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婆婆舍不得花5毛錢買襪子,兒媳花3000元買包,誰對誰錯?

木棉與橡樹 2024-03-20 16:20:48

文|木棉

現在是晚上23:00,67歲的王阿姨和兒子、兒媳爆發了強烈的爭吵。

王阿姨激動地把自己的腳擡起來,把襪子脫下來,扔到兒子身上,怒氣沖沖地說:“兒子啊,你看看,你看看,這就是你媽媽穿的襪子,你仔細數數,上面有兩處補丁啊。兒子啊,你再去外面夜市地攤上去問問,最便宜的襪子,5毛錢一雙啊,我都舍不得買啊,可你媳婦呢,她今天竟然花3000元買了一個包啊,她可真舍得啊,根本就不是一個過日子的人啊!”

王阿姨的兒媳也無比委屈,沖丈夫大喊道:“我買個包怎麽了?我也工作,也掙錢啊,我買個包難道犯了天條了?我又沒花你和你媽媽的錢!”

王阿姨的兒子一邊示意兒媳少說幾句,一邊又對王阿姨說:“媽,你就別那麽多事了,平時就是做做飯、接送一下孩子,不要管我們的事!”

王阿姨聽了兒子的話更生氣了,火冒三丈說道:“我用一輩子的積蓄,給你們付了新房首付,現在每月倒貼1000元讓你們過舒服日子,這就是你們的態度嗎?”

兒子搖搖頭,歎口氣,回了自己的臥室,不再搭理王阿姨。

王阿姨接下來講述了自己和兒子、兒媳同住以來自己如何節約,兒媳如何浪費的3件事,讓大家來評理。

01、 1元3斤的處理草莓VS160元1個的哈密瓜

王阿姨介紹,自己的兒媳浪費無度,從來不考慮還房貸、存錢等大事,永遠想的都是吃喝玩樂。

半年前,王阿姨和兒媳在超市結賬處大吵一架,原因竟是一個160元的哈密瓜。

當時是周五晚上,兒媳跟兒子商量著說想去逛超市,買些肉食周六日吃,一聽說要逛超市,王阿姨7歲的小孫子非要拉著王阿姨一起去,于是一家5口就這樣去了超市。

到超市買好肉食後,兒媳說最近她有些便秘,想買一些水果來吃。

聽兒媳這樣說,王阿姨主動對兒子、兒媳說:“你們去買些小米,我去買水果!”

于是,兒子、兒媳去了賣小米的地方,王阿姨則走向了超市的水果區。

水果區的水果種類可真是多啊,新鮮的草莓、芒果、橙子、西瓜等,真是應有盡有啊。

可這些水果的價格,讓王阿姨有些高興不起來,最便宜的也是19.9元一斤,29.9元一斤的也很平常,甚至還有39.9元一斤的。

這時候王阿姨就很生兒媳的氣,便秘了,在單位多喝些涼白開就好了,不花一分錢,爲什麽要吃這麽貴的水果呢。

可她不想和兒媳産生矛盾,還是用心地挑選著,可她翻翻這裏,找找那裏,始終沒有找到價格合適的水果。

終于,王阿姨看到了稱重區旁邊的一個籃子裏,放了很多已經稱重的,品相不好,但還沒有爛掉的水果。

這些水果中有一盒用保鮮膜包著的草莓,表面看著還比較新鮮,一看重量,足足3斤,再看價格,才1元錢,王阿姨像撿到寶貝一樣,馬上拿了這包處理水果,去收銀台等兒媳。

不一會兒兒媳來了,購物車裏除了肉食和小米外,還有一個哈密瓜。

王阿姨立刻拉下臉來,對兒媳說:“我已經給你買水果了,你把哈密瓜放回去吧!”

可兒媳卻說:“哈密瓜剛上市,正是好吃的時候,我想吃哈密瓜,不想吃草莓,一會兒我結賬,你別管!”

王阿姨本不想和兒媳爭吵,可當收銀員掃碼後告訴王阿姨,那個哈密瓜160元時,王阿姨瞬間發火了,指著兒媳的臉質問道:“160元啊,能買兩袋面粉,夠全家吃半年了,你就非要買個哈密瓜?”

王阿姨一邊說著,一邊搬起哈密瓜讓收銀員馬上辦理退貨,可兒媳固執地抱起哈密瓜就回了家。

爲此,兒媳一個月沒有和王阿姨說話!

02、 9.9元3條的內褲VS199元的睡裙!

