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紅茶、白茶,三種茶葉的正確沖泡方法,一篇文章全搞定

小陳茶事 2024-04-09 09:35:27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大魚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在杭州,總能發現很多適合約朋友喝茶的好去處。

悠悠河畔,小巷深處。

或者在茶村裏,找一家有院落的地方,坐在樹下的藤桌藤椅泡茶。

置身其中,有一種說不清的江南優雅。

讀過一篇散文,稱杭州只要有水之處,就存在能喝茶的地方。

此話,深以爲然。

西湖邊上,裝修雅致的茶樓,點上幾碟茶點,再讓店家上兩杯龍井新茶,能坐下來悠閑打發小半天的時光。

那些沿著湖水,就地支起來的茶攤上,當行人走走逛逛一番後,停下來稍做歇息,也很怡情。

目光看向前方,湖面被風吹起陣陣漣漪。

捧起杯中的新茶,袅袅茶香順著熱氣散熱,不斷上揚。

霧氣朦胧中,遠山如黛,好似一幅天然水墨畫。

置身山水間,本就心曠神怡。

再一口熱茶下去,能靜靜坐上小半天,心平氣和,分外釋然。

清明已過,明前獅峰龍井新茶,正在陸續上新。

眼下,正好適合嘗鮮。

蘇東坡寫,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暮春,是新茶嘗鮮季。

綠茶已不必多說,早有不少茶客喝到2024春天的第一口鮮。

今年的桐木高山金駿眉,這兩、三天正在采摘中,新茶已采,可以數著日子慢慢等上市。

至于白茶,前段萎凋結束的白毫銀針,近期正在揀剔中。

不出意外,等到五一之後,新茶便可下山。

盼著、望著、等著,喝新茶嘗鮮的日子,近在眼前。

爲了品出當季春茶的極致風味,這篇專門推出一篇沖泡指南。

不管綠茶、白茶、紅茶,都能一站式搞定。

《2》

一、泡綠茶。

選器搭配上,沖泡綠茶建議選白瓷蓋碗、玻璃杯,別濫用紫砂壺和保溫杯。

紫砂壺的吸香,以及保溫杯的極端高溫悶泡,都會毀了綠茶的清新鮮爽。

泡綠茶,常見工具是玻璃杯。

最基礎簡單的透明直筒杯,洗幹淨後,加上少量熱水溫杯。

接著,往裏投入一小撮幹茶。

大約300毫升的水,配2克幹茶。

投茶後,加入沸水,靜待數分鍾。

以龍井沖泡爲例,不需糾結中投法、上投法。

先投茶,後注水,一步到位。

往下注水時,可以放心使用沸水。

沸水泡綠茶,好處有很多,能激發茶香,能浸出豐沛茶味,能讓泡出來的茶湯更鮮香適口。

沖泡原料細嫩的明前綠茶時,不必聽信謠傳,擔心綠茶會被沸水燙壞。

要知道,綠茶在高溫殺青過程中,連炒鍋熱源正中心的溫度就不止100℃,何談會被沸水燙傷。

杯泡綠茶,泡茶過程拆解起來就兩步:投茶+注水。

等幹茶慢慢舒展,茶味逐漸浸出,滾燙熱茶晾至適口溫度,便可舉杯小口飲入。

切記,泡開的綠茶要及時趁熱喝。

不然,等到熱茶涼透,茶香大量飄散,風味會大打折扣。

當然,適用綠茶沖泡的法子,不止一種。

之前有茶友好奇,泡綠茶,能不能用蓋碗?

毋庸置疑,可以用,蓋碗是百搭茶器。

蓋碗泡綠茶,茶水比例適用1:20。

沖泡流程,大致如下。

提前稱重備茶、清水潔器、熱水溫杯、投入幹茶、注入沸水、合蓋出湯……

前5沖、6沖,千萬別悶泡,也別耽誤出湯時間,快速分離茶水,才能避免茶味泡濃,影響綠茶的清鮮本色。

等到後幾沖,酌情根據上一道茶湯滋味表現,適當調整泡茶時間。

《3》

二、泡紅茶。

適用蓋碗泡、瓷壺泡。

按個人的泡茶習慣,蓋碗泡紅茶,沖泡效果更利索。

蓋碗的合蓋開口能自由靈活調整,倒出茶湯時,能迅速傾倒。

哪怕一道茶出湯到最後,蓋碗內僅剩少量5%-10%的茶水,僅需手腕稍微用點力氣,將蓋碗的碗底朝天,就能徹底瀝幹。

反觀茶壺泡茶,在出湯速度與瀝幹程度上,不能與蓋碗媲美。

據多年經驗總結,蓋碗泡紅茶,基礎操作並不難。

爲了完美呈現高山紅茶的清甜、鮮醇、柔潤風味,要點如下:

泡茶用水,別湊合。

自來水與過濾水,不推薦用。

選純淨水、山泉水、低礦化度的自來水泡紅茶,效果更好。

原理上,水質清冽,水質軟一點的泡茶用水,更能凸顯紅茶的清甜柔美。

一旦水質偏硬,水體內含有鈣鎂離子較多,會造成泡出來的茶味發澀,影響口感。

泡茶水溫,堅持沸水。

沸水能激發高沸點芳香物質,讓泡出來的紅茶,茶香層次更馥郁豐富。

同時,還能最大程度呈現紅茶的“醇厚”。

換成7、8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水溫不足,茶味難以激發,泡出來的茶湯滋味溫吞,喝起來味寡,缺乏韻味。

浸泡時間上,別盲目悶泡。

內質豐富的高山紅茶,不適合悶,往往是“一悶毀所有”。

雖然好茶被悶濃後,茶味不至于煞口刺激,但湯中的濃苦滋味會掩蓋好茶的清甜,如明珠蒙塵,實在可惜。

爲了合理利用每一分茶湯滋味,使用蓋碗泡紅茶,逐次沖泡間,牢記“先快後慢”原則。

前期,盡快出湯。

後期,當你發現茶味變淡後,適當延遲時間。

避免一開場就將全部茶味消耗殆盡,才是科學泡茶做法。

《4》

三、泡白茶。

白茶的沖泡,相對省心。

它的可選方向比較多。可杯泡、可煮茶、可沖泡。

等到五月後,當年春白茶陸續上市。

正當初夏風情搖曳時,在工作日午後,適合泡杯茶放松。

此時,對上班族而言,最適配的泡茶方式是“玻璃杯快手泡”。

用玻璃杯泡白茶新茶,建議選白牡丹、春壽眉的散茶。

與玻璃杯泡龍井的方式,大致相通。

溫杯後,往裏投入適量幹茶,再加入八分滿沸水。

接著,將這杯茶擺在桌前,靜靜欣賞杯中的幹茶浮沉。

大約10-13分鍾左右,茶湯晾至適口溫度,便及時喝下,盡情感受高山春茶的鮮爽、淳和、柔沁、清冽風味。

將白茶煮著喝,要考慮前提。

通常,煮茶這種做法,適合選在大冷天。

或是深秋,或是寒冬,當窗外寒風呼呼時,宅在室內用電爐子煮上一壺茶暖身。

煮白茶時,要選有年份的茶。

當年應季新茶,由于陳化時間較短,不滿一周年,貿然持續高溫煮開,茶味容易發苦不好喝。

最後,再來經典百搭的蓋碗沖泡法。

蓋碗于白茶而言,是良配。

不論新茶老茶、散茶餅茶、春茶秋茶,一概都推薦放進蓋碗泡。

茶水比例推薦1:20。標准容量110毫升白瓷蓋碗,泡白茶時,僅需投茶5克。

沖泡時,依舊是沸水泡、快速出湯,避免盲目悶泡。

值得注意的是,高山白茶的頭道茶,滋味較爲清鮮,不建議隨便以洗茶的名義,白白倒掉不喝。

每一沖泡茶時,也不推薦在公道杯上方加上茶濾過濾。

因爲,網眼細密的茶濾會過濾掉大量茶毫,而茶毫是毫香的承載者,同時,還含有不少遊離狀茶氨酸。

濾掉茶毫後,最終泡出來的白茶湯水,毫香減弱,鮮爽感下降,反而喝不到最佳原味。

《5》

泡好茶,擁有共同性。

萬變不離其宗,選好水+用好器+合理調整茶水比例+別長時間悶……

尤其是喝春茶,以上要點更是不能忽視。

爲了更好呈現春茶的“鮮”,沖泡細節上,一點不容馬虎。

茶器方面,千萬別濫用紫砂壺。

說句實在話,哪怕手邊沒有蓋碗,選玻璃杯泡都比隨便用紫砂壺來得好。

紫砂壺用來泡後發酵的黑茶、熟茶等,無可厚非。

但運用到以清爽清鮮突出的茶類身上,就是大寫的不合適。

尤其當這把壺,之前還泡過其它茶。

比如之前一直用來泡熟普,突然間改頭換面,跨賽道用來泡白茶與綠茶。

試著想一下,當你從綠茶新茶的茶湯內,喝出濃濃的熟茶渥堆味。

這等場景,對喝茶人而言無疑是噩夢。

白白毀了好茶,實在太可惜。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4 阅读: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