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費再漲7.2%!中國不惹事絕不怕事,美武力訛詐落空,菲風向變了

排頭縱橫 2024-03-09 15:31:35

根據財政部3月5日公布的最新消息,2024年中國的年度軍費預算將達到1萬6655.4億元,與2023年相比提升7.2%。中國漲軍費的節奏,如果要用一個詞總結,那就是“小步快跑”。2022年中國軍費預算增幅達7.1%,2023年和今年持平。

說小步,是因爲這個數字放在全球來看並不突出。舉例來說,法國2024財年的軍費預算增幅是7.5%,日本今年防衛預算的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16.5%。相比之下,中國軍費增速已經連續9年保持在個位數增長,節奏非常之穩。

而且,即使每年都漲軍費,但是中國軍費開支占總預算的水平一直穩定保持在1.5%以下,不但低于美國,甚至低于美國絕大部分的北約盟友。說快跑,是因爲中國的經濟規模總量大,而且人民幣購買力極強,即使軍費占比不到1.5%也足夠花小錢辦大事。這種能力,是一個咖啡杯就要報1280美元的美軍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

解放軍

這也就是爲什麽,明明中國軍費從數字上來看並不突出,但是每次只要軍費一漲,美國都會換著花樣的跳腳。2023年的時候,因爲實在找不到角度挑刺,BBC之流甚至發明了用GDP漲幅對比軍費漲幅,以此證明中國“窮兵黩武”的論調。

如今,美國的好盟友日本,其所謂“自衛隊”的預算都是GDP漲幅的十幾倍了,倒是看不見這群人“針砭時弊”了。中國軍費這種“小步快跑” 的漲法,其實恰恰是最健康的。一來,這證明中國對自身的軍力建設有著清晰的、長遠的規劃。

雖然近些年來外部環境明顯越來越亂,但中國人心中自有一杆秤,既不會固步自封,也不會草木皆兵。二來,則是清晰的對外釋放訊號,中國雖然講究與人爲善,但在面對一些把“弱肉強食”當作外交信條的國家時,也有“亮劍”的資本。

國防部發言人

有一句話說的好,手中無劍和手中有劍而不用是兩碼事。美西方雖然滿口仁義道德,但無論是從俄烏沖突還是巴以沖突,乃至更早的轟炸南斯拉夫的慘案,都指向一個事實,那就是這群“海盜”主導的國際秩序,本質依然還是叢林法則。棄劍如遺的下場是什麽樣的,看看如今的烏克蘭就知道了。

曆史上,中國也是被西方武力訛詐的最大“苦主”之一,流著血淚的近代史不用細說,就說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就至少三次對中國上演核訛詐。朝鮮戰爭爆發後,從美國“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到當時的總統杜魯門,都不止一次叫囂對中國使用原子彈;

金門炮戰打響之後,美國空軍又提出,要在廈門“投下與廣島同當量的原子彈”,並對解放軍空軍全面發動“核打擊”。後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完成爆炸實驗前夕,美國又試圖策動蘇聯,一起使用戰術核武器“選擇性打擊”中國境內目標,最後是因爲蘇聯方面不同意,這個計劃才最終擱置了。

美國核武器

對外開放之後,美國認爲能夠“和平演變”中國,類似的論調才逐漸被排除在主流視野之外。但是,近幾年隨著中美在經濟、政治、軍事領域的博弈日趨激烈,對中國揮動“大棒”的論調又開始在美國登堂入室。

拜登在上台前曾經一度放風,稱上台後將會考慮調整美國的核政策,納入“禁止先發使用核武器”的內容。但上任之後,他的態度180大轉彎,不但沿襲了美國核武器的先發傳統,而且還在把美國動用核武器的條件模糊的概括爲遇到“極端情況”即可“先發制人”。

總結來說,即使面對的是非核戰略威脅,即使感到威脅的並非美國,而只是它的“同盟與夥伴”,美國依然會把核打擊這個選項放在桌面上。說白了,美國不肯放棄核訛詐這個工具。

拜登

而美國核訛詐的重點對象依然是中國。去年,美國議員格雷厄姆就公然叫囂,美國應該用核潛艇搭載核彈頭來“封鎖”中國大陸,阻止兩岸統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不久之前甚至扯下了自由民主的遮羞布,公開宣揚“餐桌論”。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有計劃的穩步提升軍力,再正常不過。美國這幾年頻繁的想要拉中國上核軍控談判桌,2月底在五核國專家級會談還舊事重提,就是想要削減中國的核力量,確保自己手中核訛詐這張牌的含金量。

