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奸”夏文運:他的八個字幫助中國軍隊消滅2萬日本鬼子

年代的回憶 2024-05-03 14:49:09

根據日本一份資料顯示,在1931年到1937年的幾年時間裏,爲日本人效力的中國人達到150萬。這幾年正是日軍大肆進攻中國,當時的國軍政府實行“攘外必先安內”、對日本消極抵抗的時候,正因爲如此,除去部分受到脅迫不得不幫日本人做事的人,大部分的人沒有經過任何的思想鬥爭,主動成爲了“皇軍的帶路黨”。

不過,這當中也不乏一些真正“曲線抗日”的人,他們吃著“皇糧”抗日,爲自己無處安放的赤子之情博得一絲空間,夏文遠就是這當中的一名“大漢奸”,他白吃白喝,娶了日本媳婦,最終給抗戰軍隊送來重要情報,讓抗戰軍隊殺敵2萬,可謂字字千金,價值連城。

1905年出生在大連的夏文運在1917年考入關東州公學堂南金書院高等科,1919年考入旅順師範學堂,畢業成績各科全優。因爲成績突出,剛20歲的他就遠赴日本廣島高等師範學校留學,4年後他從學校畢業馬上又成爲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的碩士,他也是中國最早的留學碩士之一,堪稱當時學界裏面的“學霸”。

1932年,夏文運回國。這樣的人才自然得到中方和日方的關注,當時的日本欣賞夏文運的才華,有意邀請他出任自己的翻譯。迫于無奈,也受制于形勢,夏文遠只好同意擔任日軍參謀部第二課課長和知鷹二的翻譯。

此時正是中國軍閥各自分割的時期,日軍利用中國分裂的局面,企圖拉攏當中的一些重要軍方勢力來和中央勢力對抗,這其中就包括了李宗仁。和知鷹二多次與李宗仁會談,夏文運擔任談話翻譯,一來二去,李宗仁深切的感知到夏文運身上的痛苦,便找了個機會和夏文遠交心,讓夏文運做其秘密情報人員,刺探日方機密。夏文運當即允諾,並謝絕任何報酬。

這一臥底就是好幾年,在日本人的軍營裏,夏文運吃日本人的,喝日本人的,就連婚配也娶了日本女人,日本人很清楚,像這樣的高級人才必須用最好的待遇籠絡,讓他全心全意爲日本人賣命。

不過夏文運“身在日營心在漢”,雖然每天都和日本人打交道,但他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想著爲祖國效力,背著“漢奸”的名頭,夏文運知道自己的處境既尴尬又危險,而他也很清楚,他能爲祖國貢獻的就是幾條重要的情報。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日軍進攻徐州,突入皖西、豫南,圍攻武漢的戰略和兵力分布等絕密情報都是夏文運從和知鷹二處刺探獲得後所提供。

1938年2月上旬,李宗仁接到夏文運密報:板垣師團從膠濟路南進軍蒙陰、沂水等地。李宗仁據此料定板垣征四郎將進攻臨沂,因此命令龐炳勳軍團馳往臨沂,堵截敵人。龐炳勳軍團奮戰到3月中旬,漸漸抵擋不住坂垣師團;而此時南北戰線都很吃緊,李宗仁無兵增援。危急關頭,夏文運又發來密報:日軍南動而北不動。李宗仁獲報後,迅速抽調張自忠的59軍北上。此戰役殲敵2萬余衆,矶谷師團的主力被徹底殲滅。

此外,夏文運還向當時的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孔祥熙密報不少搜集到的日本國內政治、經濟情報。,這爲當時的國民政府制定抗戰政策提供了殷實的線索。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夏文運被日軍發現給中國輸送情報,特務准備在上海秘密逮捕他,情急之下,夏文運跳樓逃脫輾轉到了太原,但自此後中斷了和李宗仁的情報聯系。1946年,夏文運被國民政府逮捕,但經李宗仁保釋,然而出于對夏文運後續價值的保存,李宗仁並未向外界公開夏文運的真實身份,而是重新讓夏文運取道香港重新回到日本。1967年,夏文運以日文出版《黃麈萬丈》一書,書中只字不提爲李宗仁密送情報一事。1978年11月15日,夏文運病逝于日本東京,終年73歲。

李宗仁在回憶錄中評價夏文運:冒生命危險,爲中方搜集情報,全系出于愛國的熱忱。渠始終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義,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濟。這樣的愛國之士,甘作無名英雄,其對抗戰之功實不可沒。其情報的迅速准確,抗戰初期可說是獨一無二。

有一個很奇怪的細節,那就是李宗仁承認夏文運爲國家出力,但是不承認他“受政府管理”的“特工”地位,而且在抗戰結束後,夏文運沒有留在大陸或者台灣,而是去了日本終老,這當中的種種不由得讓人疑惑。

但相信所有中國人不會忘記,那些爲抗戰真正出過力的人,他們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