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華沖著中俄來,普京意識到什麽,馬上決定下個月就來北京

唐駁虎主筆 2024-04-27 14:59:12

布林肯訪華之際,俄方高層接連釋放強烈信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的第二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次公開活動中宣布,他將于5月訪華。考慮到5月7日他將正式宣誓就職,因此這次訪華,很可能將成爲其新一屆任期內首次外訪行程。

【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他將于5月訪華】

而就在普京宣布訪華的前一天,俄羅斯副外長裏亞布科夫表示,美國希望利用布林肯此次訪華來“破壞”中俄關系。

他說:“最近中俄在很多領域加深了互動,而美國正在不擇手段地破壞這種互動,包括公然的訛詐和恐嚇。因此俄方必須從美國准備向中國施加壓力的角度出發,來評估布林肯的此次訪華。”

他強調:“我認爲中方很清楚這一點,我相信他們不會與美國進行有損于俄羅斯利益的談判。”

【俄羅斯副外長裏亞布科夫】

之前我們也曾提到過,在布林肯來中國之前,白宮已經話說得很明白了:美方認爲,中國正在“幫助俄羅斯重建軍事工業基礎”,而布林肯將就此向中方表達關切。

具體是什麽關切呢?就在布林肯抵達中國之際,有“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美國正在起草切斷中國一些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聯系的制裁方案,以阻止中國對俄羅斯軍工生産能力的支持。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妥協,那麽美國就會考慮將中國的一些銀行踢出SWIFT系統,與國際支付系統隔絕。當然,這有可能只是向中方施壓的其中一個方案,而且還屬于最極端那種。

而如果我們妥協了,那麽具體可以參考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歐盟早已下令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包括先進半導體、特定用途的機械和運輸設備、航空發動機、無線電通訊設備、高性能無人機、锂電池,甚至獵槍在內的一系列軍民兩用産品。

【歐盟禁止向俄羅斯出口任何先進半導體】

對此,俄羅斯當然會感到急迫和焦慮。剛才提到的這些産品,如果無法從中國手裏得到,那真就沒什麽地方能提供了,只能靠從第三國平行進口,或者走黑市。但不論是哪種方式,不僅要付出額外的成本,而且效率要比直接進口低得多。

俄方其實就擔心一件事:一旦中國選擇妥協,那怎麽辦?

我們不想做選擇題,但現在的情況就是,美國已經拉上歐洲盟友,把選擇題擺在了我們面前。

王毅外長與布林肯會面的當天,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如果中國想與西方保持良好關系,中國就必須停止支持俄羅斯——不能兩者兼得。”

【王毅外長與布林肯在北京舉行會面】

而僅從俄羅斯高層的反應來看,我們也很難下定論。要麽是中方提前給俄羅斯透了底,告訴他們我們不會妥協,因此裏亞布科夫才會說“我相信中方”,普京才會宣布下一月訪華。

要麽就是他們心裏也沒底,不知道中方會怎麽做,擔心事情有變,所以有什麽好話趕緊講出來。

一個不太廣爲流傳的事實是: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中國雖然沒有參與對俄羅斯的制裁,但是也沒有系統性地違反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

【俄烏沖突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年多了】

之前我們這麽做,是沒什麽問題的,大部分中立的國家,比如印度,他們也是這麽做的。印度甚至大量地購買俄羅斯石油,公開行倒賣賺差價之事,而美國最多就是口頭批評兩句,不會太認真。

但自去年下半年烏克蘭反攻失利後,情況開始有所不一樣了,西方意識到了,想要徹底打敗俄羅斯,還需要更大規模的圍堵和制裁。實際上,也是從去年年底開始,美國就對中國和印度施加了更大的壓力。當然,印度那邊很快就妥協了,趁著美國收緊制裁,以及沙特石油降價的當口,逐漸減少俄羅斯石油的進口量,並增加購買沙特和美國的石油。

而爲了給中國施壓,美國這波的確來勢洶洶,還拉上了歐盟和七國集團。之前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就在會談中抛出了“中國幫助俄羅斯重建軍事工業基礎”的話題,打了一個頭陣;緊接著七國集團舉行外長會,各方又討論了這件事;然後就是這次布林肯訪華。

中國接下來怎麽做,對俄羅斯來說很重要。中方不妥協的話,那麽就一切正常,壓力我們這邊扛著;但如果選擇妥協的話,那麽莫斯科就得准備後手了——因此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俄方必須要發力,至少在外交層面,把姿態亮明。

當然,一切還是取決于中方自己的判斷:布林肯訪華,只是一個開始。美國既然已經出招了,俄羅斯也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因此接下來的普京訪華,我們可以也提高一下期待值,看看俄方是否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和“誠意”。

2 阅读:265

唐駁虎主筆

簡介:軍事國際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