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锂企回應美國關稅之爭:美國自損其鏈全球市場重洗牌

新京報貝殼財經 2024-05-16 22:40:26

在美國宣布對我國部分商品加征關稅後,中國嚴正抗議。

5月14日,美方發布對華加征301關稅四年期複審結果,宣布在原有對華301關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關稅。就這一情況,“堅決反對”是商務部和外交部的共同表態。

記者注意到,在美國提到的7個行業中,電動汽車、锂電池、電池零部件和關鍵礦産均在列,可以說中國電動車産業鏈幾乎被覆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加征關稅,這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只能傷害行業,傷害企業,對全球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向電動化轉型是非常不利的。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美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迄今爲止更需要海外市場支撐。比如電池所需的采礦、提煉和零部件制造大多依靠中國市場。

“現在美國很多車企被迫調整自己的電池供應鏈結構,導致造車成本上升。即便有聯邦稅費抵免,據美國媒體計算,美國車企每賣出一輛5萬美元的電動車,就要虧損6000美元。”

成本上揚,美國汽車産業鏈“反受其害”

對于美國進一步提高部分對華産品加征的301關稅,商務部表示,美國這是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美方一意孤行,一錯再錯。中方堅決反對並嚴正交涉。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對華加征關稅措施。中方將采取堅決措施,捍衛自身權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一貫反對違反世貿規則單方面加征關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美國以“公平競爭”爲借口搞保護主義,踐踏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是赤裸裸的霸淩霸道。

中國工商界也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中國貿促會表示,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代表中國工商界呼籲美方切實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立即取消對華加征關稅措施,鼓勵中美工商界加強互信與合作,共同維護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快推動世界經濟複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被加征關稅的不僅有新能源汽車,還有锂電池。也正因如此,受到此次關稅調整影響更多的是美國汽車産業鏈和美國消費者。

汪文斌指出,據穆迪公司推算,美國消費者承擔了加征對華關稅92%的成本,美國家庭每年增加開支1300美元,美方的保護主義舉措也將對全球産供鏈的安全穩定造成更大破壞。

對于美國加征關稅,瑞典首相克裏斯特松公開表示,他反對用懲罰性的關稅解決貿易爭端。“就加征關稅一事,我們一致認爲這是個壞主意”。

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西方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有一半是由西方制造商自己生産的。朔爾茨還提到:“歐美汽車制造商在中國出售汽車,還在市場上取得了成功,我們需要記住這一點。”

章弘表示,中國車企的上下遊産業鏈基本不會受到美國關稅壁壘的影響。

就上述事宜,記者采訪多家锂電池企業,目前暫未獲得官方回應。但有锂電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加征關稅對企業影響不大。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股東合夥人孫連才也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美國增加關稅將有助于推動車企加快技術研發和生産模式的轉變。此外,這也將加速汽車産業的全球化競爭格局,使市場更加開放和透明。

他提到,這一舉措也將促使各國政府加強貿易合作和政策協調,以促進全球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

律師稱美國301法案已脫離世貿組織多邊限制

律師稱美國301條措施脫離世貿組織多邊框架

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江家喜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美國基于其《1974貿易法》第301條向中國大量産品征收的特殊關稅,可能繼續和擴展到更多原産自中國的産品。近日美國貿易代表(USTR)辦公室發表聲明,表示他們已經完成2018以來特朗普政府開始的301條特別關稅措施法定“四年複審”,准備繼續該措施,並將其擴展到原産自中國的光伏産品、電動車、電池組件、注射器、針頭、醫用手套等産品。

江家喜曾出任中國商務部世貿組織(WTO)多回合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規則談判專家顧問。他介紹稱,從世貿組織規則來看,美國對中國采取的301條措施既是超越多邊框架的單邊措施,又針對特定國家,很難通過WTO規則審查。實際上,中國政府在特朗普政府采取此項301條措施時,已經將其狀告到WTO,而且WTO的專家組也已經宣布美國此項301措施違反WTO規則。

但問題是,美國自奧巴馬政府以來,一直在處心積慮癱瘓WTO爭端解決制度的上訴機構。美國通過一票否決新上訴法官的任命,導致WTO上訴機構已經沒有上訴法官能組庭審理案件。這樣,美國即使在WTO爭端解決的專家組階段(一審)敗訴,也可以通過提起上訴,使得案件無法得到終審裁決。

從曆史角度上看,美國的301條比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則存在時間更長。在1995年世貿組織規則全面生效後,美國的有關權利和關注基本上都已經得到了WTO規則的調整,WTO的爭端解決機制也可以使得美國的任何貿易壁壘、不公平管制措施、知識産權不充分保護等投訴得到救濟渠道。

如今美國不顧WTO有關規則,繼續使用其已經過時的301條規定,繼續采取301條措施,實際上已經脫離多邊規則框架,等于在發動和進行超越WTO規則的“貿易戰”。

相比于301條、232條等措施,江家喜認爲,“兩反一保”(即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屬于多邊規則內的行爲,是WTO允許的,是有法定流程的,其對雙邊和多邊貿易的沖擊是有限度的,不能叫作“貿易戰”。多邊規則框架內的問題可以通過個體企業積極應訴解決;但是301條這種超越規則的“貿易戰”,恐怕只能通過雙邊協商或政治途徑解決。

