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的差距越來越大!有人開始賺錢了,有人卻撐不下去了,爲啥

銀杏說國際 2024-04-15 21:08:39

豬價漲了,但是漲來漲去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雖然看漲的情緒很高,但是似乎是漲不動了,在15-16元/公斤的位置持續橫盤。

豬價上漲變得步履艱辛,而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豬價之所以橫盤不動,主要是一直在喊漲與憂跌這兩種情緒之間不斷徘徊。

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以這兩種情緒都是不可忽略的。

你比如說喊漲,這個其實從去年起就已經開始了,原因是豬價磨底時間已經太久了,市場也期望著迎來反轉。

而另一方面,産能也確實是實實在在地在下降,于是豬價反轉的預期從去年一直延續到了今年。

但喊漲的同時,也在憂跌。

原因是消費根本接不住,至少目前是接不住的。

比如,清明就啞火了,現在月底馬上又迎來五一,但看樣子希望也不大。

因爲天氣越來越熱,豬肉消費動力不強,而且也沒啥刺激因素,想要突然上漲確實不太容易。

所以,生豬市場就陷入了僵持。而且呢,這種僵持持續的時間恐怕也不會短,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當前豬價就卡在了15-16元/公斤的這個檻上。

爲啥說這就有意思了呢?

因爲在這個區間,有人養豬已經可以賺錢了。

在供需都在僵持的階段,拼的是啥?

當然就是成本,而養豬成本則是有高有低。有一些控制得比較好的,已經實現了7元豬,那麽豬價在15-16元/公斤波動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是有盈利的,而有了盈利,也就能繼續挺下去。

但是這當然是少數,大部分的成本還是在8元左右,有的甚至還要更高,達到了9元。

但這麽一來,壓力就大了,別看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實際上可能已經在咬牙了。

這也是爲啥不斷有大豬企暴雷,但你以爲暴了就完了嗎?

顯然沒有,而且這可能還僅僅是個開始,因爲前面說過,豬市的這種僵持狀態恐怕不會太短,這意味著已經在咬牙的企業還得繼續承壓。

承多久不知道,所以還會有人繼續暴雷。

很多人可能會不解,爲啥在豬價下跌磨底的時候都挺過來了,反而現在豬價漲了,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卻撐不住了呢?

其實這和房地産有點像,都是因爲負債太高,現金流嚴重不足,持續虧損,而資又融不動了,所以往往暴雷就是一夜之間的事。

所以別看現在豬價正在好轉,看漲之情也不斷上升,但其實有人在負壓前行,甚至已經快不堪重負了。

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主要就是産能與消費不對位。

産能壓力背得太久,尤其在散戶被大量淘汰以後,現在這個壓力開始落到了企業身上,即便是大企業也依然是承受不住的。

而消費呢,無論怎麽千呼萬喚都沒用,最終還是要市場用實際行動來驗證。豬肉消費不動,豬就賣不動,豬賣不動,豬價就漲不動。

這大概也是爲什麽農業農村部下調了生豬産能的正常保有量的原因,因爲豬肉消費確實在走弱,原來4100萬頭的保有量與消費已經不再適應了。

消費增不動,那就只能降低供給。

所以,在生豬産能沒有達到新標准以前,豬市恐怕會一直震蕩,有觸底的信號,但是卻缺少反彈的動力,橫盤的時間就會延長。

而隨著有人盈利仍在堅挺,有人撐不住被踢出局,直到豬市再一次洗牌完成後,或許新的周期才能真正到來。

本文完,感謝閱讀!隨手點贊,給個支持。

1 阅读:141

銀杏說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