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院裁定Cortana侵權,需支付2.42億賠償,微軟不服將上訴

麥子說科技 2024-05-12 10:13:15

最近兩年,微軟投資OpenAI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開始將人工智能融入自己的各種軟件和生態。比如加入Bing搜索、 Office辦公軟件和Edge浏覽器中,收效顯著,給競爭對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時風頭無二。

但是微軟也有“吃癟”的時候,5月10日,美國特拉華州聯邦陪審團裁定,俗稱爲“小娜”的微軟Cortana虛擬助手所使用的語音識別技術,侵犯了IPA公司在計算機通信軟件領域的專利權,微軟必須向專利所有者IPA Technologies公司支付2.42億美元賠償。

那麽,IPA公司是什麽來頭,有什麽背景呢?這個問題說起來稍微有點複雜。

IPA公司是屬于專利許可公司Wi-LAN的子公司,該公司由加拿大科技公司Quarterhill和另外兩家投資公司所共同擁有。IPA公司之前從隸屬于SRI International的Siri Inc公司購買了這部分有關于語音識別的相關專利,而蘋果在2010年又收購了Siri Inc公司,並在其Siri虛擬助手中使用了該技術。

因此,這個官司從表面上看來涉事雙方是微軟和IPA公司,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所涉及的利益攸關方非常多,也非常敏感。

IPA公司對微軟的訴訟並不是近期才開始的,早在四年前的2018年就已經開始,IPA公司指控微軟公司侵犯了其與個人數字助理和基于語音的數據導航相關的專利。而微軟方面則一直予以否認,辯稱該公司未侵權,IPA公司的專利主張無效等等。

5月10日特拉華州司法部門的最終裁決公布後,微軟方面仍然態度強硬,該公司發言人堅稱:“我們仍然相信微軟公司從未侵犯過IPA公司的專利,(針對這項裁決)我們將提起上訴。”

而IPA和Wi-LAN公司方面的態度則相對低調,未對該裁決發表任何回應和評論。

就目前已知的各種綜合情況來看,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最終誰勝誰負很難預料。從表面上來看,IPA公司的主張現在獲得了特拉華州司法部門的支持和認可,在這場官司中獲勝,略占上風,但這並不意味著,該公司在最終的裁決中同樣也會獲勝。

因爲這樣的真實案例之前發生、存在過,IPA公司起訴專利侵權的公司並不止微軟一家,還包括谷歌和亞馬遜,和多家公司都曾對簿公堂。

最終,亞馬遜公司在2021年贏得了訴訟,因此業界有擊敗、戰勝IPA 公司專利侵權訴訟的先例,而IPA公司對谷歌提起的訴訟,美國司法部門尚未作出最終裁決,尚無定論。

也就是說,雖然微軟方面目前略顯被動,處于下風,但最終還是有贏得官司、逆襲翻盤的可能性,小編會在第一時間分享更多相關後續動態,敬請關注。

0 阅读:0

麥子說科技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