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簽署新命令,俄羅斯國內穩住大局,抵達北京開啓訪華之旅

谷火平 2024-05-16 10:23:10

5月7日,弗拉基米爾·普京正式開啓了自己的第五個總統任期,隨後在沉默了4天以後,普京終于簽署新命令,任命米舒斯京任俄新政府總理,同時除了原國防部長紹伊古由經濟學家別洛烏索夫取代以外,新一屆俄羅斯政府基本上沒有什麽變化,而紹伊古則調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直接對俄總統負責。

對于普京的人事調整,外界普遍認爲,這是普京計劃在新一個任期內,大力強化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一個征兆。因爲被任命爲總理的米舒斯京一直被認爲是俄政府中具有專業技能且穩健的“少壯派”,在被任命爲總理之前,米舒斯京擔任了近十年的俄羅斯聯邦稅務局局長,管著俄羅斯重要的幾個“錢袋子”之一。而俄羅斯杜馬在沒有反對票的情況下通過了對米舒斯京的任命,由此可見,此人得到了俄政界和經濟界等多方勢力的認可。

(米舒斯京被任命爲俄羅斯總理,並在杜馬獲得全票通過)

本屆俄政府最大的變動就是由文官出身的別洛烏索夫替代紹伊古,而紹伊古則出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對此西方國家普遍認爲,這是“明升暗降”,但事實上俄聯邦安全會議的主席就是普京本人,副主席則是梅德韋傑夫,而會議秘書直接對普京本人負責,換句話說,紹伊古實際上距離俄政府權力核心更近了,所以到底是升是降,不言而喻。

任命別洛烏索夫出任國防部長,對于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其實並沒有太大影響,因爲實際上俄軍的作戰行動是由總參謀部負責,而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同樣留任,這意味著俄軍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任命一個文官作爲國防部長,普京的主要理由還是經濟。雖然由于戰爭的刺激,俄羅斯經濟整體看起來呈現一種“戰時繁榮”的景象,到那時根據報道顯示,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和軍事聯合體的預算已接近國內生産總值的6.7%,這一數字雖然低于1980年代中期,蘇聯7.4%的水平,但是也已經接近紅線,所以普京必須設法降低軍費開支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從而才能穩定經濟,進而保障整個國家的平穩運行。而別洛烏索夫正是經濟學家出身,因此更擅長于從經濟的角度解決問題,普京則希望他能夠幫助俄羅斯擺脫困境。

隨著政府內部人事任免的確認,普京開始准備新任期內的首次出訪,據悉5月16日淩晨4點,俄羅斯總統普京乘專機抵達北京,開啓對華國事訪問。把首訪國家定在中國基本符合外界的猜測,同時也說明中俄關系是目前俄羅斯最重視的外交關系,沒有之一。

(雅爾塔體系下的兩極格局)

對于中俄關系的不斷發展,俄羅斯有學者認爲這將會是世界形成第五大體系的一個征兆。從曆史上看,自從17世紀歐洲各國建立“威斯特伐利亞體系”至今,全球總計出現過5個具備世界意義的政治體系,即:17世紀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歐洲各國在打垮拿破侖法國後建立的“維也納體系”;一戰結束後由英法主導建立的“凡爾賽體系”;二戰結束後由美蘇主導建立的“雅爾塔體系”。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雅爾塔體系隨之崩潰瓦解,從那時至今,全球始終沒有建立新的全球化體系,這也導致全球局勢始終動蕩不安。不過,隨著中俄的重新崛起,西方對世界的影響和控制能力已經明顯衰弱,所以在未來只要中俄之間加強合作,那麽極有可能重新建立“雅爾塔體系”之後的全球“第五大體系”。

無獨有偶,近日荷蘭銀行對外貿易戰略前總監、經濟學副博士諾菲爾德在對媒體的談話中,也表示稱,中俄兩國正在建設一套公平的世界體系,這套體系會削弱西方國家。諾菲爾德強調,中俄並不是想一同視西方爲敵,只是想建設一個公平的多極世界,但“西方國家非常不喜歡俄羅斯和中國提出的世界秩序”。

從曆史的角度上看,他們的看法應該都沒有問題,因爲客觀上看來,以美國爲主導的西方世界確實在主動割斷和中國的政治經濟聯系,並試圖重新組建一個沒有中國的新全球産業鏈。而與此同時中國也正在通過各種經濟合作方式,爭取全球更多國家的支持,並著手組建以中國爲核心的世界體系,可以說中美兩國各自組建以自身爲核心的世界體系,這兩個體系注定有一天會出現碰撞、摩擦甚至鬥爭,而等到這種鬥爭穩定的那一天,就是新的全球體系出現的時刻,只不過誰能笑著看到那一天,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0 阅读:54

谷火平

簡介:谷火平關注國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