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族網絡創始人林奇遇害余波:子女遭高管起訴,5億元股權被凍結

野馬財經 2024-02-19 19:47:50

林奇逝世三年有余,“家人”仍在處理身後事?

作者 | 張凱旌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財經

出身溫州,24歲開始創業,33歲帶領遊族網絡(002174.SZ)成功上市,35歲以90億元身家登上胡潤IT富豪榜,39歲被毒殺……

這便是林奇的奇幻人生。2020年12月,林奇因身體不適住院,很快因病救治無效逝世。後據上海警方通報,林奇疑似中毒,其同事許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2023年10月31日,林奇被毒殺的關聯案件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迎來開庭審理,庭審一直持續至深夜,並未當庭宣判。相關公告顯示,原告爲與遊族關系密切的趙骥龍、趙宇堯,被告爲遊族前首席風控官許垚,案由爲故意殺人罪。

來源: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官網

而在“林奇被毒殺案”發生後,外界就一直很關注林奇家人的後續發展。至2023年,上海加遊接過林小溪、林芮璟、林漓與許芬芬股權,成爲遊族網絡(002174.SZ)新大股東後,原本以爲一切已經塵埃落定,但如今圍繞林奇家人手中的股權,卻再生波瀾。

2月18日,遊族網絡公告稱林小溪、林芮璟、林漓合計所持5023.9萬股上市公司股份已全部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

據“藍鯨財經”報道,此次司法所涉案件案由爲其他侵權責任糾紛,原告爲上海一騎當先管理咨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企查查顯示,一騎當先確實涉及相關案件,法院、被告以及案由都與上述報道以及遊族網絡公告中內容重合。

來源:企查查

不過,該消息並未對遊族網絡股價産生負面影響。2月19日,遊族網絡單日收漲3.7%,目前股價9.8元/股,總市值90億元。據此計算,林奇家人被凍結股份對應市值約5億元。

林奇家族與一騎當先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麽?

林奇子女遭遊族前高管起訴,“退場”計劃或擱置

從一騎當先的背景來看,其與遊族的關聯十分緊密。

2014年,遊族網絡借殼梅花傘(002174.SZ)上市,一騎當先通過定增成爲上市公司股東,其7名合夥人全部爲遊族前中高層管理人員。出資比例最大的是遊族聯合創始人陳禮標,其他還包括遊族前高級制作人王鵬飛、前董秘劉應坤、前平台事業部負責人劉萬芹、前副總裁王麗君、前財務總監李坦穩以及遊族第一任運營總裁陳文俊。

來源:企查查

遊族網絡上市後,一騎當先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公司的前五大股東。其還曾與林奇一道質押股權,用于給遊族融資。

不過,在2018年將6%股份轉讓給甯波永諧後,一騎當先持股比例驟降,至2019年一季度已消失在了遊族前十大股東中。目前工商資料中,一騎當先沒有任何對外的持股。

此外,這7名合夥人目前都已不在遊族任職。其中陳禮標在林奇出事前夕就已經辭職,最晚離開的劉萬芹也在2023年離任。

遊族並沒有公開林奇家族被起訴的具體原因,但作爲與林奇共事多年的“戰友”,一騎當先最大的出資人陳禮標與林家之間沒少産生金錢交易。

比如2017年,陳禮標曾斥資約2000萬元參與了遊族的定增;2019年,遊族曾將全資持股的掌淘科技58%股權及相關附屬權利轉讓給陳禮標,交易價格3.48億元,全部來自陳禮標的個人自有資金。而掌淘科技後續的表現難言樂觀,至少2019年-2021年上半年,遊族財報中掌淘科技權益法下確認的 投資損益全部爲負,累計達-2307.28萬元。

在此背景下,有雪球投資者認爲起訴或與陳禮標對林奇的某筆投資有關。“他當時沒跟林奇說清楚是投資還是借款,他說是投資,要十倍回報。林家只承認借款,還本息。估計他也拿不出什麽證據證明是投資。”

來源:雪球

而起訴的舉動也實實在在影響到了林奇家人的“退場”。

林奇撒手人寰後,其生前持有的遊族23.99%股份由未成年子女林小溪、林芮璟、林漓共同繼承。但由于林奇手中不少股份被質押或凍結,三位子女並未第一時間獲得林奇生前持有遊族股份的全部。截至2022年末,林小溪、林芮璟、林漓均持有遊族4.11%股份,而林奇的持股比例在數度被動減持後降至7.76%。

