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員工”成新趨勢社會保障覆蓋低成痛點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23 19:05:29

企業間互補用工不足、解決淡旺季用人問題,近幾年,“共享員工”多次引發熱議。有人認爲,這一模式提升了效率,企業和員工兩方都有所獲益,但也有人認爲,缺乏制度性保障,“共享員工”成爲“外包員工”的延伸,弊端不少。

“共享員工”當前現狀如何?有哪些痛點、趨勢?4月23日,用友薪福社在北京舉辦“組織躍升 新構生産力”——社會化共享用工概念暨數智化創新方案發布會,會上發布了其與首經貿大學共同調研真實案例形成的行業首份《社會化共享用工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提升薪酬和福利待遇是共享員工的首要期望,但收入水平低、社會保障覆蓋水平低等成爲痛點。

通過對22家企業進行問卷調研以及走訪百余家企業,白皮書顯示,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在社會化共享用工中存在需求迫切、管理滯後、招留困難、效果不佳、風險漏洞等系列問題,而滿足業務需求、法律合規支持、系統解決方案是希冀社會化共享用工的發力方向。

通過對近800名共享員工進行問卷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從事社會化共享用工的勞動者(又稱“零工勞動者”)現狀簡要概括爲多樣化、不穩定兩個關鍵詞。

其中,多樣化表現在:一是零工勞動者年齡跨度較大,總體呈現出了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二是零工勞動者身份多樣,“全職+兼職”的比例較高;三是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曆的占有較高比例。

不穩定則表現在:一是求職渠道並不固定,傳統的熟人介紹以及社交軟件成爲主流;二 是零工勞動者大多較爲看重職業的自由度與靈活性;三是大多數零工勞動者的工作收入來源並不穩定,處于中低收入水平;四是社會保障覆蓋水平低,大多並未享有與之勞動付出相匹配的保障福利;五是職業發展受阻,碎片化、短時性的工作狀態導致其職業生涯接續不暢。

根據零工勞動者對未來工作的訴求與期望,提升薪酬和福利待遇是零工勞動者的首要期望,占比達74.5%;獲取更多培訓和技能發展機會是第二位需求,占比達38.9%。同時,“黑中介”是零工勞動者的重要痛點,大多勞動者均反映十分期待規範的零工平台出現。

1 阅读:58
评论列表
  • 老板:趕上好時代了。人事:不用談話了。法務:打賠償官司不用舉證了,全是自離的。再也不擔心裁員補償啥的啦,開2個公司左右互搏,要誰走就共享去幹苦髒累,受不了自己就跑了。

  • 2024-04-24 21:59

    比勞務派遣,待遇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