我國躍升成爲最大汽車出口國 對美國市場依存度有限

如今,已有大量投資者湧入互動平台詢問公司是否會受到影響。記者梳理發現,盡管我國已是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但對美國市場的依存度並不高。去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前十名的國家中並未見美國身影。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超過500萬輛,成爲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其中,2023年上汽海外銷量達到120.8萬輛,同比增長18.8%。是唯一一家海外銷量突破百萬輛的中國汽車企業。緊隨其後的奇瑞集團去年出口汽車93.71萬輛,同比增長101.1%。比亞迪的出口量達到24.3萬輛,同比增長337%。

我國曾有多家車企有過美國出口計劃。

早在2015年,一批上汽通用SUV裝船啓程發運,標志著我國合資汽車企業第一次實現向美國本土市場反向出口汽車,這批出口汽車,成了上汽第一批産自中國、銷售在美國的別克品牌汽車。

時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郁俊曾在2018年表示,廣汽從2016年開始各項准備,2017年年初明確廣汽傳祺會于2019年下半年進入美國市場,“在廣汽傳祺的國際化戰略中,進軍美國市場是最重要的一步。”

2021年12月,上汽大通宣布將正式出口北美市場,進一步拓展其國際化版圖。企業表示,此舉將是上汽大通推進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落子,更爲品牌全面搶占美洲市場撬開關鍵“突破口”。

但是,多家車企出口美國計劃可能生變。2018年7月,美國就宣布對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進口關稅。今年3月,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公開表示,廣汽集團正在做進入美國的准備,待美國對中國産車輛加征的關稅恢複正常,就重新考慮。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汽車企業高管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國內乘用車基本沒有出口美國,對當下的實際出口基本沒有影響。但此事可能會有連鎖效應,需要小心其他國家的效仿。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表示,當關稅從25%提高到100%後,車企需要爲進口的零部件和整車支付更高的關稅,這將直接反映在産品的最終售價上。

章弘表示,增加關稅前,美國人民可以買兩輛車的錢,現在只夠買一輛車了,售價高出一倍,選擇中國新能源車的潛在客戶確實可能減少。

不過章弘也強調,中國車企從數年前開始就不會將美國作爲出口國的首選,更不會依賴美國市場,因此此次的影響有限。

2023年我國整車出口市場排名 數據來源:中汽協

中汽協數據也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前十的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墨西哥、比利時、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英國、菲律賓、泰國、阿聯酋和西班牙。美國未能進入前十。

作爲産業鏈企業,億緯锂能也表示,公司目前沒有直接出口美國的産品,新關稅政策對公司沒有影響;非動力電池部分,新關稅自2026年開始加征,公司已提前布局馬來西亞工廠,規劃了消費電池和儲能電池産能,預計在2026年可以支持美國當地客戶的交付。億緯锂能稱,公司認爲具備海外工廠和産能,從降低關稅影響角度,能夠增強産品競爭力。

2023年12月我國整車出口市場排名 數據來源:中汽協

發力北美以外市場 中國車企走向墨西哥

對于企業的應對措施,章弘認爲,我國目前在美國沒有主機廠生産基地,無須轉移。生産廠家無論在哪裏,降本增效都是生産企業運營之必須,應該不受美國增加關稅的影響。

他表示,迄今爲止,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依靠的是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目前市場發展日趨成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逐步從政策市場雙輪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而國家也在2022年12月底,停止了補貼。因此,即使面對美國的關稅壁壘,也不會再有中國車企去尋求政府補貼了。

在章弘看來,美國此舉實際上等于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關閉了市場,這對中美經濟貿易交流肯定會産生影響。因此,中國車企若想繼續推進出海計劃,只能選擇在北美以外地區加大力度。

中國車企近些年來基本維持整車出口,市場布局基本都在歐洲、俄羅斯、中亞五國、東南亞、中東北非和中南美,整車生産基本都在泰國、匈牙利和西北歐。

他認爲,未來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出海方式也許會有改變,比如更多地選擇與當地企業合作,進入當地市場。零跑與斯特蘭蒂斯在荷蘭的合作,也許就是一個值得參考的經典案例。

如今,南美市場被不少車企盯上。今年4月,超過3000輛比亞迪汽車搭載滾裝船前往南美巴西等地區。還有消息稱,奇瑞有望在墨西哥建設工廠。

數據顯示,今年4月,MG品牌在墨西哥銷量超過了3000輛,奇瑞和江淮的銷量均超過了2000輛。

洪勇提到,關稅翻倍對汽車産業鏈上下遊都將産生深遠影響。上遊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會面臨訂單減少和利潤下降的壓力,而下遊經銷商和售後服務商可能會面臨庫存積壓和銷售困難的問題。整個産業鏈都需要共同應對這一挑戰,以保持産業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在洪勇看來,這也可能促使其他國家重新審視與美國的貿易關系,並尋求多元化的貿易夥伴。在全球汽車市場日益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這一舉措可能會加速全球汽車産業的重新洗牌和格局變化。

他認爲,從長期來看,美國對華電動車加征關稅的舉措可能會對全球汽車市場格局産生重大影響。中國車企有望加速向海外市場擴張,並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機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白昊天 王琳琳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

1 阅读:611
评论列表
  • 2024-05-17 09:38

    讓美國自損你可是最高興了,隨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