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菲律賓部署中導,解放軍做出重大調整,衛星過頂美航母軍港

谷火平 2024-04-23 16:06:17

最近,西太平洋海軍論壇第19屆年會在山東青島拉開了帷幕。我國作爲東道主,共邀請了來自29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從名單上可以看到,已經同我國勢同水火的菲律賓沒有被邀請,而同樣和我國矛盾很深的美國卻在名單之列。看似一片祥和的背景下,實則是暗流湧動。尤其是近階段,美國在菲律賓部署了中導系統,更是拉著菲律賓和一衆盟友大搞軍演。

風雨欲來,解放軍也作出重大調整。不久前,解放軍軍改迎來裏程碑式事件,軍種級的戰略支援部隊一分爲三,自此,我們開始把信息、航天和網絡安全作爲和美國鬥法的主戰場。而在不久前,中國商業衛星“泰景四號03星”過頂美國諾福克海軍基地軍港,給美國海軍完成了“免費拍照”。這也預示著,在新的主戰場,中國已經占據了主動權。

以此次軍改來說,成立了8年之久的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一分爲三,整編爲信息支援部隊、軍事航天部隊和網絡安全部隊。三大兵種各司其職,並協同配合四大軍種,讓我國的軍兵種結構框架更爲合理。尤其是在軍事航天領域,隨著美國早已成立第六大軍種太空軍,“星球大戰”的味道越來越濃,大國之間在航空航天領域展開更激烈的對抗和競爭,這也讓太空態勢感知能力的建設成爲軍事博弈的熱門話題。尤其是美國,目前五角大樓已經將大量軍費用于提升美軍的太空態勢感知能力建設上,爲實現太空軍事化做好准備。

尤其是在常規軍事領域,美軍正是利用遍布空天的龐大衛星偵察監控網絡,爲其一系列軍事部署和計劃作爲助力。其中,軍事偵察中的遙感技術由于有效安全和可靠,已經被各國作爲軍事航天領域發展的重點。外太空領域本身就不屬于地面國家的領空範圍,衛星過境因此也不被定義爲侵略行爲,這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將衛星偵察視爲現代軍事偵察的重要手段。

雖然說,我國在軍事衛星研發應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尚未公之于衆,但從西方媒體的一系列報道中,也能從中看出一些信息。比如在2023年,美國主導了“護身軍刀-2023”多國聯合演習、“馬拉巴爾-2023”聯合演習等,一系列針對中國的軍演。而在演習期間,西方媒體就爆出猛料,中國軍事衛星全程進行了監控。其中,在美澳軍演期間,就有300顆衛星在澳大利亞上空執行了3000多次偵察任務。

雖然說,西方媒體一直有吹噓炒作“中國威脅論”的傳統,相關數據存在水分。但從我國近年來商用衛星的一系列炸裂表現不難看出,在航天偵察領域,中國的確突飛猛進。以此次大放異彩的“泰景四號03星”來說,這是我國首顆采用Ku頻段相控陣雷達成像技術的衛星。今年1月,它和多顆衛星一起由力箭一號遙三商業運載火箭采用“一箭五星”的方式發射升空。

按照此前國內媒體的報道,這顆首次實現平板式衛星構型的“泰景四號03星”配置了星上AI系統,可以對目標進行快速識別、邊拍邊傳。從網絡上流傳的“泰景四號03星”拍攝的美軍基地圖片來看,盡管在夜間,圖片清晰度依然非常高。甚至,就連停靠在諾福克海軍基地軍港的美軍航母彈射器和擋流板都被拍攝得一清二楚。

公開資料顯示,諾福克海軍基地是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駐地,這裏駐紮著美國海軍三個航母大隊,是美軍“艾森豪威爾”號、“羅斯福”號、“林肯”號、“杜魯門”號和“布什”號航母的母港。可以說,這個基地是美軍的核心基地,日常保衛措施非常嚴格。然而,強大如美國海軍,尚且無法防止中國商用衛星的過境拍照。試想一下,如果換成解放軍的軍用偵察衛星,一切盡在我們的掌控中,美軍還能睡個安穩覺嗎?

1 阅读:1365

谷火平

簡介:谷火平關注國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