的星環呢?科學家推測,要想支撐如此龐大的環狀系統,J1407B起碼會是顆質量約爲木星10-40倍的氣態巨行星。而且,鑒于周圍星環的尺寸。它很可能還非常年輕。以至于周圍的物質,還沒來得及聚攏到一起。

根據目前的模擬數據,J1407B的星環,將很可能會在未來的幾百萬年裏,變得越來越薄,並最終隨著衛星的形成而逐漸消失。

它的出現,有力的支持了星盤孕育衛星的這個理論。也就是說,像木星和土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其周邊的衛星,很可能都是從類似的圓盤狀結構中形成的。

那麽,這些漂浮于行星周圍的物質,又是從何而來呢?

針對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基于觀測和計算機模擬的結果,提出了幾種理論。

一種理論認爲,星環是衛星或其他天體,被行星引力撕裂後殘留下來的。具體到J1407B的星環,則很可能形成于最近的一億年以內。隨著剩余物質不斷落入行星,或被直接噴射到太空,這個巨大的星環最終將會消失。

另一種理論則認爲,這些光環是天體碰撞的結果。

也就是說,在J1407B的周圍。原本可能是存在衛星,或其他天體的。只不過後來由于劇烈的撞擊,徹底分崩離析了。如此一來,這些光環的實際年齡,恐怕要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古老。甚至和我們的太陽系一樣,在距今40多億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在第三種理論中,這些環被認爲是來自于未完全形成的衛星,或是其他物體身上的物質。

因此,與前者理論中的相比,它可能會更加年輕,甚至只有區區幾百萬歲而已。

盡管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這些理論都表明,J1407B的星環,是曾經發生的某種破壞事件,在其周圍軌道上留下的痕迹。

而我們之所以要去研究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破解其中的秘密,不但可以幫我們更好地了解行星的形成過程。還能夠令我們對太陽系、以及其他系外行星系的認知,變得更加深入。並以此爲跳板,去揭示更多的,宇宙奧秘!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