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北漂女工,在女廁3㎡管道間裏畫畫,白天是清潔工晚上做畫家

北有南栀 2024-04-08 11:49:18

爲與您分享更多內容,請在浏覽文章前關注作者,感謝您的支持!

女性總是在人生各階段爲他人而活,往往犧牲自我。

從小,她們爲父母而活;婚嫁後,她們爲丈夫與子女奉獻;晚年,又爲孫輩犧牲。

王柳雲正是這樣一位普通女性,她從清潔工蛻變爲畫家,改變了自己原本的人生。

年近六旬的她,曾默默無聞地承擔著家庭的重擔,如今卻決定勇敢追求自我。

過去,她勤勉于家務與工作,不辭辛勞地爲家人付出;

如今,她決心揮動畫筆,在畫布上尋找心靈的慰藉。

王柳雲的故事激勵著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不應忘記內心深處的自我。

勇敢地追尋夢想,是每個女性最寶貴的財富。

讓我們一起走進王柳雲的世界,從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出身貧困,婚姻不幸

在繁華的北京,有這樣一位57歲的“北漂”女性,名叫王柳雲。

白天,她是那座高聳寫字樓裏默默無聞的保潔員。

穿梭在整潔明亮的走廊間,維護著環境的整潔。

但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她便回到自己在北京的“家”——一個僅有三平方米的管道間。

這裏,是她的靈魂得以安放的地方,是她用畫筆揮灑情感的世界。

在前半生,王柳雲與土地爲伴,生活在湖南新化的農村。

那裏的生活艱辛,家庭的關愛似乎總與她毫不相關。

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王柳雲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

她癡迷于詩詞,夢想著能走出農村,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與她開玩笑。

盡管她曾考上縣城最好的重點高中,卻因爲家境貧困,只上過半年便無奈辍學。

辍學後的王柳雲,經人介紹後早早便結了婚。

婚後王柳雲很快有了女兒,但她不願女兒和自己一樣,困在這片土地上。

于是,她開始嘗試種果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改變家庭的生活。

但無論生活多麽艱辛,王柳雲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藝術夢想。

王柳雲一直非常喜歡畫畫,她將自己的情感、經曆以及對生活的感悟都融入到畫作中。

她的每一筆、每一劃,都充滿了力量和情感。

盡管王柳雲通過種植果樹賺到了一些錢,但這些錢最終都被她那嗜賭成性的丈夫揮霍一空。

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被最親近的人騙走,王柳雲多次與丈夫發生爭吵。

她的丈夫整日酗酒賭博,喝醉後甚至對她大打出手。

從小遭受母親的打罵,長大後又被丈夫毆打,王柳雲似乎已經習慣了家庭暴力的陰影。

爲了年幼的女兒,她一直苦苦支撐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

然而,命運並沒有給予這個不幸的女人任何憐憫。

在一次醉酒後,她的丈夫意外身亡。

人們紛紛感歎王柳雲的命運多舛,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還要獨立撫養年幼的女兒。

然而,只有王柳雲自己清楚,除了對自己的悲慘命運感到可憐,她竟然還感到了一絲解脫。

她終于擺脫了丈夫的家暴,也無需再辛苦賺錢供他喝酒賭錢。

面對未來,雖然路還很長,但她相信自己可以帶著女兒堅強地走下去。

攜女二婚,退休後開始學畫

在丈夫離世後,王柳雲與女兒相依爲命,生活過得艱辛卻充滿著溫馨。

作爲一個寡居的母親,她深知孤兒寡母的生活不易,家裏的缺失總給她帶來許多困擾。

2002年,經過同鄉的介紹,王柳雲認識了一個40多歲的殘疾男人。

雖然他身有殘疾,但王柳雲看中的是他忠厚老實的性格。

她認爲,只要他對女兒好,肯一起努力,其他都不是問題。

隨後,王柳雲和這個殘疾男人組建了新的家庭。

此時,她們所在的農村開始工業化進程,許多工廠在村裏設立了生産基地。

王柳雲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一同進廠工作,爲家庭增加收入。

然而,事情並未如她所願。

盡管這個男人忠厚老實,卻缺乏上進心。

他更願意在家裏等待別人的供養,而不是外出工作。

無奈之下,王柳雲只好獨自走進附近的工廠。

那裏的工資是計件制,爲了多賺些錢,她每天清晨6點前就到達工廠,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她像機器人一樣從早到晚站立工作十幾個小時。

