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如來要用五行山降服孫悟空,你看看猴子瀕臨死亡時說了啥?

一鍋粥品名著 2024-04-08 22:12:09

五行山

《西遊記》博大精深,裏面很多細節都值得回味,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那就是如來佛祖降服孫悟空爲什麽要使用五行山,其實他有很多方式可以將猴子制服,可是爲什麽選擇如此大費周章的方法呢?下面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降服孫悟空的過程之前分析過,孫悟空之所以能夠大鬧天宮,其實是衆位天兵天將出工不出力的結果,猴子被二郎神擒拿後,押赴斬妖台斬首,結果行刑官動用各種手段,包括並不限于刀砍父斫,雷擊火燒,然而費盡心機也沒能將猴子處死,于是老君接力,將猴子放置在煉丹爐中,然而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鍛煉,猴子已然毫發無損,還逃出了煉丹爐,之後更是直奔淩霄寶殿企圖找玉帝算賬。

結果到通明殿內被王靈官攔下,激戰正酣時玉帝得到了消息,馬上派人去請如來佛祖過來降妖。如來不敢怠慢,安排好佛派的事宜,就奔赴天庭。結果他與猴子來了個賭鬥,猴子失敗後,如來乘其不備將其推出西天門外,然後右手化作五指連山,將猴子鎮壓,然而五行山並不能完全壓制住猴子,當猴子從山體裏將要爬出來的時候,如來又吩咐下屬將一張六字真言的帖子帖子五行山的山頂。結果那山隨即生根合縫,猴子再也動彈不得。至此孫悟空才被完全降服。

如來降服猴子手段很多其實以如來佛祖的實力,要想降服孫悟空還是有很多辦法的,他有許多方式可以將猴子搞定,完全不需要像用五行山這麽麻煩的方式。譬如降服大鵬的時候,如來只是用指頭一指,那大鵬的翅膀就被束縛住無法動彈。可能朋友會說,孫悟空又沒有翅膀,他怎麽會怕這一招。那麽咱們就再換方式,譬如如來有三個箍兒,分別是金箍兒,禁箍兒和緊箍兒。任選其一將其放置在猴子頭頂,也能降服孫悟空,因爲只要一念對應的咒語,那麽猴子就頭痛欲裂,不怕他不聽話。

緊箍咒

當然朋友們會說,孫悟空沒有那麽老實,怎麽可能讓箍兒套中,其實方法還是有的,像緊箍兒,可以通過欺騙的方式讓猴子入甕,不過緊箍兒在三個箍兒中是最差的一個,之前的文章曾經詳細比較過三個箍兒的功能,最強的當屬金箍兒,降服紅孩兒的就是它,如果使用它,就不用擔心猴子能躲開,因爲它屬于遠程型的,能夠從遠處鎖定目標,讓敵人防不勝防。關于這一點,這裏引用一段原著:

好菩薩,將箍兒迎風一幌,叫聲“變!”即變作五個箍兒,望童子身上抛了去,喝聲“著!”一個套在他頭頂上,兩個套在他左右手上,兩個套在他左右腳上。

其他箍兒不敢說,這個箍兒是能夠遠程鎖定目標的,一擊必中,而且念起咒來也是非常狠的,紅孩兒不得不就範。可見它是可以降服孫悟空的。當然還有方法,譬如如來降服六耳猕猴的時候,使用了缽盂,遠處一丟那六耳就束手就擒,無法掙脫,六耳與孫悟空實力相當,因此這種方法也是能夠搞定孫悟空的。

爲何要用五行山既然有那麽多方法可用,爲什麽要使用五行山,而且我們也看到用五行山的時候可謂大費周章,又要跟猴子賭鬥,又要乘其不備,還需要在山上貼一張帖子。直接用上面的方法搞定得了,爲什麽要用這種方式呢?

