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全國試點公布,武漢三項目入選!

武漢發布 2024-04-25 16:03:29

4月23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包括18項自動駕駛試點項目和14項智能建造試點項目。武漢是本批次入選項目最多的城市。

32個項目聚焦自動駕駛和智能建造,面向公路貨運、城市出行服務、末端配送、港區集裝箱運輸、園區內運輸,以及智能施工、預制構件智能生産等場景開展試點示範。

自動駕駛出租車、無人駕駛巴士已經成爲軍山新城沿線居民的日常出行交通工具之一。

自動駕駛方向,武漢入選的是“武漢跨區城市出行服務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和“武漢陽邏國際港集裝箱水平運輸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

長江日報記者梳理該類別試點項目名單發現,入選項目均堅持應用導向、立足實際場景、面向實際需求。比如上海臨港城市出行與物流服務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將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內,開展智慧出行數字平台建設、自動駕駛城市出行與物流服務試點應用。其中提到,要實現“響應式”的定制化出行服務。

此次入選的“武漢跨區城市出行服務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是圍繞自動駕駛城市出行服務、智慧出行數字平台建設等方面開展試點。武漢車谷城市發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本次試點工作,2024年4月—2025年10月,需投入不少于700輛自動駕駛乘用車,累計完成訂單不少于200萬單,服務出行不少于280萬人次,運行裏程不少于2000萬公裏。同時還需建成自動駕駛巴士服務站點20個,投入不少于80輛自動駕駛巴士,累計完成出行服務不少于30萬人次,運行裏程不少于50萬公裏。

在武漢中遠海運港口碼頭,記者看到科技感十足的一幕:一輛載著集裝箱的湖藍色無人駕駛卡車,在碼頭前沿行駛中,自動避讓道路上的障礙,10分鍾駛入港區重箱區——這是另一個入選項目“武漢陽邏國際港集裝箱水平運輸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的應用現場。

武漢中遠海運港口碼頭有限公司生産操作部經理陳曉勉稱,這種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配備激光雷達、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可實現環境主動感知、自主定位、自主智能控制、遙控控制和遠程通信五大功能。今後,陽邏港將實現貨物在碼頭和鐵路場站之間全流程自動化作業,自動駕駛集裝箱運輸車完成集裝箱水平運輸量達到碼頭鐵水聯運總作業量的50%以上。

在智能建造方向,“湖北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超高混凝土橋塔智能建造先導應用試點”入選。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相關人士表示,該應用試點的入選主要包含一體化智能築塔機和鋼筋部品柔性生産線。這一智能建造方式可改變傳統橋塔施工方式。利用“鋼盔甲”裏邊集成的養護、模板、安裝等設施,實現橋塔施工的工廠化。同時,過去高空散綁鋼筋作業全部在地面生産線上標准化完成,再整體吊裝到主塔上方拼接,減少高空施工風險,提升綁紮質量。

得益于此,如今的武漢新洲長江邊,雙柳長江大橋北岸主塔正在以每周6米的速度向上“生長”,現已經突破180米。

據了解,交通運輸部將對試點項目實行全過程跟蹤和管理,及時評估試點任務完成情況、宣傳試點成果,通過試點實踐凝練一批技術指南、標准規範,打造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案例,“以點帶面”帶動新業態發展。

(長江日報記者汪文漢 郝天嬌 王雙雙 龔萍 通訊員邱婷 吳海平 譚詩泉 許豹 晏久順)

0 阅读:791
评论列表
  • 2024-04-26 02:24

    看到了“蘿蔔快跑”,駕坐無人,有點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