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雌雄同體撩倒億萬觀衆,娛樂圈新晉頂流老公,居然是個女人…

InsDaily 2024-05-15 17:03:51

最近刷屏全網的《浪姐5》,大家都有看吧。

內娛新晉黑馬陳麗君,成爲了浪姐人氣榜TOP1。

初舞台首秀,她紅衣英姿舞劍,一抹眉心花钿,將一首融入戲曲元素的《天命》唱得攝人心魄。

一公舞台,她一曲中國風的《發如雪》,用余音缭繞的戲腔驚豔了熒幕前的所有觀衆。

到了前兩天的二公,這首《溯Reverse》表演舞蹈和歌曲難度都不低。

作爲戲曲演員的陳麗君,再次走出了舒適區,把現代舞也駕馭得遊刃有余,美得完全讓人挪不開眼睛。

無論何種類型的表演,她總是能帶給觀衆驚喜,無愧于人氣第一的名號。

對于大部分觀衆來說,陳麗君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新人。

但在戲曲界,她早已是近幾年當之無愧的新晉頂流。

越劇女小生陳麗君,來自全女班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劇團內全部是女性,男性角色也都由女性扮演。

去年年末,陳麗君憑一己之力讓新國風·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徹底火出了圈。

她飾演的“反派”角色賈廷,玉面修羅,亦正亦邪,成爲了節目的頭牌。

風流而不下流、肆意卻不輕佻……陳麗君飾演的賈廷,自帶三分英氣、五分儒雅。

在這種雌雄同體的高級美感下,她的一颦一笑,都撩人于無形。

從前看仙俠小說,經常能看到公子劍眉星目、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這樣的人物描述。

直到看到陳麗君的扮相,這些只存在于小說中的古代貴公子,瞬間有了臉。

在陳麗君的直拍視頻下,有條破十萬的高贊評論形容得恰到好處:

“老公是一種感覺,而不是一種性別。”

她一出現,風流倜傥這個詞,瞬間立體了。

此刻大家終于頓悟,爲什麽古代的富家小姐,都要跟唱戲的跑了。

如果是陳麗君這種,換誰誰不迷糊啊。

陳麗君1992年出生于越劇之鄉浙江嵊州,從小對越劇耳濡目染的她,一開始學的是花旦。

但因爲身材高挑,氣質出衆,老師挑中了她演小生。

小生和花旦是完全不同的兩套技術,轉演小生幾乎等同著從零開始。

爲了演好一個男人,陳麗君下了苦功夫。

她說:演男人,不能光學男人,而且不能學現實生活中的男人。

爲了鑽研角色,她可以半夜從窗台爬進練習室,從傍晚6點唱到晚上12點。

在劇團的小夥伴眼裏,陳麗君是練功房狂魔。

因爲長時間瘋狂練功,她練到身體超負荷而病倒了,團裏給她放了十幾天的假,讓她去北京看病調理。

但本來看病的行程,她卻在十來天跑遍了人藝和各個小劇場。

“我就是覺得自己不夠,我對這個世界、這個行業、這門藝術的儲備不夠,我就心虛。”

在飾演賈廷這個角色之前,陳麗君早就把角色的心理研究得相當透徹:

“賈廷身上有一種非常幹淨的孤獨感,他雖然一天到晚說著陰陽怪氣的話,但他做的全是豁出性命的事兒。”

對待越劇、對待角色,她一直有一股鑽研到底的執念。

爲了演《葬花吟》中的寶玉,她會用心研究《紅樓夢》和以往所有相關的戲劇作品。

也正是靠著這份執著,陳麗君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成爲了經典。

去年九月,她在杭州西子賓館爲來參加亞運會開幕式的各國元首政要表演了《梁祝·十八相送》。

當貴賓們停下腳步,不由自主發出贊歎的那一刻,陳麗君爲自己能是越劇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在《浪姐5》的一衆姐姐中,陳麗君是一個另類的存在。

因爲她是娛樂圈少見的體制內選手。

初到長沙,別的姐姐身邊助理一群,著裝光鮮。

只有她,只身一人,拎著兩個包就來了。

因爲是體制內,節目組要請她,還得讓湖南衛視從台裏寫借調函到陳麗君所在的越劇團要人。

在陳麗君要參加浪姐的消息一出的時候,就冒出了很多質疑的聲音:

“要偏離本心嗎?”

