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頭條】“小陽春”悄然降臨,多地房地産市場成交量加快回升

小康雜志社 2024-03-13 10:29:40

圖源:卡樂圖片 甯穎/攝

近期,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大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出現了回暖迹象。

業內數據顯示,進入三月份後,四大一線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均出現回升趨勢,單日成交量在北京、深圳均突破千套,上海的日均成交量達到二月的兩倍,廣州二手房市場活躍度亦有上升。

這一複蘇趨勢被業內人士視爲傳統樓市“小陽春”的信號,盡管市場預期認爲今年的“小陽春”可能是最弱的一次,但政策松綁與市場預期改善,仍然爲二手房市場帶來了一絲活力。

二手房終于賣了

“一周內房子賣了。在二手房挂牌量大漲的狀況下,終于趁著2024年節後的‘小陽春’順利賣出。”在某社交平台,有業主分享了自己的成功賣房案例,底下跟了160多條評論,其中關注價格的卻不多,大部分人都跟評類似“接好運,3月成功賣房”。

各社交平台也有很多二手房業主的賣房信息,“降價50萬!2017年299萬入的,現在挂249萬,誠心的還能談”“降價快100萬元了,含淚出,精裝修,拎包入住”,還有業主發“賣房符”,寫上“接順利賣房”,就能引來一大批“感同身受”的業主。

能賣則賣,幾乎是目前北京二手房業主的主流心態。

今年2月,劉根的房子終于賣出去了,售房周期3年9個月,原因是想通了:“沒有再堅持價格”。前述劉根的房子期間報價上調7次、下調11次,看房客戶共237組。剛挂牌時報價580萬元,2023年2月最高報價700萬元,本次報價570萬元,成交價550萬元。

某頭部中介公司人士張月(化名)舉例表示,劉根有過5次失敗的談判,每次都是因爲價格有差距沒能成交,“年後正好有意向客戶,他就賣了,沒有再堅持價格”。

有人去年便開始著手賣房,經曆幾次市場起伏後,終于趁著今年春節後的行情順利賣出,雖然價格較去年小陽春高點有所折讓。現實冷暖不一,有業主順利出手,也有業主無奈表示“小區同戶型30多套,根本賣不動,只能走降價路線。”

購房者也在政策松綁之際糾結,是趁市場盤整“殺價”入場,還是考慮到高企的二手房存量,等待價格繼續下滑?這並沒有一個標准答案。去年以來,北京二手房市場已然經曆多次“以價換量”,房源要想順利成交,降價幾乎是難逃之路。

“小陽春”能否到來?

一個個業主賣房故事背後,二手房市場到底怎樣了?

春節前,一線城市均對限購政策進行了松綁:房貸利率下調、重點城市限購松綁、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以北京爲例,年初便有業內分析認爲,北京二手房火熱的基礎線是住宅單月成交1.5萬套,但市場推動主要依賴學區房需求,過了4月需求就會下降。2023年“小陽春”很大程度上是學區房和前期積壓的需求釋放,2024年市場成交高點也可能出現在3-4月。

據中原地産統計,3月2日-3日周末兩日,北京二手房合計成交量約在1700套,相比上個周末1100套明顯上漲,較春節前的周末成交量也普遍多了200-300套。而在剛剛過去的9日、10日周末兩日,北京二手房成交合計達到2100套,10日接近1200套。

“一線城市限購松綁效應繼續釋放,從中原報價指數看,一線城市繼續普遍回升,整體來說,2024年的小陽春真的在路上了,雖然比往年晚一點,熱度低一點,但只要有政策,最近市場會有一波行情。”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爲。

他表示,每年3月“樓市小陽春”出現的原因有三點,一是上年冬季不便外出,春節假期購房需求被壓抑,節後釋放了出來;二是各種金融或樓市調控政策影響;第三是學區房交易熱,一般5月前落戶當年就可在相關學區就學,由此拉動了三月四月的市場成交。

不過,鑒于樓市還在見底調整,二手房市場降價普遍,購房者信心恢複需要時間,業內對今年“小陽春”的力度並不抱太大希望。“小陽春大概率是會有的,但可能是最弱的一次小陽春,往年3月市場成交量會是1月份的翻倍,2024年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張大偉認爲。

其他一線城市的情況也是如此。今年2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均價爲每平方米38633元,較上月下降了9%;受春節假期因素影響,成交量爲6800套,較上月減少59%。

但進入3月以來,市場情況有所好轉。上海房地産中心交易數據顯示,3月1日-3月8日上海每日二手房成交量在478套至676套之間,日均成交量爲571.5套,是2月同期日均成交量(250套)的2倍以上。

每年3月和4月,都是上海樓市的傳統旺季,“金三銀四”甚少在上海樓市缺席,加上如今政策不斷刺激加碼,今年會再次出現回溫走勢嗎?

