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低谷終破繭攜程同程途牛年報大比拼誰才是旅遊複蘇“領頭羊”?

電商中心曹叔 2024-04-16 09:54:19

2023年,隨著國民旅遊需求的全面釋放,假期出遊熱潮湧現,旅遊經濟呈現迅猛回暖態勢,國內各大在線旅遊平台(OTA)紛紛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年度成績單。

出品丨網經社

作者丨十九

審稿丨雲馬

一、旅遊經濟“熱辣滾燙” 三家營收快速增長

2023年旅遊市場的複蘇情況可謂強勁而顯著,隨著國內疫情的得到有效控制,國民的旅遊需求得到了充分釋放,假期出遊趨勢尤爲明顯,旅遊經濟呈現出加速回暖的態勢。從清明假期到五一假期,再到國慶黃金周,各大景區人頭攢動,熱門旅遊城市更是一票難求。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數據,這一年國內出遊人次高達48.9億,較上年飙升93.3%,同時,全年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也達到了驚人的49133億元,實現了140.3%的顯著增長。

2023全年,攜程淨營業收入爲445億元,同比增長122.12%。其中,住宿預訂營業收入爲173億元,交通票務營業收入爲184億元,旅遊度假業務營業收入爲31億元,商旅管理業務營業收入爲2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3%、123%、294%、109%。

2023年,同程旅行實現收入118.96億元,同比增長80.7%,較2019年增長60.7%,創下曆史新高。從業務板塊來看,住宿業務收入39億,同比增長61.5%,相較2019同期增長65.4%;交通業務收入60.3億,同比增長78.5%,相較2019同期增長33.5%。

2023年全年,途牛淨收入錄得4.41億元,同比增長140.3%。分業務來看,打包旅遊産品的收入恢複,該業務錄得3.334億元,同比增幅達374%,占總收入的75%左右;其他收入爲1.079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同比下降4.8%。

網經社電子商務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表示,從營收規模來看,攜程無疑是三家中的佼佼者。攜程的年度總營收達到了445億元,各個業務板塊都實現了顯著的收入增長。同程旅行在營收規模上雖然不及攜程,但也實現了穩健的增長。

相比之下,途牛的業績則顯得有些黯淡。雖然途牛也實現了營收的同比增長,但絕對數值相對較小。途牛主要聚焦于跟團遊市場,但近年來跟團遊市場競爭激烈,用戶需求也在發生變化,途牛面臨著較大的市場壓力。相比之下,攜程和同程的業務結構更爲全面,涵蓋了機票、酒店、門票、出境遊等多個領域,這種多元化的業務布局使得它們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二、攜程淨利潤飙升6倍領跑 同程逆襲 途牛減虧

2023年,攜程實現淨利潤99億元,相較2022年1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倍。2023年,攜程的利潤實現顯著增長,其背後的關鍵因素是收入和毛利的雙倍增長,同時營業費用的增長卻保持相對較低的水平。

具體來說,在2023年的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攜程在産品研發上的投入分別爲29億元和121億元,同比增長了39%和45%。盡管研發投入有所增長,但其在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卻有所降低。2023年全年,産品研發費用占淨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爲27%,相較于2022年的41.6%有了明顯的下降。

2023年同程旅行淨利潤15.6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64億元,業績大幅好轉。而經調整淨利潤爲21.99億元,同比增長240.3%;經調整淨利潤率由2022年的9.8%提升至18.5%,快接近2019年的20.9%的水平。

途牛2023年錄得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爲9930萬元,同比2022年虧損大幅收窄近48%,爲上市以來虧損額度最小的一年。此外,非美國會計准則的淨利潤錄得5080萬元,創上市以來新高,同時也是疫情以來該指標首次實現盈利。

綜合對比三家公司的淨利潤情況,可以看出攜程在旅遊市場的表現最爲亮眼,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爲其帶來了豐厚的利潤。陳禮騰表示,攜程2023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6倍,達到了99億元。這一成績體現了攜程在旅遊市場的領先地位,也彰顯了其高效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

同程旅行在2023年也實現了業績的大幅好轉,淨利潤從上年同期的虧損轉爲盈利,達到15.66億元。反映同程旅行在旅遊市場的強勁表現,也展示了其通過優化業務結構和提升運營效率,實現了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

相比之下,途牛雖然在2023年仍然錄得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但虧損額度同比大幅收窄近48%,爲上市以來虧損額度最小的一年。此外,其非美國會計准則的淨利潤更是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高,實現了疫情以來的首次盈利。這表明途牛在面臨市場壓力和競爭挑戰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轉型和突破,努力提升盈利能力。

三、美團狂飙突進 抖音攪局 新一輪“爭霸戰”打響

根據交銀國際發布報告,預測2023年攜程、同程、美團、飛豬將分別占據57%、13%、15%、6%的市場份額,抖音將進一步上升至4%,而途牛在這場競爭中似乎顯得稍顯黯淡,未被單獨列出。

對于OTA平台而言,體量較大的競爭者仍然是美團。美團自2017年啓動旅遊休閑業務平台以來,經過七年的迅猛發展,其業務規模已不容小觑。財報數據顯示,美團酒店及旅遊業務交易同比增長100%。而2022年全年美團到店酒旅的營收約爲319億元,按2023年本地商業營收增長29%的增長率計算,則美團2023年到店酒旅營收約爲410億元。而攜程2023年總營收約爲445億,接近攜程。

在這場競爭中,各大OTA平台都在積極尋求差異化發展,力圖通過提供獨特的産品和服務來吸引消費者。攜程作爲國內領先的在線旅遊平台,其在機票、酒店、度假産品等領域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能夠爲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旅遊服務。同程則注重在細分領域發力,如短途遊、周邊遊等,通過精准定位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飛豬則依托阿裏巴巴集團的強大背景,在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能夠爲消費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旅遊體驗。

然而,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的崛起,旅遊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抖音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將旅遊産品和服務以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給消費者,從而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的關注。雖然目前抖音在旅遊市場的份額相對較小,但其增長勢頭強勁,未來可能成爲旅遊行業的一股重要力量。

陳禮騰認爲,短視頻社交平台多屬于被動式消費,通過博主推薦形式刺激用戶去打卡,提升用戶的旅遊消費頻次;而OTA則是用戶主動式消費,供應鏈優勢強,整體的旅遊服務體系更完善。

根據“電訴寶”2024年Q1受理的在線旅遊領域用戶有效投訴顯示,依據投訴量排行依次爲飛豬、去哪兒、走著瞧旅行、聯聯周邊遊、攜程、同程旅行、俠侶親子遊、高鐵管家、騎驢遊。此外,此前也曾收到過美團酒旅方面的投訴。

陳禮騰指出,高發展對在線旅遊平台提出更高要求,市場需求更加多元,新的趨勢和機會正在形成。實現旅遊産品升級成爲行業發展必然選擇。複蘇階段,對OTA平台而言是一個重要拐點與窗口期。如何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打開新局面,既檢驗各家平台內功修煉成果,也考驗各平台對于行業發展脈絡的把握以及用戶需求的洞察。

0 阅读:0

電商中心曹叔

簡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電商行業意見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