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預防疾病從疫苗接種開始

中原網 2024-04-26 09:35:13

中原網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紅) 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共同行動 接種疫苗 爲全生命周期護航”。當日,省、市衛健部門聯合舉行系列科普宣傳活動:兒童出生後應當按照國家免疫程序進行全程疫苗接種,提高孩子免疫力,預防感染發生。

適齡兒童必須接種免疫規劃疫苗

接種疫苗是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預防接種,對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非常重要。數據顯示,40多年來,我省共爲適齡兒童免費接種免疫規劃疫苗近10億劑次,爲兒童築起了一道堅實的健康屏障。

據省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在不同年齡段,推薦接種的疫苗種類也不盡相同。具體來說,國家規定必須接種的疫苗,通稱爲免疫規劃疫苗,就是一類疫苗。這也是兒童入學前需要完成接種的疫苗。

具體來說,兒童必須接種的免疫規劃疫苗(免費疫苗)有11種,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滅活疫苗、脊灰減毒活疫苗(脊髓灰質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風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A群流腦疫苗、A群C群流腦多糖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這些疫苗可以預防乙肝、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等12種疾病。家長應當按照疫苗接種要求帶適齡兒童到接種門診免費接種。

除了上述疫苗,兒童還可以根據需要自費、自願接種非免疫規劃疫苗。這類自費並且自願接種的疫苗,統稱爲非免疫規劃疫苗,也就是二類疫苗。通常包括: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結合疫苗、水痘減毒活疫苗、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手足口疫苗)、HPV疫苗等。由于二類疫苗種類較多,具體種類及接種程序可以咨詢當地疫苗接種機構。

不同人群可按需選擇疫苗

不同類型的疫苗,適合不同人群。除了兒童必須接種的免疫規劃疫苗,兒童還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手足口疫苗等非免疫規劃疫苗(收費疫苗),用來預防流感和手足口等疾病。成年人社會活動較複雜,容易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多種傳染病,通過共用生活用品的方式傳染給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因而建議接種流感疫苗、甲肝疫苗。

女性如果在孕期感染風疹,可能導致胎兒患上先天性風疹綜合征,造成流産、胎兒先天性畸形等不可挽回的後果;99.7%的宮頸癌與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有關,因此建議女性應接種麻腮風疫苗、HPV疫苗等。

此外,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肺炎後易出現嚴重並發症,因而建議接種流感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帶狀疱疹,主要症狀是神經痛及皮疹,發病時像火燒、電擊一樣,疼痛難忍。接種疫苗是預防帶狀疱疹發病最有效的方式,推薦50歲及以上的人群接種帶狀疱疹疫苗。

專家建議,預防接種不僅保障兒童健康成長,更關乎每一個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行動。從長至幼,生命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需要關注疫苗接種,爲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接種疫苗後應現場留觀30分鍾

據介紹,疫苗接種途徑通常爲口服、皮下注射、皮內注射、肌內注射等,其中注射部位通常爲上臂外側三角肌處和大腿前外側中部。當多種疫苗同時注射接種(包括肌內、皮下和皮內注射)時,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別接種,卡介苗選擇上臂。需要提醒的是,含有發熱、急性感染時,患有心、腎、肝和神經系統疾病及活動性結核病未治愈前,以及正在食用類固醇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以及存在疫苗禁忌症、上次注射疫苗有嚴重過敏史者,都應暫緩接種。

專家建議,疫苗的安全性要求和標准極高。一些人因自身原因和疫苗特性等,接種後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但通常爲發熱、局部紅腫、疼痛等一般反應,異常反應如急性嚴重過敏反應等罕見發生。因此,接種疫苗時,留在現場觀察30分鍾後方可離開,以便觀察接種後極少見的不良反應。接種後數小時至24小時左右,注射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熱、痛或發熱、頭痛,偶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應多喝水和充足的休息,這些反應一般在2~3天內會自行消退,不需要作特殊處理。如果發生異常的過敏或暈厥、休克等反應,或局部紅腫繼續擴大,高熱持續不退,均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