2023年3月,林小溪、林芮璟、林漓與許芬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將持有的占上市公司總股本11.72%的股份轉讓給了上海加遊,轉讓價格爲10.2元/股,合計10.95億元。

而林奇7.76%的股份也于2023年8月解套,並迅速繼承給了林小溪、林芮璟、林漓,截至2023年8月底,三人均持股約2.59%。

林家人並沒有長期持股的意思。9月28日-12月5日,林芮璟、林小溪以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1786萬股股份;至12月6日,林芮璟、林小溪的持股比例已分別降至2.29%、0.93%。

但股權被凍結後,林奇家人即便想減持也暫時無能爲力了。

“遊戲大佬”替林奇家族“解套”?

林奇曾被視爲遊戲界的傳奇人物。作爲一名連續創業者,大學畢業10年後,林奇已經高居胡潤百富榜80後富豪第三,身價超過50億元,旗下遊族網絡也成功實現借殼上市。

正因如此,林奇去世後也給家人留下了豐厚的遺産,包括自己實控的上市公司股權、《三體》IP、價值數十億的遊族大廈,以及其他房産、收藏等。但同時,林奇也讓家人背上了高額的債務。

種種迹象表明,去世前的幾年,林奇對資金的渴求到達了頂峰。根據遊族公告,林奇在世時累計將其所持有的公司總股本18.76%的股份進行質押,融資金額高達11.67億元。

除此之外,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林奇一共減持了18次,套現13.8億元。截至2020年末,林奇還占用了上市公司多達8.02億元的資金。時至今日,林奇所持5.73%股份仍處于被凍結的狀態。

林奇套現出來的錢都去了哪?有分析認爲是流入了位于上海黃金地段的遊族大廈。據“樂居財經”報道,林奇喜歡在舒適的環境裏工作,也希望把空間的美好帶給更多員工,就花了40億去蓋一個新大樓,其中減持的錢就有部分用于蓋樓;也有觀點認爲是林奇高價買下《三體》版權後,一直沉湎于此,想在遊戲、動漫、網劇、電影等方面全方位發力,因此不得不從遊族大量抽血。

如今林奇已經去世,詳細情況不得而知,但他的家人已經爲此付出了代價。北京市漢華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齊正表示:“三位孩子繼承了林奇的財産,當然要繼承債務,許芬芬個人不承擔林奇遺留的債務,但她作爲三位孩子的監護人需要在孩子繼承的財産範圍內承擔相應債務。”

爲償還債務,林奇三名子女曾將過戶的股份全數質押。林奇去世不久後,還傳出了家屬將其上海古北壹號豪宅挂牌售賣的消息。

即便如此,林小溪、林芮璟、林漓所持股份還是曾全部被凍結;三人還因未償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本金被紅塔證券起訴。

但隨著上海加遊入股,林奇家人的資金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股份質押和凍結也一度清零。

上海加遊的背景並不簡單,其成立于2022年5月,原股東包括上海遠複、趙宇堯和上海華標。其中,上海遠複繼續穿透股權,背後浮現出宛正、馮濤和人民網私募的身影。

馮濤是新浪最早的海外董事,還曾與軟銀中國薛村禾、紅杉資本沈南鵬一道被福布斯中國列爲“中國最佳創投人”榜單前三。而趙宇堯則疑似曾擔任已退市的新三板遊戲公司——心動網絡的總經理。

但2023年,馮濤、趙宇堯陸續退出了上海加遊的股東行列。目前上海加遊98.99%的股權,都掌握在宛正一人手中。

來源:遊族網絡公告(秦濤的位置已被宛正替代)

宛正出生于1984年,畢業就加入了遊戲行業,有近二十年的創業和投資經驗。目前其擔任高管的9家存續公司中,成立時間最長的是上海奧甯競技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而該公司運營的産品奧甯網絡,則是一家以電子競技爲基礎,輻射競技類遊戲産品開發、國內外遊戲發行、直播的電子競技泛娛樂平台。