王阿姨給大家講述的第二件令她不能忍受的事是今年情人節時,兒媳買了一件199元的睡裙。

王阿姨介紹,自己和老伴兒都是普通工人,掙的錢都有限,爲了供兒子讀書,給兒子結婚,她和老伴兒一輩子省吃儉用,現在的她也舍不得亂花一分錢,想著兒子的房子還有幾十萬的貸款要還,想著孫子還要讀書、買房、結婚,有時候她甚至會失眠。

王阿姨舉了一個例子,她不好意思地說,自己常穿的內褲就兩條,倒替著穿,這兩條內褲已經是兩年前的了,現在這兩條內褲的松緊帶也不起作用,布料也薄的透光了,直到前年,王阿姨發現,這兩條內褲上出現了很多小窟窿,她知道她必須要買新內褲了,因爲和兒子、兒媳同住,她可不想把有窟窿的內褲晾在公共陽台讓全家看。

王阿姨先去了超市買內褲,最便宜的8元一條,她嫌貴,之後,王阿姨又去了街邊小店,最便宜的內褲5元一條,她還是嫌貴,最後,她在門口夜市地攤上討價還價許久後花9.9元買了3條純棉內褲。

可就在王阿姨把這5條新內褲洗幹淨,挂到陽台晾曬時,她發現晾衣杆上有一個新睡裙,一定是兒媳新買的。

很快,王阿姨就在垃圾桶裏發現了兒媳購買新睡裙的購物小票,上面清楚地寫著199元。

王阿姨只感覺一陣頭暈目眩,血壓瞬間升高,她叫來兒媳質問道:“門口夜市19元一條的睡裙,穿著舒服極了,你爲什麽要花199元買呢?199元啊,你給孩子買個書包、自行車不行嗎?你都當媽了,能不能多爲孩子、爲這個家攢些錢啊,你不能總是這麽自私啊!”

可兒媳卻理直氣壯地說:“你願意穿地攤貨,那是你的自由,我辛苦掙錢就是爲了讓我自己高興,你管不著!”

爲此,兒子也數落兒媳幾句,兩人冷戰了半個月。

03、 5毛錢一雙的襪子VS3000元的包

最後,王阿姨講述了這次她和兒媳的矛盾,起因是一個3000元的包。

王阿姨委屈地說道:“真的,不怕你們笑話,也不瞞你們,我都3年沒有買過襪子了。”

王阿姨講,她有一個袋子,專門裝舊襪子,平時的襪子破了洞,她都舍不得扔掉,都放到這個袋子裏,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挑出一雙最破舊的襪子剪開,用來縫補其他襪子。

這兩天天氣轉暖,王阿姨又拿出這個袋子,開始了自己的縫補工作,可是畢竟3年沒有買過襪子了,有的襪子已經縫補過兩次了,不適合再縫補了,也沒有多余的破舊襪子用來縫補了,她必須添置新襪子了。

于是王阿姨再次去了家門口夜市,她從東頭逛到西頭,連續逛了3天,問了無數個小商販,最便宜的襪子也要5毛錢一雙。

可王阿姨還是不舍得買,心裏嘀咕道:“馬上就要到夏天了,不穿襪子也行!”

就在王阿姨回到家,爲自己又節省下來一筆開支暗暗高興時,兒媳下班回家,帶回來一個快遞盒子。

兒媳高興地打開盒子,是一個粉紅色的品牌包。

兒媳把包拿出來時,購物小票掉在了地上,王阿姨拿起小票一看,嚇得目瞪口呆:3000元啊!

王坦言,她一直覺得,兒媳就算再不好,也是兒子的原配,是孫子的親媽,她都可以忍,可這次兒媳竟然花3000元買了那麽一個小包,完全就是虛榮、不會過日子、自私,讓兒子跟她離婚也不解恨。

于是王阿姨讓兒子下班立刻回家來處理這件事,等孫子睡覺後,王阿姨、兒媳、兒子開始了關于此事的爭吵,于是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04、 寫在最後

王阿姨的態度很明確,兒子結婚的婚房是她付的首付,現在每月還補貼兒媳1000元的生活費,讓他們好好過日子,兒子現在的房子還有幾十萬的貸款要還,她也老了,有可能生病住院,孫子上學花費大,兒媳不應該亂花一分錢,應該爲整個家庭負責,花錢就是自私,不能容忍!

兒媳也無比委屈,堅定地說:無論你爲我付出多少,你都無權幹涉我的生活。

最終,夾在王阿姨和兒媳之間的兒子無奈地對王阿姨說:“媽,反正孩子也大了,你要是實在看不慣兒媳,你就回自己家住吧,讓我們自己過日子試試!”

聽了兒子的話,王阿姨又氣又委屈,不停地問:“我處處爲你們著想,我錯在哪裏了?”

聽了王阿姨的講述,很多人感同身受。

老年人理解王阿姨的多慮和節儉,年輕人同情王阿姨兒媳的不自由和委屈。

在這裏,我想說的是,老人對自己的付出,永遠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否則只會委屈自己,放縱子女。

年輕人呢,如果想獲得絕對的自由,首先是經濟上的獨立,不要啃老又怨老,用老又嫌老。

願這篇文章能給生活中的主角們敲響警鍾吧。

願以上文字,與我的讀者共勉!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留言、點贊、討論、轉發。

今日討論的話題:

您覺得文章中的王阿姨和兒媳誰對誰錯?歡迎您分享自己的觀點!

1 阅读:542
评论列表
  • 明天 10
    2024-03-24 20:47

    一面啃老,一面理直氣壯高消費,做父母的真的傷不起。

木棉與橡樹

簡介:樂享平凡一生,分享煙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