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售殡葬品被央媒批後,南通市長熱線被打爆,商家痛訴,官方回應

豆沙看事 2024-04-02 06:36:52

真沒想到,南通這次被罵上熱搜,竟然是因爲“一張冥幣”。一則“禁止制造銷售冥幣紙錢”的通告,讓衆多南通網友炸了鍋。

隨著央媒怒斥:簡單粗暴、一刀切,當地12345也接到了大量市民投訴電話,但即便如此,當地還是沒有調整政策。

那麽南通禁止銷售紙錢冥幣到底有沒有法律依據?事實可能會讓大家大失所望,因爲這項通告不僅有法律依據,而且還有不少地區已經開始實施了。

3月26日,南通發布了一條通告,沒想到卻引發不少爭議!

1. 根據相關法律,全市禁止銷售冥幣紙錢等用品;

2. 違反規定的,先沒收再處以1到3被的罰款;

3. 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爲的,會由當地公安機關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大富大貴沒有我,大氣汙染全賴我?”

前有四川兩縣因大氣汙染禁止私熏臘肉,後有南通因大氣汙染禁止制造銷售冥幣紙錢,可無論是私熏臘肉還是燃燒紙幣,都是延續了上千年的傳統,但大氣汙染卻是現代才出現的。

所以傳統的風俗怎麽就成了汙染大氣的元凶?寄托哀思怎麽就成了封建迷信?而這也是衆多網友想要得知的答案。

“如果連盡孝的文化都沒了,那麽怎麽還有家的觀念?”、“國家特意放假幾天來緬懷先人,居然被說成這樣?”

“這些部門能不能幹點正經事,怎麽就汙染大氣了?”、“那我清明節放假幹什麽?”、“五千年的文化被說成是汙染大氣?”

“如果這麽說,那麽每天上香的寺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南通人民不答應,爲什麽要禁了幾千年的民俗?”

“紀念先人還成了汙染大氣?那怎麽才不汙染?”、“這下南通又出名了,建議還是多查查食品安全吧”

“個人認爲這沒什麽不妥,因爲這是對先人的追憶,是信仰”

在看到這項通告和老百姓的反饋後,央廣網也進行了發聲,具體有以下幾點:

1. 清明節掃墓祭祖,是流傳已久的緬懷祖先的方式;

2. 焚燒紙幣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與封建迷信沒什麽關系;

3. 如果要禁止焚燒紙幣,可以通過倡導其他綠色環保的方式,而不是這樣缺乏人情味的做法;

4. 城市管理要講究法規,也要尊重傳統習俗,不可“一刀切”。

也就是說,即便是爲了大氣汙染和城市規劃,也不能這樣“一刀切”,更不能把這種方式歸結爲“封建迷信”,這對于已經如此祭祀千年的人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因此在通告發出後,當地不少市民都撥打了政府服務熱線進行投訴,覺得這種方式很不合理。對此,工作人員也已經將大家的意見反饋給相關部門,但暫時這項政策並未調整。

不過隨著事件被熱議,當地民政局的有關負責人也進行了回應,覺得當地老百姓是沒有理解明白這項通告,這項通告和大家慎終追遠沒有什麽聯系。

他們是從市場行爲強調禁止制造和銷售,但卻沒說禁止使用。

也就是說,他們是禁止制造和銷售冥幣紙錢,並不是禁止老百姓焚燒,既然如此,整個南通市都沒有制造和銷售了,大家又該如何悼念?還要去外地買嗎?那麽那些從事殡葬行業的商家又該如何?

爲此,每日經濟新聞的記者特地去采訪了當地的商家,一位姓任的老板表示:他已經從事這個行業六七年了,如果這個禁令真的實施了,那麽不止是他,還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失業。

另一位張老板也進行了怒斥:“不讓弄了,我們又能怎麽辦?”

雖然老百姓一直在打市場熱線進行投訴,商家也是怨聲載道,但截止到發稿前,相關政策還沒有調整,還是以公布的內容爲准。

其實無論是《殡葬管理條例》還是《江蘇省殡葬管理條例》中,都明確倡導,要文明祭祀、安全祭祀,《殡葬管理條例》中也明確禁止制造和銷售喪葬用品,因此爲了城市發展,當地這麽規定也無可厚非,只不過方法有些欠妥。

此外,不僅僅是南通,在遼甯市淩源市、黑龍江嫩江市等地,也出台了禁止生産和銷售殡葬用品的相關規定,這樣看來,以後綠色祭祀、文明祭祀也許會成爲發展趨勢。

但如何用一種更平和的方式讓老百姓來理解和接受,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多費心思了。

對此你是怎麽看的?你贊同這項通告嗎?歡迎留言討論!

0 阅读:0

豆沙看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