但中國從來沒有上當過,軍控司司長一句“最大核武庫國家應履行優先責任”,把美國的壞水全都灌回了它的肚子裏。中國軍費穩步提升,不但能夠把美國摁在椅子上,防止這個日益不穩定的霸權主義國家“掀桌”,而且還能有效的震懾周邊宵小、維持區域穩定。

中美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菲律賓。從過去一年多和小馬科斯政府打交道的經曆可以看出,對于有些“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國家,好聲好氣的溝通是沒有用的,只有亮出拳頭,才能讓對方在說話前過過腦子。

小馬科斯在上任之初曾經釋放過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的訊號,但過去一年,他明顯已經成爲美國在南海地區的“代理人”。對于這種身家性命都被美國捏在手裏的領導人,中國只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戰略定力”,不會輕易被美國拖入沖突的泥潭裏。

打比方來說,過去一年菲律賓在黃岩島、仁愛礁附近頻繁發起挑釁,但中國只是出動了海警力量,就讓菲律賓的所有嘗試都化爲烏有。如果中國沒有提前建設這樣一支強大的執法力量,那面對挑釁就只剩下兩個選擇,一個是讓解放軍出馬,一個是捏著鼻子忍了。

小馬科斯

前者會給美西方升級局勢的口實,後者會讓周邊其他蠢蠢欲動的國家得寸進尺。中國的未雨綢缪,成功的把自己從這種可能的兩難境地中解救了出來,也把東南亞這個三洲兩洋交彙之地,從中東2.0的命運中解脫了出來。

當前,除了菲律賓之外,東南亞國家都在越來越靠近中國。馬來西亞領導人在本周召開的澳大利亞-東盟峰會期間,連續兩次重申,美西方不應把他們對中國的敵意強加給其他國家,東南亞國家不吃這一套。

在東盟國家群情激奮的情況下,即使是小馬科斯也不敢再繼續“犯衆怒”,匆忙站出來給局勢降溫,表示菲律賓曆史上就有“中國基因”,希望南海能“恢複和睦”。菲律賓有沒有中國基因不知道,但看這副反複橫跳、前倨後恭的嘴臉,有不少美國基因倒是真的。

1 阅读:1554
评论列表
  • 2024-03-09 22:40

    看著1.666萬億很多光支付軍人工資,還有專業的錢占了一半多。中國300多萬現役軍人,平均養一個軍人30萬吧。算算多少錢。還有退休的那些軍官。

  • 2024-03-09 22:09

    我認爲,美國現今最想捏造事端與我中國開戰,然後擴大戰爭用核武器幹垮我大中國,但又懼怕俄羅斯的龐大核武器庫開轟美國而得不償失。這就有拜登教唆北約(歐洲國家)發動戰爭先打俄羅斯搞掉俄羅斯的核武庫的戰略;這就有特朗普一心巴結俄羅斯全力對付中國的戰略。

  • 2024-03-09 17:49

    侵略成性

  • 2024-03-09 16:44

    太少了,加多10倍

  • 2024-03-09 18:53

    小日本比例那麽高,准備幹啥?西方從來都是選擇性挑刺!

  • 2024-03-09 18:20

    軍費增幅太少,要加大投入高、精、尖武器的研究,這樣才有能力斬斷霸權國家的長臂。

  • 2024-03-10 00:44

    才漲7.2%!太少了!應該是要72才行,加強國防軍備,才能保祖國一世平安!

  • 2024-03-09 19:47

    搞個國防捐賬號,我賺錢了就捐點

  • 2024-03-09 16:17

    軍事科技研發永遠不能停止

  • 2024-03-09 18:48

    中國軍費應漲到GDP的3%以上,才能確保國防安全

  • 2024-03-09 16:04

    就兩千億美元,應該兩萬億美元/十五萬億人民幣才合理[思考]

排頭縱橫

簡介:追蹤熱點事件,聚焦國際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