如來佛祖

其實像如來佛祖這個級別的神仙,做事情總是滴水不漏,他的目的不僅僅是降服孫悟空,還有許多需要考慮的因素,否則人家怎麽能做到那個位置。當然我也是凡夫俗子,只能以自己的想法來揣度如來的用意,因此遺漏是事所難免的,大家如果對這個話題也感興趣,歡迎在評論區裏批評指正,說出自己的想法,我一向認爲集體的力量大,大家的智慧在考慮問題時必然全面。

不過爲了抛磚引玉,我還是將自己的那塊收藏已久的板磚寄出來吧。我認爲如來可能考慮到一下幾點。其一,之前說過,孫悟空曾經大鬧天官,稍微具體點就是闖過龍宮,鬧過地府,罷官弼馬溫,蟠桃園裏偷桃,蟠桃會上盜酒,兜率宮裏偷丹,以及數次與天兵天將鏖戰。可以說孫悟空是占盡了便宜,而那些涉及到的神仙則丟盡了臉面。

尤其在激戰的時候,都是天兵天將吃虧。考慮到這一點,如果如來用上面那些方法,的確是可以輕松降服孫悟空,但是被孫悟空打敗的神仙們就會丟盡了顔面。試想如來如此輕松的搞定猴子,而他們費了半天勁還被猴子打敗了,你讓他們自己怎麽想,讓玉帝怎麽想?玉帝恐怕會說:我怎麽養了這麽一群廢物,要不要把他們統統貶下凡間,如果這樣問題就打了。我想如來作爲一派宗師,佛派的掌門人,他是一定考慮過這種情況,因此降服孫悟空決不能如此輕松加愉快,必須顯得大費周章。

如來佛

當然一些朋友或者同行解讀時說如來因此廢了一只手,回到靈山還涅槃了。我覺得即便這種說法是事實,恐怕也是如來故意爲之,爲的就是顧全那些人的臉面,這樣玉帝也不會責怪他人,試想連如來這種級別的都涅槃了,他們丟些臉面算什麽。其二,如果如來用上述方式解決孫悟空,恐怕取經的時候就要大費周章了。因爲上面的方式能只能控制住孫悟空的人,但絕受不了猴子的心。而孫悟空向來不服強權,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而相比之下,五行山就非常有優勢了,它可以禁锢住孫悟空長達五百年,讓猴子飽嘗失去自由之苦,不是有那句俗話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抛。可見自由對一個人的重要性,那是遠比生命更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時五行山還放置在凡間,這就讓唐僧有機會拯救孫悟空,而孫悟空被關了五百年,有一個人出現而且救了他,之前的文章詳細說明過猴子的五個特點,其中就有一條,他是個很感恩的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唐僧救了猴子,猴子當然不惜代價護送唐僧取經。這就完成了如來的取經計劃。

大家注意一個小細節,當孫悟空被大鵬關進陰陽二氣瓶,將要被燒死的時候,猴子說了這麽一段話:

師父啊!當年皈正,蒙觀音菩薩勸善,脫離天災,我與你苦曆諸山,收殄多怪,降八戒,得沙僧,千辛萬苦,指望同證西方,共成正果。何期今日遭此毒魔,老孫誤入于此,傾了性命,撇你在半山之中,不能前進!想是我昔日名高,故有今朝之難!

孫悟空

當時陰陽二氣瓶裏的火將他的孤拐(腳踝處)都燒軟了,眼看猴子要挂,然而他最擔心的居然不是自己,而是唐僧無法繼續前進去取經。試問有誰能做到這一點,恐怕沒有吧?猴子爲什麽能做到這一點,毫無疑問他感恩唐僧,根源就在于唐僧當初救了他。可見如來用五行山是多麽地明知,而其他的方式,不管是箍兒,還是缽盂都無法讓猴子這樣對待唐僧。

小結當然,如來用五行山恐怕還有其他的目的,這就需要大家去繼續分析了,如果大家有新的原因可千萬記得在留言區留言,我也漲漲見識。原創不易,歡迎轉發並推廣,感謝大家的陪伴,下期不見不散,最後如果大家不麻煩的話,幫我點個小紅心,再次感謝!

3 阅读:127
评论列表
  • 2024-04-09 09:37

    因爲如來知唐僧取經要經過五指山。唐僧什麽時候路過。五指山自動解鎖放孫悟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