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CEO到底要不要當網紅?究竟什麽才是汽車變革的盡頭?

愛車覺羅PLUS 2024-05-16 12:13:25

四年重啓的北京車展,“人”的熱度,以及由他們引發的流量,一定是蓋過了汽車或相關。根據華輿車評的有關“2024北京車展大佬風雲榜”統計顯示,帶“梗”的車企大佬在北京車展上比比皆是,而他們所說每一句話都成爲當下車圈的流量,成爲人性的展現,甚至完全掩蓋了展台的氣魄與新車的魅力。

比如,被稱爲“保定車神”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被稱爲“汽車狂人/舒服哥”的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被稱爲“汽車南霸天”的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被稱爲“船夫哥”的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但似乎,車展上真正的流量還不屬于這幾位“老將”!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看上去與“造車”並沒有半毛關系的人,才是真正的那個“梗”。

令人震驚的是,以上這幾位車企大佬都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提到了他。而他,就是打造了一款現象級産品的“雷神”!

王傳福說道:雷總造車啊,我給你捏把汗;曾慶紅說道:希望能夠與更多像小米這樣的科技企業合作,共同推動智能汽車的發展;何小鵬說道:雷總的營銷能力比我強,但我技術能力要做到比他強;而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紅還陪伴雷軍試坐了“純電霸王龍”,在蔚來汽車的展台上也出現了“請軍入車”的名場面······

與各位車企大佬走進多個品牌的展台,就連雷軍自己都感覺到“亞曆山大”!而面對這樣的“風景”,岚圖汽車CEO盧放也感慨到:“我特別想成爲網紅,希望大家幫我成爲網紅·——”對于盧放的這番表態,華輿車評認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崛起所帶來的營銷方式變了,您(車企大佬們)也變了!

事實證明,就連“又卷又專”(卷自己、專技術)的奇瑞汽車,其董事長尹同躍,一位60歲的老前輩,也被卷出來賣萌直播!一直以來,“理工男”、“技術奇瑞”,正在全面加速新能源化轉型,堅持油、電協同發展,布局純電、混動、增程、氫能等多動力技術路線。萬萬沒有想到,如今很多車企大佬,他們只能在一種“真誠盲從”和“良知內疚”的漩渦中掙紮浮沉——真是可歎!

吉利控股集團、極氪CEO安聰慧則表示:不當“網紅高管”,不注重互聯網營銷,只爲用心造車點贊。就像李書福,嘴上說“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實際上“舒服哥”對造車充滿敬畏。

其實,有些車企大佬只想一心造車,用更好的質量而不是流量去征服“互聯網”。只是,仍然還有許多所謂的“大佬”,他們還懷揣著“搭便車”的心理,企圖“蒙”混過關。

愛車覺羅認爲,小米SU7是否真的成功,尚待時間和用戶進一步檢驗。但毋庸置疑,雷神的潑天流量是讓人挺“蒙”的。別人家的車企抄襲叫“蒙”,自家車企抄襲叫“致敬”。這比“絕望”更“絕望”。

透過今年的北京車展,不禁讓人覺得,“流量”似乎比什麽品牌力、産品力都重要。而這種流量,又似乎像百度某位公關副總裁所說的那樣,只注重“結果”!而汽車工業這百余年來,若沒有品牌的積澱與文化,沒有技術的積累與發明,哪裏會有奔馳、豐田、大衆、本田、日産的成就,哪裏會有中國汽車工業“從1到11111111……”的新征程。

而像奇瑞、長城、比亞迪、吉利、長安等這些自主品牌,也不會有“二創”的今天!

有專家認爲,從總體上看,抓技術、上質量、上水平、保安全才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發展的主題。行業前沿的競爭,就是技術的競爭。自主品牌已經在這樣做了,那麽其他的新能源車企呢?難道“營銷”和“流量”才是汽車革命的盡頭?

《2024北京車展・汽車大佬綜合熱度華輿榜》火熱出爐,在喧鬧的車展之後,爲業界提供一個茶余飯後的談資。犀利點評,嬉笑怒罵,皆爲博君一笑爾。

0 阅读:1

愛車覺羅PLUS

簡介:汽車互聯網垂直媒體,影響最廣泛的汽車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