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過生日?沒有蛋糕也不唱生日歌,他們的生日都怎麽慶祝的?

米奇公正評世界 2024-04-20 19:38:53

文:一翺

如今人們過起生日宴,排場方式是一個比一個大,禮物、蛋糕、宴會,還有親朋好友們的祝福都齊聚一堂。

其中小孩子的生日,老人的壽宴,各有各不同的慶祝方式。

其實生日宴並不是只有現代人的專利,在千百年前的古代,古人就已經有了慶生方式。

而且各種各樣的祝福和賀禮更是層出不窮,抓周、壽堂的舉辦足以震驚住很多觀衆們!

古人的生日究竟是怎樣過的?他們又有怎樣的祝賀方式?

古人的生日宴

“生日之禮古人皆無”

在曆史文獻的記載中,南朝之前古人對于生日並沒有什麽概念,所以過生日自然也不存在。

但在古人的心目中,節氣氣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它關乎著時間和作息的變化。

所以節日的出現,對于古人來說是必然的結果,它不光是紀念的象征,也是人們對于環境變化的認知。

“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脍不厭細。食情而錫。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古人對于時節的變化遠比我們想象中理解的透徹,其中在《論語》中就曾描述過古人的生活方式。

什麽時節或是什麽氣候,都應該對應怎樣的生活,其中吃食更是對應了節日。

現在我們對于傳統習俗也有了不一樣的理解,中秋的月餅、端午的粽子等等節日我們都有留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遵守。

而隨著時代社會的改變,生日的概念也逐漸闖入了古人的生活裏面。

其中小孩子的抓周禮、長輩們的壽宴,也都陸陸續續出現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可是除了小孩子和長輩以外,青年人很少有過生日的,因爲在古人的觀念中,年輕人“過壽”是一種不好的寓意,加上古人的壽命並不長,所以只有在上了年紀的時候才會大費周章,慶祝自己的生日。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相比于如今人們對于生日的一年一次,古人更注重的十年一次。

每過十年的時候都會有對應的稱呼,這也表示自己已經成長到了另一個階段,其中在三十而立之前,便是古人的“成年禮”。

古人對于男子有“冠禮之說”,在二十時稱之爲弱冠,而女子在二十歲的時候被稱之爲“桃李之年”。

所以二十歲的生日對于古人來說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古人會大操大辦自己的生日宴會。

其實古人對于生日也有著非常重要的看法,其中剛出生的孩子都帶著家人的關愛和期待,所以無論是抓周禮還是滿月宴,都是爲自己孩子進行祈福或是抱有期待的一個方式。

而且生日雖然是自己的出生日,但也同樣是自己母親經曆“鬼門關”的一個時間。

古人講究百善孝爲先,更何況在資源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女人在進行生産的時候總會格外艱難。

所以古人在過生日的時候,一般都會想起自己的母親,但要是父母不在人世的時候,生日就沒有那麽重要了,畢竟過生就不可避免的會想起自己的父母。

祝賀方式

如今人們的生日有很多慶祝方式,其中吃蛋糕更是成爲了最爲常見的一種。

但是在古代,古人是如何慶祝自己的生日宴會呢?

其實古人的宴會排場也是分場合的,其中在什麽年齡下才能大擺宴席、宴請賓客。

而老人的壽宴是最爲豪華和氣派的,古代的資源和醫療條件比較差,少了年級的長輩將會受到一定的尊重。

所以在古人五六十歲的時候,家裏人都會給長輩們大擺壽宴,呼朋喚友才參加這一喜事。

在古人的觀念中,老人的壽宴是非常喜慶的事情,有長命百歲的征兆,所以各種各樣的賀禮和祝福都層出不窮。

而在統治者階級的眼中,自己的生日宴更是要更加注重。

其中無論是貴族富人,還是掌權者,都會大刀闊斧的舉辦自己的宴會,其中吃喝玩樂更是不可少,熱鬧程度也不必現在差!

統治階級的生日將會對所統治的國家和朝代有一定的影響,很多帝王都會在自己生日這天選擇頒布“大赦天下”,其中稅收或是減刑都是一種方式。

階級層次越高的人,其生日宴的排場和豪華程度也就更加繁華,在地位和財力的支撐下,生日宴已經不再算是單純的一種慶祝方式。

古人的智慧和社會構造並不比我們所想象的簡單,生日宴也是維持自己地位和統治的一種方式。

人們會利用自身的優勢,從而鞏固自身的地位,其中越高階級的人對于生日宴也就越有本質的不同。

而在平民百姓中,生日宴則是樸實無華起來,很多百姓都爲生計所奔波,因此生日宴也不會奢靡或是耗費太多的錢財。

小孩子在過生日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家裏改善一些夥食,讓小孩子們吃上一些好吃的,家裏長輩在過壽的時候,一碗長壽面也成爲了“標配”。

如今人們的生日宴有很多慶祝方式都是由古人所留傳下來,其中抓周禮、滿月宴也是古人們玩剩下的。

而且古人關于遊樂也有屬于自己的小樂趣,其中喝酒助興、飲酒作詩,添彩頭都是古人所獨有的。

在所舉辦的宴會上,古人爲了讓宴會更加有趣嗎,又或者主家想要客人們能夠玩的盡興,宴會自然是越熱鬧越好。

生辰壽誕,古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了解,其中無論是慶祝方式還是過壽時間,都是古人在社會環境下所慢慢形成的觀念。

孩子有孩子的過法,而老人長輩的生日也有不一樣的概念,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日對于古人來說也擁有不同的紀念意義。

無論是從母親盡孝的角度,還是意味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又或者是步入老年成爲別人口中的“長壽之人”。

古人對于生日的理解並不是慶祝節日本身,而是代表自己已經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小結

古代雖然資源技術並不發達,但是無論是吃穿住行,又或者是在一些具有意義的節日上,古人的慶祝方式並不匮乏,甚至有些項目更是我們想都想不到的。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8

米奇公正評世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