這種高強度勞動讓她每月能賺到約4000元的高工資,足夠支付女兒的學費和家裏的日常開銷。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8年之久。

長期的高強度工作,讓王柳雲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

頻繁的暈倒和腿腳不便,使她不得不減少工作時間。

她不再像以前那樣長時間工作,而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維持家庭生計。

這讓她有了更多的業余時間。

在這些空閑時間裏,王柳雲喜歡在鄉間的小路上散步,她開始更加關注身邊的自然環境。

每當看到形狀各異的小草或是渾圓的石頭,她都會駐足觀賞,仔細觀察。

年複一年,她對村裏的草木山水都有了深厚的感情。

漸漸地,王柳雲已經將這些美麗的自然景色深深刻在了心中。

王柳雲到了50歲後,便不能再做工廠的工作。

此時,她的女兒已步入職場,讓她的生活壓力稍有緩解。

于是,王柳雲選擇退休,她希望過上一種不同的生活。

不再被工作束縛的王柳雲,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時間。

某天,她在電視上看到福建一家畫室正在免費招收學員。

那一刻,她心動了。

雖然她從未離開過家鄉,但內心深處對繪畫的渴望讓她決定踏上這次旅程。

只身帶著300元錢,王柳雲踏上了前往福建的旅程,開始學習繪畫。

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她,一開始面臨了很多困難。

她畫不好直線,看著其他學員的作品,心中滿是羨慕。

但王柳雲是個不輕易放棄的人,她知道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迎頭趕上。

于是,她每天練習八九個小時,從早到晚,全身心投入到繪畫中。

雖然王柳雲對自己的作品有些害羞,不敢展示給別人看,但她的老師卻看到了她的天賦。

老師的鼓勵和誇贊讓她逐漸找回自信。

直到有一天,她的作品被一位買家看中,並以150元的價格買走。

那一刻,她才真正意識到,繪畫不僅可以滋養靈魂,還可以成爲她生活的一部分。

在福建學畫的這段時間,是王柳雲生活得最開心、內心最充實的日子。

她發現只有在繪畫的時候,她的內心才能得到真正的甯靜。

繪畫,逐漸成爲王柳雲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家人不支持,獨自來北京發展

王柳雲找到繪畫作爲靈魂的出口,卻遭遇了丈夫的反對。

在保守的農村,她的獨自求學之路招致了諸多非議。

有人猜測她與丈夫的關系破裂,甚至有人謠傳她與第三者私奔。

面對這些無端的指責,丈夫試圖阻止王柳雲繼續追求繪畫。

但她的性格繼承了母親的直爽與果斷,無法忍受這樣的汙名。

王柳雲決定用繪畫所得的收入來回應質疑。

她爲丈夫買了一輛新車,以此堵住悠悠衆口。

新車成了她證明自己的畫技和收入能力的有力證據,也是她回應村中閑言碎語的“封口費”。

丈夫對新車的喜愛超出了她的預期,村中的流言蜚語逐漸平息。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

每次王柳雲外出寫生,都會引來村民的圍觀和七嘴八舌的評論。

他們的問題讓她無法專注創作,她幾乎一個月都畫不出一幅滿意的畫。

于是,她決定改變現狀,重新出發。

2020年,王柳雲決定帶丈夫前往北京。

在北京,他們找到了一份工作,王柳雲成爲寫字樓保潔員,丈夫成爲保安。

她原本以爲終于可以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繪畫夢想,然而丈夫的唠叨讓她又陷入困境。