不過,運營至今奧甯網絡在遊戲産品方面的進展似乎並不多。目前,上海奧甯共持有6個商標,均名爲陸島軍團,但商標狀態均爲無效;此外,公司還有7個軟件著作權,其中6個都是2016年批准的VR遊戲軟件,但搜索引擎中相關信息寥寥無幾;公司備案過的5個曆史網站,也都是無法打開的狀態。

上海奧甯控股的另一家公司上海珀斐,還有一個名爲“Parfa”的項目,定位是新生代家庭娛樂遊戲公司,同樣找不到具體的産品信息。

宛正入主後,林奇時代遊族網絡的董監高幾乎已經完成全面的換血。自林奇辭世後,已有多位高管申請辭職,2020年年報中任職的高管,抛開林奇的12人裏,目前僅有鄭家耀、陳芳兩人的名字,還留在新任高管名單中。

《三體》IP還是未來嗎?

此前遊族曾與包括阿裏、字節跳動、B站、快手等在內的多家互聯網大廠傳出绯聞。其中最接近的是新浪。2021年10月,有知情人士稱,許芬芬已接受新浪集團收購股份的定金,但該報道很快被遊族方面辟謠。

作爲一家遊戲公司,遊族近年來的業績並不樂觀。林奇去世當年,遊族出現了上市以來首虧;2021年,盡管公司成功扭虧,但其淨利潤仍爲上市以來第二低,僅高于虧損的2020年,同時營收也同比下降31.87%。

2022年,遊族營收更是同比降38.19%,淨利潤由盈轉虧,同比暴跌480.73%。6.3億元的淨虧損,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紀錄。2023年前三季度,遊族網絡頹勢依舊,營收同比下降19.35%,淨利潤同比下降85.89%。

在此背景下,遊族被多方爭搶的核心,是其擁有的《三體》遊戲開發版權。遊族網絡表示,公司首款正版三體 IP 遊戲《我的三體:2277》計劃于2024年上半年上線。

産業時評人張書樂認爲,遊族通過三體遊戲重新收獲高光時刻的難度極大。主要在于:其一,三體的劇情很難讓人有期待感,改動會帶來口碑的不可測,複刻小說又難以在宏大敘事下實現完美,口碑必然兩極化;其二,線性敘事的《三體》,要變成網狀劇情結構的遊戲,難度極大;其三,長期以來影遊互動或影視改編遊戲,都沒有特別成功的範例,三體遊戲如果沒有突破性創新,也難免俗。因此,要想盤活這一IP,可以在更多衍生品領域去進行授權,獲得更多的盈利場景。

“遊戲才是遊族的根本,IP從來不可能拯救一個遊戲公司,尤其是這個IP如果從沒變成過爆款遊戲的話。”張書樂表示。

除了《三體》外,遊族也還存在其他的開發潛能。今年5月公司曾稱,目前內部耕耘的高勢能IP有“2+2+1”,第一個“2”是“三體”和“少年”系列;第二個“2”《權力的遊戲》和《盜墓筆記》;“1”是自創的《山海鏡花》,已于9月上線。

來源:遊族網絡官網

除了開發IP潛能外,遊族發展的另外兩個關鍵詞是“跨平台”和“AI化”。前者指在手遊增長趨勢放緩後,對老遊戲的跨平台改造;後者則是借助AI提效、降低門檻,比如4月,公司2D美術外包成本已經降低約25%。

此外,2023年半年報顯示,遊族海外地區收入占總收入的65.26%。將大部分業務放在海外,主攻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受版號限制的影響。

但遊族缺少持續性爆款也是一個難以忽略的問題,這讓公司很難像巨人網絡的《征途》、吉比特的《問道》、多益網絡的《神武》等一樣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遊族在失去林奇這個主心骨後,管理層曾一度陷入空心化。而宛正到來後,目前已經針對公司業務架構進行了改變,將原本隸屬不同部門的運營和研發合二爲一,改爲以工作室爲單位,放在同一個體系中。

一系列變化後,遊族網絡股價一度從2022年10月的低點一路上漲,至今年5月收複了2020年林奇逝世後的跌幅。但自6月至今,公司股價再次出現腰斬。接下來遊族的業績,還能撐起資本市場的期待嗎?

你認爲林奇家人陷入了何種糾紛?是否期待即將到來的三體遊戲?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0 阅读:165

野馬財經

簡介:關注金融創新的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