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完謠後,雅迪的新能源車還造嗎?

青橙財經 2024-03-09 13:16:23

作者丨青沐編輯丨六子

近期,市場上關于雅迪的消息層出不窮。在新品上市發布會舉辦之余,“雅迪要造車”的消息也在坊間不易而走。據了解,雅迪造車的消息來源于某貨車司機在送貨期間拍攝到的工廠畫面,視頻中,雅迪技術人員正在對一系列汽車進行拆解。事實上,最近幾年已有許多家知名企業相繼傳出造車的想法,市場對類似聲音保持著高度關注。作爲兩輪電動車領域的頭部企業,雅迪的品牌勢能和銷量十分可觀,多款産品對廣大年輕用戶有較強的吸附效益,其是否選擇造車正在引發新一輪討論。

01

「新品亮相,放眼世界」

臨近2月末,一場以“聚光前行”爲主題的雅迪領先技術峰會暨雅迪冠能6代新品上市發布會在雅迪超級智造工廠成功舉辦。發布會上,雅迪冠能6代三款全新車型——雅迪冠能6代Q50、雅迪冠能6代M85、雅迪冠能6代T60正式亮相。

*來源于雅迪官網在出行領域,電動化、智能化、高端化正在愈演愈烈,此次推出的冠能6代重新定義著行業標准,三款新品均搭載了TTFAR 6.0長續航系統、方舟智能安控系統和雅迪智行系統,讓兩輪出行也率先步入高科技時代,這背後體現著雅迪的戰略考量。作爲電動車用戶普遍敏感的兩樣指標,續航和動力仿佛永遠是不可兼得的關系。2020年8月,雅迪冠能系列全新起步,在行業內還依靠“粗暴做大電池”解決這一問題的背景下,雅迪産品革命性推出了TTFAR 7級增程系統,包含電機、石墨烯電池、能量回收控制器、電能監測儀表、降電阻電纜、低滾阻輪胎和低風阻車身等7大核心部件,實現一次充電最遠可跑122KM的“神奇故事”,給出了自己對行業難題的答複。如今,三年時間已過,雅迪冠能單系列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1500萬台,市場對該系列熱情不減。其核心長續航系統已升級至第6代,常青藤石墨烯鉛酸電池可實現200次充放電無衰減,智行系統更是全面升級,藍牙、APP、小程序等解鎖方式進一步豐富。特別的是,此次雅迪在全球範圍內還首發了方舟智能安控系統,電動車配置了TCS智能牽引力控制系統,能快速精准識別路面情況,通過調節電機扭矩多維保障車輛行駛的穩定。深耕電動車市場多年,雅迪好像總能快速、敏銳地捕捉到行業發展和變化的最新脈絡,並由表及裏來上一次深刻洗禮。正如雅迪科技集團全球營銷與服務總裁王家中表示,“2024年是雅迪全球化的全面推進年,打造全球電動車第一名,是我們下一個目標”。而當兩輪車領域已有不少先鋒眺望汽車賽道之際,雅迪是否會有動作,會有哪些動作,這些問題也在近期成爲討論熱點。

02

「傳聞襲來,公開辟謠」

新能源汽車騰飛的風口之上,任何一個大中型企業的直觀動作和姿態表達都會被聚焦到鎂光燈下。最近,市場上有消息傳出,繼小米轟轟烈烈地加入造車隊伍後,有著中短途出行“領航者”之稱的雅迪也在布局這一賽道。據了解,該消息來源于某貨車司機在給雅迪送貨期間抓拍到的工廠畫面。視頻中,雅迪的技術人員正在拆解車輛,有眼尖的用戶甚至直接辨認出車輛是蘭博基尼和特斯拉model3/modelY等車型。

*來源于微博實際上,這次的大規模討論並非空穴來風。雅迪曾被爆出招募多個汽車相關崗位研發及産品人員,從目前流傳較多的幾張截圖來看,汽車電子儀表工程師、底盤工程師和智能駕艙資深産品經理等都是其主攻方向。

*來源于微博作爲電動自行車行業領軍企業,雅迪給外界傳達的印象始終都繞不開“質量過硬”這一關鍵詞。從兩輪電車到四輪汽車,雅迪的産業鏈路優勢和對車輛市場的了解是天然的敲門磚,市場確實有理由對其造車抱有相當的期待。也正基于此,許多網友對其造車十分樂觀,甚至直言“打底是特斯拉,性能對標蘭博基尼,雅迪電動車質量就不錯,誰會不期待它的四輪”。不過,雅迪官方對此事很快進行了辟謠。雅迪方面表示,網傳造車信息不實。實際爲雅迪內部技術員工研討,向新能源汽車行業學習,爲全球用戶造好車。雅迪暫無新能源汽車造車計劃,目前業務聚焦電動兩輪、三輪等出行産品。業內人士分析認爲,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短期內造出整車確實難度很大,但拆解車輛進行技術研究儲備還是可能的,從零部件開始是不錯的選擇。雅迪雖有一定資金基礎,但投入汽車産業不免有些“以小博大”。

