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評十大元帥,劉少奇提議讓粟裕替代陳毅,陳毅的態度怎麽樣?

南書房 2024-02-08 23:01:07

1955年,在全軍大授銜前夕,黨中央特別就授銜問題,和粟裕談話。

當粟裕得知中央有意授予自己元帥軍銜時,粟裕忙道:“謝謝中央的看重,對于我來說,大將軍銜已經足夠高了,元帥軍銜粟裕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爲了彌補粟裕,毛主席作出決定,讓粟裕成爲十大大將之首。在後世,很多曆史迷認爲,在解放戰爭時期,粟裕的戰功絕對不比林彪小,因此,他們認爲,粟裕是完全有資格授予元帥軍銜的。

關于粟裕沒能授予元帥,至今流傳著不少故事,有人說,劉少奇是極力支持授予粟裕元帥的,甚至劉少奇不惜提議,讓粟裕“替代陳毅”,對此,周總理表示反對。

一、陳赓有資格入選元帥嗎?

在十大大將中,後世不少人認爲,粟裕和陳赓是最有資格入選十大元帥的。

先來說說陳赓。

1955年授銜時,對于元帥和大將的授銜要求是非常高,評選標准並不是簡單的“戰功論”。

要想入選十大元帥,戰功固然是首要條件,可以說,新中國每一位元帥,無不是戰功赫赫的軍事大家。

然而,除了戰功,資曆、在黨內影響力,在戰爭時期的軍隊和中央所任職務,這些都非常重要。

論資曆,陳赓實在是太深了,他的黨齡超過了九位元帥,陳赓在軍中威望之深,是可以比擬元帥的。

陳赓戰功之大,在黨內也是排名前列的,抗戰期間,陳赓所率領的386旅,是我黨武裝第一王牌,是日軍眼中的頭號勁敵。

在解放戰爭時期,陳赓兵團是直接隸屬于軍委的一支可用于戰略方向的軍隊。

在後世,陳赓和粟裕誰打仗厲害,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因此,不少人認爲,綜合各個方向來看,陳赓完全是有資格評爲元帥的。

二、粟裕最有資格成爲元帥?

當然了,要說大將中,誰最有資格評爲元帥,那麽一定是粟裕。

粟裕在解放戰爭中的戰績,實在太耀眼了,耀眼到了,連彭德懷、劉伯承、林彪幾位元帥的戰功,都似乎被粟裕比了下去。

深挖曆史資料可以了解到,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所謂的五大王牌,粟裕指揮的華野,就消滅了兩個半。

要論解放戰爭期間,哪個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數量最多,那麽一定非粟裕指揮的華野莫屬。更值得特別說明的是,華野殲滅的國民黨軍,絕大部分都是精銳,是蔣介石的嫡系力量。

還有,徹底奠定我黨勝局的淮海戰役,最早是由粟裕提出的,正是因爲粟裕的提議,毛主席最終決定發動淮海戰役,尤其值得肯定的是,粟裕提出的以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的戰略思想,和毛主席是不謀而合的。

這場戰役具體的軍事戰術指揮工作,大部分是由粟裕策劃並指揮的。

戰後,毛主席在一次會議中明確提到,淮海戰役,粟裕當爲首功之臣。

對于粟裕,毛主席是極其看重的,在解放戰爭期間,毛主席每次作重大戰略決定時,他都會指示參謀,電告粟裕,聽聽粟裕什麽意見。

1948年,在陳毅調到中原局任職時,毛主席曾有意讓粟裕,擔任華野司令員,要不是粟裕堅決不同意陳毅卸任,也許,粟裕會是華野正式的司令員。

1949年6月,當黨中央決定武力統一台灣時,毛主席想到的第一個攻台指揮官人選,不是林彪和劉伯承,而是粟裕。

在粟裕再三推辭時,在粟裕提出由林彪或者劉伯承擔任總指揮,他擔任副手時,毛主席仍然堅定地指出,由粟裕擔任總指揮,由此可知,毛主席對粟裕的信任和看重。

1950年9月,當毛主席內心深處已經決定出兵抗美援朝時,他想到的第一個司令員人選,還是粟裕,要知道,對決美國,這可是一場艱難的國戰,毛主席能夠第一時間想到粟裕,很顯然,在毛主席心目中,粟裕就是新中國最能打的名將之一。

三、劉少奇極力推薦粟裕入選元帥

在授銜前夕,毛主席的確是有意向,授予粟裕元帥軍銜的。對此,劉少奇更是極力推薦粟裕。

劉少奇對粟裕印象是非常之好,一方面是因爲粟裕的戰功,的確非常之大。

還有一方面是因爲粟裕爲人低調無私,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劉少奇成爲中央臨時最高領導人期間,他曾有意讓粟裕擔任華中軍區司令員,可是,由于上司張鼎丞資曆比較高,粟裕推推辭了下來。

後來,粟裕再次推辭華野司令員,更是讓劉少奇看到粟裕的謙遜和顧全大局,這讓劉少奇越發得欣賞他。

因此,在55年授銜前夕,在討論粟裕軍銜的會議上,劉少奇力主軍委授予粟裕元帥軍銜。

劉少奇在一次會議上說道:“粟裕的戰功是無可爭議的,我認爲,粟裕完全可以授予元帥,相反,陳毅同志現在已經轉入政府系統擔任副總理,按照授銜原則,他很顯然是不能參與授銜的。”

的確,中央的確有規定,從軍隊轉入政府系統工作的同志,不參與授銜,不然以鄧小平,譚震林等人的戰功,他們同樣有資格授予元帥。

周總理聽後,沉思了一會說道:“我反對少奇同志的提議,陳毅固然已經轉入政府系統工作,可是陳毅同志是一個特例,十大元帥中,我們不能全是以往八路軍系統出身的同志,新四軍必須要有一個有分量的同志,進入十大元帥之中。也只有陳毅同志進入,才能很好得平衡好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曆史功績。”

應該來說,陳毅最終確認爲元帥,周總理的堅持至關重要,事實上,劉少奇如此提議,他本人對陳毅沒有任何意見,相反,純粹從戰友關系來說,劉少奇和陳毅的關系,要好于粟裕,劉少奇之所以如此提議,完全是從實事求是,以及黨的原則來考慮。

據說,劉少奇曾親自和陳毅談話,陳毅本人也同意,將元帥讓給粟裕,對此,陳毅是沒有任何思想包袱的,畢竟,陳毅是一個很有黨性的同志。

不管是陳毅,還是粟裕,他們謙讓元帥的故事,都成爲了曆史的一段佳話,從他們大公無私的革命故事當中,我們後人仿佛看到了我黨戰無不勝的秘密。

試問,有著如此不爲私利,一心爲黨一心爲國的將帥們,我黨怎麽可能不勝利呢?正如粟裕所說的一樣:“如果參加革命是爲了軍銜,爲了官位,那我就不參加革命了。”

7 阅读:176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