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公裏高軌道上,中國衛星動了,全球無盲點覆蓋,撬動美國神經

兵器視頻 2024-05-11 13:24:37

美國負責暢想,中國負責實現!從此2萬米高空上,又多了一批中國衛星,直接創下世界記錄,領先美國一大步。

前言:中軌道衛星是指距離地球表面2000-20000公裏的衛星,兼具靜止軌道和低軌道地球衛星優點,可真正實現全球覆蓋,但由于大規模部署衛星技術難度過高,所以很多國家都望而興歎。美國搶先一步提出發射中軌衛星,誰料被中國反超,這是怎麽回事?

(圖解:美軍想組建一個中軌道衛星群,來攔截高超音速導彈)

1、監視高超音速導彈?美提出危險想法

衛星,是近年來各國都無比關注的一個領域,截止當前,美國在地球靜止軌道上部署了大量大型衛星,並利用“天基”網絡系統監視全球。

但由于中俄高超音速導彈可穿透防空網直擊目標,所以美軍一直坐立難安。

美國太空軍透露,爲了更好地跟蹤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和巡航導彈,美軍打算在中軌道上部署一個由數十顆衛星構成的中軌道衛星群。

資料顯示,這些衛星都將安裝新一代“過頂持續紅外”系統,可以更精准地發現一些微弱紅外特征,按照計劃,美國預計最早2025年年底前可以部署首顆中軌道衛星,至于整個衛星群,則在2029年前全面啓用。

不過,俄羅斯對這一項目並不看好,其認爲,高超音速導彈最大優點就是紅外特征不明顯,而美國現有衛星系統紅外傳感器技術並不足以達成目標,雖然中軌道衛星群可以兼顧靜止軌道衛星和低軌道衛星的優勢,但組網技術和衛星間控制切換都非常複雜,所以美國能否如期實現仍需打個問號。

(圖解:智慧天網一號01星組網通信應用場景)

2、2萬公裏高軌道上,中國衛星動了

讓美國人沒想到的是,他們暢想已久的中軌道衛星,卻被中國搶先一步實現了!

報道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將智慧天網一號01星送入軌道。這場發射,有兩大看點值得一提:

看點一:長征運載火箭。

此次負責發射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加上此次發射,這便是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21次發射,在這前一天,長征六號丙也于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20次飛行。

從中不難看出,中國航天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稱,之所以能這樣,得益于先進的數值仿真技術,其代替傳統實物試驗後,可極大程度上縮短火箭研制周期。就拿長征六號丙爲例,其研制時間幾乎比傳統火箭研制周期縮短30%以上,僅用3年就完成了。

看點二:智慧天網一號01星。

其不僅是中國第一顆,同時也是世界第一顆中軌道天基網絡衛星,因此,其發射之初就肩負重擔。

比如信號全球無盲區全覆蓋,幫助中國境內與南北極、西印度洋、東太平洋等地區,實現組網通信試驗,屆時,可以與低軌衛星、航空飛機、遠洋船只、數據中心進行密切通信。

(圖解:智慧天網一號01星發射畫面)

3、撬動美國神經,賦能衛星互聯網

工作人員還介紹稱,智慧天網一號01星,一共包含技術驗證A星與配試B星,此次發射,旨在爲之後的組網做先期基礎積累。

等整個工程組網都完成後,中國將正式擁有“智慧天網”,兼具星地、星間通信能力,還可以賦能衛星互聯網,推動中國整個天基網絡系統的搭建。

而說到衛星互聯網,即不得不提及星鏈以及“天地一體”化通信能力。

不過,我國現階段構想的一些星座項目,只發展到發射實驗星階段,還沒有真正實現衛星組網,當然,我們也相信,按照現有發展速度來說,實現不過是時間問題。

總的來說,天基網絡系統和星鏈都不是美國專利,在其加速搶占低軌衛星之際,中國另辟蹊徑從中軌道入手,等其反應過來後,中國早已遙遙領先。

31 阅读:8275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1:33

    美國就是能監測到高超導彈,導彈最後軌迹回自動變換它也沒辦法攔截

  • 2024-05-12 09:17

    美國負責暢想,中國負責突破實現。多好的合作,達到互贏。但美國不願合作,只想吃獨食,但又無能實現。還是中國人民既敢想,又敢幹,還能幹得更好,並有新的實現和新的突破。

  • 2024-05-11 23:21

    美國負責構想,中國人負責實現

  • 2024-05-12 00:00

    美國人想的,中國人實現

  • 2024-05-11 23:52

    那就徹底禁不住tictok了!

  • 2024-05-12 00:22

    洲際導彈預警衛星我在一個軍事科技節目看到過。只有美俄有此衛星。很牛逼!

  • 2024-05-12 05:57

    到底20000米還是20000公裏

兵器視頻

簡介:讓我們一起暢聊國內外最新資訊、最前沿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