“成交的確在回升,但是速度比以往慢一點。”上海中原地産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以往春節兩周後可以回到正常水平甚至更高,現在是節後三周才達到較高水平。“小陽春行情肯定會出來,但是不一定能達到以往水平,升溫遲了一周,說明市場還是挺猶豫的。”

深圳方面,據深圳市房地産中介協會統計,2024年第9周全市二手房(含自助)錄得1085套,環比增長14.1%。政策效應還在持續發力,二手房周成交量突破千套關口。“這一數據表明,在傳統3月小陽春的勢能下,深圳二手房市場呈現出強勁的複蘇態勢。”

“當前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市場預期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將持續放寬。這對穩定市場信心起到了積極作用,使得市場在成交量上已經築底並開始進入修複期。”深房中協稱。廣州房地産中介協會近期也表示,當地二手樓市活躍度上升趨勢明顯。

業內期待政策空間打開

不僅是北上廣深,多地二手房成交正在環比回溫。

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第10周(3.4-3.10),重點10城二手住宅成交量爲14463套,環比上漲11.23%,同比下降35.9%。相較新房而言,二手房成交更具穩健特征,成交量已現環比“三連升”,同比降幅連續小幅收窄。

“雖然二手房整體複蘇速度相對較慢,但具備持續性回升的趨勢及潛能。”上述機構表示,對于二手房後續走勢維持穩步回升的預判,下周二手房成交量有望恢複至節前水平。

二手房市場微幅回溫,新房市場是否值得期待?

據克而瑞調研報告,3月28個重點城市預計新增商品住宅供應面積748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24%,同比下降60%。基于供應放量,成交有望修複,預期環比持增,但是考量到去年高基數原因,同比或將延續降勢,部分城市或將出現局部“小陽春”。

克而瑞認爲,不同城市分化行情預期還將延續,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深圳、廈門等核心一二線城市,因政策利好、疊加適銷對路改善産品入市,成交預期會迎來一波放量。

對此克而瑞點評稱,減少限制性措施,一方面意味著今年一線調控趨松、二三線全面放開的總趨勢不會變,北上廣深杭蓉等城市“四限”均有再松綁空間;另一方面,信貸、財稅等方面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支持居民購房。

此外,降准、降息仍有空間,2月降准和超預期幅度降息體現貨幣政策靠前發力特征,在經濟增長、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等訴求下,年內降准降息仍然可期;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望接續發力;居民住房信貸政策仍有優化調整空間,譬如對多孩家庭、已購住房用于租賃的,相應放寬購房貸款套數認定標准等。

中指研究院表示,2024年,預計更多城市將結合自身情況及時優化調整相關政策,一線城市或繼續優化限購政策,二線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制性政策,核心城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等政策依然具備空間;同時在供給端,對項目價格端的限制亦有望優化,以滿足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加快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

每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涉房內容都是這一年房地産市場的風向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重要信息是,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産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3月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從理念、機制、抓落實上公開闡述了如何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倪虹表示,在理念上,要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住房需求,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努力讓人民群衆住上好房子。在機制上,一是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制,以及完善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而在落實上,有兩個重點,一是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二是下力氣建設好房子。

“希望現在的房地産企業看到,今後拼的是高質量,拼的是新科技,拼的是好服務。誰能抓住機遇、轉型發展,誰能爲群衆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能有市場,誰就能有發展,誰就能有未來。”倪虹說。

在房地産發展新模式指導下,業內對于今後房地産市場的走向似乎更加清晰。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爲,房地産新發展模式關鍵是打造“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其次是探索打造好房子;此外,還要完善商品房基礎性制度,包括供地制度、開發制度、銷售制度、交付和保養等。

何田也表示,住建部日前提出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加快“人、房、地、錢”要素聯動,這是行業發展的根本。此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這將成爲2024年乃至更長時間房地産政策的重要方向,尤其是首次提出改善需求的多樣化,這個想象空間還是很大的。總而言之,隨著房地産發展新模式的逐步建立,房地産行業也必將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微信公衆號“財智頭條”綜合自: 第一財經、每日經濟新聞、新京報、證券日報等)

編輯:白靜

校對:風華

審核:龔紫陌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