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詩《相思》借詠紅豆寄托思念竟然把相思之情寫得如此美好

長安聽雨 2024-04-22 13:49:26

安史之亂爆發後,王維的昔日好友李龜年(大唐著名的樂師)在亂世中流落于江南,他思念往日情義,提筆寫下了這首《相思》。所以此詩又叫作《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收到這首四行小詩後,在長沙唱起了王維的《相思》。王維對友情的思念,李龜年對故鄉的情義,引發了人們對沉重現實的哀思。一時間,這首詩已不再僅僅表達友情之思,還寄托了人們對故鄉的思念。

紅豆,又名“相思子”。生于嶺南,樹高丈余,子大如豆,全身紅色,可做裝飾品。《古今詩話》載:“相思子圓而紅,昔有人殁于邊,其妻思之,哭于樹下而卒,因以名之。”後人常用之寄托相思。

相思(唐代)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這首詩以極爲明快而又委婉含蓄的語言,借詠紅豆來寄托相思之情。

前兩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以紅豆起興,接著設問紅豆春來發幾枝,意在能見物思人,讓真摯的友誼能如相思樹般年年發出新芽。問它春來又發出幾枝,說明詩人是到過紅豆生長的南國,而且是在這裏結識了“願君多采撷”中的“君”的。

首句寫紅豆産地,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次句以“發幾枝”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語極樸實,而又極富形象性,設問自然,則暗逗情懷。

詩中有婉問,婉問紅豆春來發幾枝,意在能見物思人,讓真摯的友誼能如相思樹般年年發出新芽。

後兩句“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叮咛友人多多采下相思子,因爲那色澤如火的小紅豆,每一顆都代表著自己對友人的一份深情厚誼。點明相思的正是此“君”,緊接著道出希望對方多采摘幾枝紅豆,因爲此物最能勾起相思。透露出詩人至今仍然在懷念著對方,也希望對方不要輕易忘了自己。

前句寄意友人“多采撷”,言在此而意在彼;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末句點明其相思屬性,且用一個“最”字推達極致,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則“多采撷”的理由自見,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

詩中有叮咛,叮咛友人多多采下相思子,因爲那色澤如火的小紅豆,每一顆都代表著自己對友人的一份深情厚誼。

全詩熱情洋溢,以物寄情,卻又委婉含蓄,語淺而情深,相傳當時即爲人譜曲傳唱,流行江南。一直傳誦至今,幾近家喻戶曉。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