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在團風一帶活動頻繁

湖北日報視頻 2024-04-07 09:30:43

紅外相機拍下的白冠長尾雉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董淑健 通訊員付俊 夏少兵)4月6日,黃岡師範學院大別山動植物多樣性與保護團隊對外宣布,該團隊經過3個多月的專項調查,在團風縣方高坪、淋山河等8個鄉鎮,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活動頻繁,生存迹象明顯。

據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冠長尾雉是中國特有鳥種,是雞形目雉科長尾雉屬的鳥類。它喜在常綠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喬木林中棲息、隱蔽和覓食,取食鱗翅目昆蟲的幼蟲、蟲卵,對抑制森林蟲害,維護生態平衡有重要作用。其優雅的體形、豔麗獨特的羽色,極具觀賞價值。其尾羽被稱爲“雉雞翎”,是傳統天然工藝品,尤其是色彩豔麗的中央尾羽,常被用來制作京劇演員的頭飾,也是影視作品中“山大王”的標配。

爲全面了解團風縣白冠長尾雉的棲息環境變化與種群活動情況,更好地開展白冠長尾雉保護工作,2024年1月至3月,團風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團風縣林業發展中心聯合黃岡師範學院大別山動植物多樣性與保護團隊開展團風縣白冠長尾雉專項調查工作。

期間,黃岡師範學院大別山動植物多樣性與保護團隊付俊、方元平、張家亮等專家,對團風縣淋山河、方高坪、賈廟、杜皮、馬曹廟、回龍山、但店、總路咀等鄉鎮的60余個村莊進行深入走訪調查,獲得大量的白冠長尾雉目擊信息,收集到白冠長尾雉尾羽數根,加上監控視頻多次拍到的鏡頭,基本掌握了白冠長尾雉在團風縣的分布範圍。

4月初,通過分析回收的109台紅外相機監測數據,對白冠長尾雉的生活習性、棲息環境、種群數量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爲白冠長尾雉的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團風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趙震表示,下一步,團風縣將加大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力度,多措並舉保護生態安全,營造全民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氛圍。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爲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