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信:被逼自盡後,三個女兒都成爲了皇後!

情懷曆史 2024-04-27 18:55:15

獨孤信(503年~557年),原名獨孤如願,字期彌頭,雲中郡(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人,鮮卑族。獨孤信是西魏、北周時期名將,八柱國之一。公元548年,獨孤信進位柱國大將軍。後西魏改建六官,拜大司馬,這可以說是位極人臣了。

公元557年,北周建立,獨孤信遷太保、大宗伯,進封衛國公。同年,宇文護擅行廢立,獨孤信與趙貴謀劃兵變,最終被逼自盡。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獨孤信不得善終,但是,他所在的家族沒有走向衰落,特別是他的三個女兒,更是分別成爲北周、隋朝以及唐朝的皇後,這促使其被後人稱爲“最強嶽父”。

一、長女獨孤氏

首先,獨孤皇後(?-558年),西魏大司馬獨孤信長女,母親爲郭氏。當時貴族重臣之間相互聯姻,獨孤信的長女嫁給了宇文泰庶出的長子宇文毓。宇文毓很有才華,品德修養也很突出。不過,獨孤氏的丈夫宇文毓,並沒有成爲宇文泰的繼承人。

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臨終前把權力交給了侄兒宇文護。公元557年正月,太師宇文護擁立宇文泰嫡子宇文覺代西魏即天王位,建立北周。當時,獨孤信與趙貴謀劃兵變,結果以失敗而告終。獨孤信死後,妻兒都被流放到了蜀地多年。

公元557年,年少的宇文覺繼承了王位之後,非常不滿堂兄宇文護獨攬權力,于是和李植等人密謀殺死宇文護奪權。這件事被宇文護發覺,于是廢黜了宇文覺,重新立了宇文泰長子宇文毓爲王。正所謂夫貴妻榮,獨孤氏第二年正月也被立爲王後。

獨孤氏剛剛成爲皇後才三個多月,就因病而逝,葬于昭陵。武成元年(559年),宇文毓即皇帝位,追封獨孤氏爲敬皇後。宇文毓去世後,谥號爲明帝,獨孤氏也被加谥爲明敬皇後。

二、四女獨孤氏

元貞皇後,北周權臣獨孤信之女,隋文帝皇後獨孤伽羅之姊,北周明敬皇後獨孤氏之妹。獨孤氏嫁唐國公李昞,生唐高祖李淵和同安長公主。唐高祖武德元年六月六日,已經登基稱帝的李淵,將自己的母親獨孤氏追谥曰元貞皇後。由此,和長女獨孤氏一樣,四女獨孤氏也是去世後才被追封爲皇後的。

此外,根據《舊唐書》等史料的記載,李淵生母獨孤氏一向有羸疾不愈,時常達到了撒手人寰的地步,獨孤氏的媳婦們因爲其性情嚴厲害怕她,全都稱病不來侍奉。只有李淵之妻窦氏晝夜服侍,幾乎不脫衣服鞋襪,動辄一個月。

三、七女獨孤伽羅

和兩位姐姐不同的是,獨孤伽羅是生前就獲得了皇後的位置,而且擁有更高的知名度。

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複姓獨孤,名伽羅,河南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獨孤伽羅是北周大司馬、衛國公獨孤信第七女,其母崔氏出自清河崔氏。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十四歲的獨孤伽羅出嫁大將軍楊忠之子楊堅。在取代北周的過程中,獨孤伽羅堅決支持丈夫楊堅,勸導楊堅早決大計。楊堅代周建隋後,獨孤氏被冊爲皇後。如同之前的宣太後、呂後等人,獨孤皇後也是權力欲很強,積極參與朝政,在宮中被稱爲“二聖”。隋文帝仁壽二年八月甲子(602年9月15日),獨孤皇後崩逝于永安宮,與隋文帝合葬于泰陵。

獨孤伽羅在隋文帝晚年罷黜宰相高颎和罷廢太子楊勇,改立晉王楊廣的問題上,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當然,從後面的結果來看,支持楊廣爲太子,無疑加快了隋朝的滅亡進程。此外,獨孤皇後性嫉忌、生活節儉,故在其生前文帝身邊無內寵,宮中用度極爲簡約,減輕了百姓負擔,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開皇之治”。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