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波音贏得新“末日飛機”合同,這家公司展現美國航空業另一面

看航空 2024-05-14 09:05:28

4月26日,美國空軍宣布,內華達山脈公司(SNC)在競標中擊敗業界巨頭波音公司,獲得了總額高達130億美元的合同。這意味著內華達山脈公司將受托開始研發新一代的美國“強化生存性國家空中作戰中心”(SAOC)飛機。

SNC公司發布的SAOC項目基于波音747平台的渲染圖。

SAOC項目預期在2036年7月10日之前完成,將取代現有的E-4“國家空中作戰中心(NAOC)”機型。新機種命名中的“強化生存性”這一前綴其實並無實際意義,主要是爲了在命名上形成區別,避免混淆。

E-4總體布置示意。

E-4B,注意機身上大量的天線和整流罩。

“國家空中作戰中心”是一種以核戰爭全面爆發爲任務場景的特種通信指揮飛機。依賴這一飛機平台,在核戰爭爆發或陸基指揮控制中心被摧毀的情況下,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高官依然能在空中不間斷地保持對美國軍隊的指揮能力,尤其是下達核打擊指令的能力。

因此,該類飛機也被冠以“世界末日飛機”的綽號,意指這些飛機只有在大規模核戰爭帶來的“世界末日”才能發揮實際用處。

但實際上,在一些非軍事因素的極端場景下——比如大規模的自然災害、大面積電網崩潰中,它也會被用于公共救援用途,比如作爲通信指揮中樞使用,或運載關鍵人員。

在任意時間,都至少有一架E-4保持待機狀態,保持機載通信系統開啓,並有一台發動機啓動的狀態,可以隨時起飛。

美國現有的“末日飛機”是波音研發的E-4“守夜人”,一共制造並服役了4架,用于取代更早的EC-135J“國家緊急空中指揮所(NEACP)”飛機。E-4基于波音747-200B平台改造而來,波音公司同時負責了機體研發生産和針對性的改裝任務。所有E-4均在20世紀70年代完成制造和交付,並經曆了多次升級改進。

如今,在經曆50多年後,盡管維護檢修標准遠高于普通飛機,但這幾架E-4依然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壽命的終末期,需要尋求後繼型號。

E-4內的部分機載設備。

2022年3月26日,第595指揮與控制小組負責人布萊恩·戈爾登上校在從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起飛的E-4上對媒體發表講話。

E-4上的部分辦公區域,一架E-4可以攜帶65名軍事人員,除了飛行員、通信系統操作員以外,還包括導航員、飛行工程師、空乘人員和安保人員。

E-4上供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使用的會議室電話和控制裝置。

目前,用于替代E-4的SAOC項目依然處于高度保密狀態,已公開的信息非常少,更多報道集中在SNC如何在商業競爭中擊敗了波音——比如,很多媒體表示,在知識産權分配、先進數字流程、與政府共享數據等環節,SNC作爲私營公司能夠提供更爲敏捷、靈活且具備顯著成本優勢的改裝服務。

2023年,波音宣布退出SAOC項目的競爭。根據路透社披露的信息,其主要原因是波音和美國空軍在價格、合同條款、核心數據知識産權的歸屬上無法達成一致——尤其是近年來遭受數十億美元損失之後,波音已經拒絕接受任何新的固定價格開發合同。

SNC公司在航空領域主要從事飛機改裝和系統集成。

與波音相比,SNC在曆史底蘊和體量上都有很大的差距。SNC成立于1963年,最早只是一個機庫中由幾個人組成的微型企業。目前,SNC已經成爲一個擁有4000多名員工的中型企業,主要從事飛機改裝和空間技術研發。

盡管缺乏更詳細信息,但是由于機體選擇範圍有限,平台用途明確,SAOC項目的總體設計目標與現有的NAOC依然高度一致,因此我們不難勾勒出SAOC項目的總體輪廓。

在機體選擇上,SAOC合同必然會要求超標准的維護檢修與更多的發動機數量,這是保障飛機能夠不間斷飛行超過72小時並擁有更強的抗戰場損傷能力(如抵禦核爆炸電磁脈沖效應)的關鍵基礎。這意味著四發的波音747機體或者空客A380飛機依舊是SAOC的最佳平台選擇。

不過,從現實角度來看,SAOC很可能只會選擇美國本土制造的飛機。考慮到此前波音747家族最後一個型號系列中的波音747-800I已經被美軍采購作爲總統座機的改裝平台,SAOC同樣采用波音747-800I的幾率非常高,只是在波音747全系列已宣告停産的現在,SAOC必然只能采購二手飛機作爲平台。

在機體改裝思路上,SAOC與NAOC不會有基本方向上的差異:改裝內部艙室,作爲移動辦公空間、媒體簡報室、甚至是設置一些嬰兒床的生活空間;加裝能與全球各地聯絡並實現視聽和數據傳輸的各種通信系統——E-4上裝備了不少于42套不同的通信系統;還要針對核爆炸進行特殊加固——比如所有的窗戶都將加裝對強光和電磁輻射的屏蔽裝置。

SNC公司在公司宣傳中將開放性的模塊化研發作爲核心賣點。

和NAOC相比,SAOC在總體設計上最顯著的差異在于時代背景。顯然,它必然會使用各種更先進的機載設備,尤其是通信相關的産品,比如機載星鏈系統。此外幾乎可以肯定,它一定會采用模塊化、開放化的設計體系,方便後期靈活敏捷地實現硬件和軟件的更新升級——而這一直是SNC引以爲豪並反複向外界展示的優勢能力。

而相較于SAOC項目本身,SNC公司能獲得這樣的“國防大單”,這一點或許更值得關注:

從一個微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從小型飛機的簡單改裝做起,SNC在60年間發展成爲了一家中型公司,並能在核心項目中與波音這樣的傳統巨頭競爭獲勝、拿下合同。這反映出,未來對于美國航空航天産業的觀察,無論是對于整體現有能力的判斷,還是對于産業活力、發展趨勢的判斷,都不能僅將注意力聚焦在波音這樣的傳統巨頭上,要更多關注一些體量較小的中型甚至小型企業。

0 阅读: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