03

「案例通報,加速切換」

當然,從過往華爲、格力甚至再早的恒大、樂視等造車進程來看,想要成型落地走向市場絕非易事,很多公司並沒有搞出多少名堂便黯然離場;而在同業中,小牛電動創始人李一男也曾夢想打造牛創汽車,但目前仍陷入被數十家供應商追債的夢魇之中。如此看來,“聚焦電動兩輪、三輪等出行産品”確實是雅迪的不二法門。在這一背景下,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不久前還通報了今年2月以來全市電動自行車火災案例及涉事品牌。其中,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28起,起火電動車和起火電池均涉及雅迪品牌,此外還包含美可達、綠源、锂納斯、陣風等品牌。從上述火災起火原因來看,相較于“停放充電中起火”可能含有人爲操作不當的因素影響外,車輛在“停放未充電”和“行駛中”兩種狀態的起火案例多達19個,不免更加引發擔憂。據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兩輪電動車通常都是使用鉛酸電池、锂電池和石墨烯電池。特別是锂電池,一旦起火燃燒速度相當驚人,往往30秒後就會釋放出一氧化碳、硫化物等大量有毒有害氣體,100秒內足以使人窒息死亡,而在密閉空間內爆炸所産生的明火與爆熱風險更高,極易造成嚴重危害。事實上,近幾年來,雅迪在電池研發方面投入並不算少。2023年3月,雅迪控股曾攜手旗下華宇新能源科技公司發布了華宇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極鈉1號”,並配套了整車“雅迪極鈉S9”。這款新型高端電池擁有很強的安全性、續航能力和使用壽命,並通過了包括針刺實驗在內的一系列安全實驗,甚至據說連相關技術規範都是雅迪起草的,這對行業無疑具有顛覆意義。

*來源于雅迪官網在業內看來,鈉離子電池擁有諸多優越性能。相對锂電池,其擁有較高的充放電倍率、更寬的溫度適用範圍和安全屬性(電池內阻高,短路情況下瞬時發熱少);相對鉛酸電池,其在成本、能量密度等方面也具有一定優勢。對雅迪來說,從長遠來看,做精、做專、做優方面或許仍有許多功課需要跟進;但就眼下來看,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從锂電到鈉電的切換,不僅關乎其“讓億萬人享受美好出行”的美好使命,更對其踐行綠色出行理念和品牌效應傳播意義重大。

04

「馬太效應,自我探索」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兩輪電動車銷量來看,雅迪控股占比最高,1401萬輛的數據傲視群雄,愛瑪科技占據次席,達1051萬輛,兩家企業合計占了超43%的市場份額,行業馬太效應可見一斑。作爲龍頭企業,雅迪在2023年的業績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去年9月,雅迪控股披露的業績中報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雅迪兩輪電動車銷量由2022年同期的613.62萬台提升至821.07萬台,增幅高達33.8%;雅迪的兩輪電動車及電池、充電器銷售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140.51億元提升至170.41億元,增幅超21%;淨利潤11.88億元,增幅超32%。雅迪在財報中將營收上漲主要歸功于通勤市場需求恢複,産品組合、營銷廣告力度和分銷網絡擴大。

*來源于各企業財報數據整理值得注意的是,雅迪也是去年上半年行業主要品牌中唯一一家營收增速超20%、淨利增速超30%的,排在其後的愛瑪科技漲幅爲8.25%和29.69%,九號公司、新日股份和小牛電動兩項數據漲勢都十分慘淡,小牛電動的淨利潤更是暴跌309.21%。從研發投入來看,雅迪在這方面的營收占比雖只排在頭部企業中位水平,但5.55億元的數據仍大幅超過愛瑪科技和九號公司2.13億元和2.94億元,新日股份和小牛公司這一數據均不足1億元。業績不俗、研發增持,雅迪突破新天際也就有了更多底氣。但業內資深人士表示,雅迪想要造車並沒有那麽容易。該人士指出,從去年前三季度情況來看,蔚來虧損超過了100億元,小鵬也虧了50多億元,雅迪能堅持多久,甚至還能否保住兩輪車領域頭部的盤子,很可能就成了未知數。此外,雅迪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著來自比亞迪等頭部車企入局核心業務的壓力。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近日發文回應南京“2.23”火災事故,其中提到,“將把乘用車的研發成果應用到兩輪車領域,加大兩輪車的研發投入,協同各方正能量,開發出能上樓的安全電池”,這對外界無疑是一則重要信號。一旦比亞迪真正落地,雅迪算是又多了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多重因素之下,雅迪是否有意尋找新的突破口,又會否有接二連三的動作招式,市場還需要更長時間檢驗。

- END -

0 阅读:44

青橙財經

簡介:了解有價值的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