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戰亂,是不是民國時期的老百姓,就會很幸福?

曆史看興衰 2024-04-07 21:18:13

民國從1912年建立,到1949年滅亡,一直都處于戰亂之中,所以會有人認爲,民國老百姓過的不幸福,甚至還有餓死人的現象,一定是因爲戰亂的原因,才導致許多人生活的非常淒慘。

假如民國沒有戰亂,那麽民國的老百姓,會不會生活的很幸福呢?

其實答案是否定的,就算民國沒有戰亂,老百姓也生活的很淒慘。

民國是在推翻清朝之後建立的,清朝的老百姓,本來就生活的十分貧困,許多老百姓連衣服都沒有穿得。

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是清朝統治者,只顧自己享福,對老百姓的死活不管不顧。

再加上帝國主義的侵略,無法忍受的清朝老百姓,終于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民國。

不過在民國建立之後,在袁世凱時期,還有北洋軍閥時期,又或者是國民政府時期,民國的當權者,都不是真正爲老百姓服務的。

民國時期的政府,其實就是帝國主義,和國內資産階級、地主階級的買辦。

他們並不會爲老百姓做主,那些在清朝時期,就剝削老百姓的地主,依然繼續在壓迫著底層老百姓。

而且在民國建立之後,除了地主階級外,還有新的官僚階級,和資本主義也加入了剝削老百姓的行列。

比如說抗戰時期的四大家族。這四大家族分別是蔣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

抗戰開始之後,國民政府成立了四大銀行。分別是由蔣介石控制的中央銀行,宋子文控制的中國銀行,孔祥熙控制的交通銀行,陳果夫和陳立夫控制的農民銀行。

四大家族利用四家銀行,控制了民國時期的金融。在抗戰時期,全國大量的財富,都是集中在了四大家族控制的銀行手裏,然後他們憑借著強大的金融勢力,開始操縱市場,然後達到了壟斷的地位。

除了在金融系統的壟斷外,四大家族還控制了農村的大量土地。然後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力,將大量的農産品,都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除此之外,他們還在食鹽等物品上,大量的增加稅收。

當時食鹽、糖、卷煙、火柴、茶葉、酒等六類物品,國民政府是不允許私人售賣的,國民政府通過壟斷,然後牟取暴利。

因爲四大家族的壟斷,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逐漸增加,老百姓的財富越來越少,然後就富了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在抗戰時期,都能發國難財,如果在和平時期,政府被他們掌控後,對老百姓的剝削,肯定會更加的變本加厲。

又比如1942年7月至1943年春,發生在河南境內的大饑荒。

當年由于天災,和抗日戰爭的影響,河南有近3000萬人成了災民。

然而國民政府,卻並不關心老百姓的死活,他們明知道老百姓受了災,沒有糧食了,還要強行從河南征糧。

當時國民政府劃撥了5億元法幣進行赈災,然而其中用來購買糧食的3億元法幣,竟然被貪官貪汙後,拿去販運私貨了。

剩下的2億元法幣,就算全部拿去購買糧食,也只能購買到2000萬斤糧食而已。

但是當時國民政府,卻在河南受災的情況下,還從河南征收了3億4000萬斤小麥用作軍糧。

正是由于國民政府對老百姓的生命不在乎,才導致在那場大饑荒中,有近300萬人被餓死。

這樣的民國,貪官汙吏盛行,政府視老百姓的生死爲草芥,就算沒有發生戰亂,民國的老百姓,也是生活的非常淒慘的。

0 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