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孫權不用淮泗集團的張昭爲丞相,看孫吳爲何多次攻不下合肥

了一畫曆史 2024-01-28 16:28:15

在三國曆史中,孫吳曾多次對合肥發動攻擊,但始終未能攻克。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合肥城的堅固防禦和曹魏軍隊的頑強抵抗外,還有一個鮮爲人知的因素——孫權的戰略選擇。今天,我們就從孫權不用淮泗集團的張昭爲丞相這一事件,來探討孫吳爲何多次攻不下合肥。

孫權與張昭的愛恨情仇

孫權與張昭的關系複雜且微妙,他們既是朋友也是君臣。在孫策臨終前,他將弟弟孫權托付給了張昭。張昭帶領群僚輔佐孫權,穩定了局勢。

事實上,張昭對孫權的上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貢獻使得他理所應當地獲得了丞相的位子。然而,由于張昭性情剛烈,孫權怕他的建議得不到采納而産生怨憤,因此並未將丞相之位授予張昭。

孫權與張昭的關系確實充滿了戲劇性。有一件事充分說明兩人的相愛相殺的關系。

有一次由于與孫權意見不合,張昭閉門不出,這使孫權感到惱火。作爲應對,孫權讓人用土封住了張昭的家門,意圖使他無法再閉門不出。然而,張昭並未被嚇倒,他在內部也用土封住了門,以此表達他對孫權行爲的不滿。

事情僵持不下,直到有一次孫權親自來到張昭的家門口,他希望通過親自請求張昭出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然而,張昭堅決不見孫權,即使皇帝親自上門也不能打動他。于是孫權試圖通過放火燒門的方式逼迫張昭出門,但張昭反而把門窗關得更緊了。

最後,在長時間的僵持後,張昭被他的兒子們擡出來面見孫權。看到張昭的堅持,孫權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在張昭面前悔過認錯。最終,張昭被孫權的誠意所打動,接受其道歉並返回朝堂。這個故事揭示了孫權與張昭之間複雜的關系:雖有矛盾和沖突,但同時也有相互的尊重和依賴。

這樣的火爆脾氣和硬派作風,孫權當然不想也不敢把丞相的位置交給張昭。但是,不讓張昭做丞相這僅僅只是因爲張昭的性格原因嗎?其實還有更重要的戰略上的原因。

孫權戰略上的改變

要了解這個原因,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淮泗集團和張昭。

淮泗集團是孫吳早期的主要政治力量,主要由跟隨孫策進入江東的江北勢力組成,包括彭城張昭、張休父子,琅琊諸葛瑾、諸葛恪父子,廬江周瑜、臨淮魯肅、汝南胡綜、沛郡竹邑薛綜等人。他們主張積極對外擴張,與曹魏爭奪天下。

而張昭則是淮泗集團的核心人物,他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才能都得到了孫權的高度認可。

孫權在他的統治初期,對淮泗集團的成員周瑜、魯肅包括張昭等人予以了高度的信任和重要的職務。例如,魯肅在周瑜的引薦下于建安五年(200年)投奔孫權,並成功提出了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了孫權的高度賞識,從而使得魯肅成爲了東吳軍事領域的另一位重要統帥。

淮泗集團的成員在孫權的統治初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不僅參與了赤壁之戰等重大戰役的指揮,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戰略計劃,這些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東吳的發展方向。

事實上,這個集團的成員們具有豐富的軍事經驗和深厚的戰略眼光,他們的智謀和勇猛使得孫權能夠在動蕩的時代中鞏固並擴大自己的領土。

孫權初期對淮泗集團成員的重用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些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東吳的曆史。然而,到了後期,隨著孫權戰略目標的改變,他在用人政策上也發生了改變。

在初始階段,孫權承接了兄長江東基業,並秉持著“蕃屬東南,匡扶漢室”的目標。同時,他也向魯肅提出的戰略規劃“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看齊。這表明他的目標是通過占據江東和荊州,形成強大的割據勢力。

然而,隨著天下大勢的變化以及孫吳自身的發展,孫權的戰略重心也發生了轉變。例如,他曾實施過“北守西征”的戰略計劃,其中“北守”成功地使他與曹操和平共處了八年之久,從而鞏固了江東的統治。這反映出他在戰略目標上的調整和靈活性。

孫權的戰略目標從一開始就是“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後期大的方向沒有改變,但是戰略重心變了,重心從“觀天下之釁”的轉移到了“鼎足江東”,也就是重點在“固守一隅割據稱帝”。

孫權的戰略目標在執政過程中有所變化和調整,既有堅守江東、穩固勢力的一面,也有尋求更大發展空間的一面。但是,大的趨勢是孫權戰略目標重心由擴大領地變爲固守一隅割據稱帝。也就是由攻轉守了。

戰略上的改變必然帶來用人政策上的轉變

這個轉變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因素。主觀因素是孫權戰略重心的轉移,而客觀因素是割據江東一隅,淮泗地區始終無法掌控,人才斷檔後只能從江東地區提拔。

所以孫權在執政後期,對江東世族有所重用。例如,陸遜和顧雍都是江東大族,他們得到了孫權的重用。

此外,爲了彌補淮泗集團人才斷檔的危局,孫權也推動了東吳軍界由淮泗集團向江東世族的轉變。魯肅去世後,呂蒙被孫權任命爲將主持荊州軍事,同時孫權還拜陸遜爲偏將軍右部督,領宜都太守,鎮守荊州上遊,實際上就是在爲陸遜將來全面掌軍做鋪墊。

結語:繞不過去的合肥

江東集團人才在孫吳占據上風後,他們天然想要捍衛本土利益,因爲他們的自身利益就在江東,不在其他地方。

雖然他們也並沒有完全放棄擴大地盤,但是決心不強,野心不大。保住自己的官位,撺掇孫權稱帝,安居一隅,享受榮華富貴成了大多數人的心頭好。

因此,誰也不願意爲了北征拼命,所以孫吳一直被合肥卡住,沒有再向北推進半步。

本文爲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

原創:了一畫曆史

墨石白灘層浪迆,川湧東邊,一道紅陽起。萬裏山河青史壁。千年夢有英雄幾。

關注了一,讓我們一起在曆史的長河中尋找倒映著紅陽的那一朵朵浪花吧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