“一個戲曲演員爲什麽要去跳女團舞,想靠著人氣進軍娛樂圈吧……”

但觀衆們似乎低估了她對越劇的熱愛。

別人來參加浪姐是爲了迎來事業第二春,陳麗君則是抱著讓更多人關注越劇這一個目的而來。

戲曲需要傳承,更需要傳播,傳統需要守護,也需要突破。

越劇作爲我國的傳統藝術瑰寶,近年來已經逐漸走向了一個舉步維艱的地步。

因爲年輕觀衆不愛看了。

陳麗君說,如果想讓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都喜歡上戲曲,就要和年輕人都拉近距離。

無論是接受采訪還是任何場合,她都在不遺余力地宣傳越劇:

“我們越劇的性價比是很高的,可以聽可以看,有表演有歌舞,現在我們的服化道也在精進,聲光電樂舞美都是在與時俱進的。”

對于爆紅,陳麗君說,現在很多人因爲我喜歡上越劇,喜歡上了和越劇有關的人和事,這就是讓我最有成就感的事。

其實,像陳麗君這樣能被人看見的戲曲演員已經非常幸運。

即便是陳麗君這樣的行業頂流,也在節目中一度哽咽著說道,30多歲的人,還只能養活自己,沒法養活爸媽。

在戲曲界,不乏有才華有實力,卻一直生存在夾縫中的演員。

此前,越劇前輩,金雞獎影後何賽飛一段在節目中發飙的視頻火上了熱搜。

起因是一個參賽的青年戲曲演員張軍波。

張軍波演的是晉劇《清風亭·舍子》,他不但唱腔平穩,舞台功底,在對人物細節揣摩上,更是拿捏得爐火純青。

但就是這樣一位有著滿腔熱血,默默堅守在戲曲之路上的演員,日子卻過得舉步維艱。

他在省團五年了還只是個臨時工,遲遲無法轉正。

每月1500元的工資根本養不活三個孩子,演戲之余還需要開網約車、送外賣補貼家用。

60歲的何賽飛聽聞後怒斥基層演員無法維持生存的行業現狀:

“這樣的藝術家不保護,不給予基本生存,給誰?很多人說爲中國戲曲建設,哪有這麽多高尚的想法,他就是愛好,他喜歡,他從骨子裏喜歡。戲呢,錢呢,到哪裏去了?”

何賽飛的一番話振聾發聩,也揭開戲曲演員最真實的生存困境。

除了行業本身的問題外,最關鍵的還是中國傳統戲曲面臨的嚴峻市場挑戰:老一輩觀衆在逐漸流失,也沒有年輕的觀衆湧入。

陳麗君的恩師茅威濤說過一句非常現實的話: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再好的藝術沒人知道、不被看見,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沒有觀衆,沒有消費群體,怎麽做都是白費功夫。

像陳麗君這樣的年輕戲曲演員能夠破壁出圈,贏得掌聲和人氣,無論是對于戲曲的傳承,還是熱愛戲曲的觀衆來說,都是一個雙贏局面。

陳麗君在去年爆紅以後,《新龍門客棧》的門票幾乎場場售罄,有超過70%的觀衆此前從來沒有看過越劇。

各行各業,都需要偶像的存在。

在時代的浪潮下,陳麗君恰好成爲了當代越劇一個符號化的偶像代表。

她用自身的魅力和實力,讓越劇被更多的年輕觀衆所看見、欣賞,也爲越劇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這何嘗不是偶像力量的最佳诠釋呢。

像陳麗君這樣的傳統文化偶像,應該越多越好。

2 阅读:536
评论列表

InsDaily

簡介:Ins是一種撲捉和分享世界每一精彩瞬間的簡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