王柳雲心中依然存在一股執著的勁兒,每天堅持不懈地創作,爲了自己,也爲了那些曾經的流言蜚語。

在北京的角落裏,她重新點燃了內心追夢的火焰。

那是屬于王柳雲,也是屬于每一個堅韌不屈的追夢人的光芒。

王柳雲安排丈夫回到老家,自己卻選擇留在繁華的北京。

在這裏,她擔任保潔員,每月拿著5000元的工資。

除去必要的生活開銷,她堅持每月給丈夫彙去1500元。

爲了節省開支,她搬離了租住的房子,將全部家當搬進公司。

公司的主管注意到了她攜帶的繪畫工具,覺得非常不尋常。

主管得知她是位熱愛繪畫的保潔員後,便做主將一處被大家用作臨時儲存清潔用品的管道間,交給王柳雲作爲她的專屬畫室。

這個管道間僅有3平方米,四周布滿了管道,條件簡陋,但王柳雲卻視之爲珍寶。

爲了表達感激之情,王柳雲主動承擔了更多的清潔工作。

每天工作結束後,她就進入那小小的“畫室”,用畫筆描繪出心中的世界。

盡管空間狹窄,設施簡陋,但這裏卻是她的避風港。

在這3平方米的天地裏,她的創作熱情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往往幾天就能完成一幅作品。

在這座龐大的寫字樓裏,白天王柳雲默默地清掃著每一寸空間;

而當夜幕降臨,她便成爲那個在3平方米“畫室”裏放飛靈魂的畫家。

對她來說,繪畫不僅僅是熱愛,更是她在北京艱難生活的動力與寄托。

媒體爭相報道,成爲藝術界“名人”

2022年的一個平凡日子裏,一位媒體工作者在北京的一座寫字樓裏,偶然闖入了一個不尋常的角落。

他發現這裏有一位名叫王柳雲的保潔員,她擁有一個鮮爲人知的身份——“清潔工畫家”。

這位媒體人被王柳雲的畫作所吸引,沉浸在那些靈動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中。

他覺得,這些畫作充滿了生命的力量和對生活的熱愛,絕不只是一個保潔員能創作的。

因此,他決定深入了解這位神秘畫家。

王柳雲,原本一個默默無聞的保潔員,因爲這一篇報道,突然間成爲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她的畫室,那個狹窄的管道間,成爲了許多人向往的聖地。

每天,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只爲一睹這位“清潔工畫家”的風采。

不久後,王柳雲受邀登上央視綜藝節目《爲愛而來》。

她站在那個萬衆矚目的舞台上,分享著自己的故事和創作心得。

那一刻,王柳雲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成名後的王柳雲,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

原本安靜的畫室變得熙熙攘攘,人們絡繹不絕。

她依舊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但她的畫筆從未停歇。

白天,她是辦公室的守護者;夜晚,她則是靈魂的畫師。

然而,名聲和榮譽帶來的並非只有快樂。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她,她的生活開始變得複雜。

很多人稱她爲“清潔工畫家”,想要爲她籌集捐款,甚至將她視爲一個榜樣來推崇。

這些壓力讓王柳雲感到了疲憊。

“我畫畫只是爲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不是爲了追名逐利。”

王柳雲坦然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她開始拒絕一些采訪和活動邀請,希望回歸平靜的生活。

對于那些熱心人的好意,她也只是婉言謝絕。

在王柳雲的內心深處,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保潔員,一個熱愛畫畫的普通人。

她用畫筆記錄著自己的心情和生活,那些畫面是她靈魂的映照。

她並不希望被外界的關注所打擾,只希望能繼續安靜地繪畫。

王柳雲的故事引發了人們對“夢想與現實”的思考。

在追夢的路上,我們會面臨許多選擇和挑戰。

而王柳雲的選擇,是對自己夢想的堅守和純粹的熱愛。

她用行動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遇,只要心中有愛,有夢想,我們都能成爲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你對“清潔工畫家”王柳雲的故事有何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0 阅读:96

北有南栀

簡介:講述不一樣的世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