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最佳目標值”是多少?很多人搞錯了

李大哥知識分享 2024-05-04 22:08:32

國內糖尿病患者數量比較龐大,其中1型患者約10%左右,90%是2型患者,換句話說,2型糖尿病占了絕大部分。

日常生活中,嚴格控制血糖是首要與核心的任務,因爲糖尿病有兩句著名的論斷:

第一句: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說出了糖尿病的複雜性、難治性。

第二句:糖尿病不可怕,並發症才可怕。說出了糖尿病的危害性、痛苦性。

糖尿病患者要牢記,反複和長期的血糖失控,會誘發各類嚴重問題,已知的疾病至少有一百余種和糖尿病有關,較有名的包括:心梗、腦梗、腦出血、眼病、腎病、糖尿病足等。

實際上,血糖管理有2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個是不知道自己正常的血糖水平是多少;一個是,出現血糖異常升高問題沒有控制達標。

2型糖尿病患者占據國內患者絕大部分,管控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自我管理+飲食+運動+藥物+檢查,才能控制病情,延續和減少並發症,整天要小心翼翼,一天的生活軌迹大致是: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測“空腹血糖”,洗漱後服降糖藥並吃早飯。

上午:無論是否上班都要測量“餐後兩小時血糖”,與空腹血糖對比。

中午:飯前要吃降糖藥,才能放心進食。

下午:午飯後兩小時,有必要測血糖,防止低血糖問題。

傍晚:晚飯前重複和午飯一樣的動作,注意控制飯量。

臨睡:測血糖,如果血糖升高要采取降糖措施。

在一天天的反複折騰中,早上的“空腹血糖”是只做一次,但非常關鍵。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是不是受控”、“波動大不大”,對病情控制有很重要的提示意義。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數值“空腹血糖理想目標值”是多少?很多人不了解。

有2個臨床研究數據:

一個是從年齡看,各有側重。如果是25歲以下青少年群體,身體每天代謝旺盛,消耗較頻繁,空腹血糖可能在3.9—6.1mmol/L。35—60歲的中老年人,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隨心所欲,空腹血糖在4.4—6.1mmol/L。60—75歲的老人,隨著身體機能下降,影響血糖,空腹血糖在6.1—7.0mmol/L。75歲以上老人,胰島素已經少很多了,血糖容易升高,也易出現低血糖,空腹血糖在7.0—9.0mmol/L。

一個是從國內44家綜合大型醫院的臨床研究看,空腹血糖在3.9—6.1mmol/L時,如果沒有低血糖風險,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0%,有助于提高整體血糖達標值。

這兩組數據都出現一個高頻數值:6.1mmol/L。換句話說,國內絕大部分2型糖尿病人群,請牢記空腹血糖6.1mmol/L爲最佳目標值。

事實上,有的患者注意自律,認真堅持,長期謹慎,是可以達到這個數值的。但也有不少患者知道大道理,有控糖大方向,但細節不注意,讓努力變成泡影,病情加速了。

總的來說,生活中注意8個控糖細節,對血糖控制大有幫助。

1、對添加糖的行爲“零容忍”,這是防止遊離糖搗亂的關鍵招數,對逆轉血糖指標大有幫助。

2、避免重金屬超標,多見于鉻、鉛、汞等問題,會加重胰島素抵抗。

3、防止久坐不動,會引起體內輕度炎症,加快2型糖尿病進程。

4、減少和避免熬夜,熬夜帶來睡眠時間不足,誘發體內炎症,加重胰島素抵抗。

5、防止食物過敏,食物過敏會引起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起慢性炎症,加重胰島素抵抗。

6、減少omega-6的攝入,這是一種促炎的脂肪酸,存在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當中。

7、改善消化水平,多見于中老年人消化能力下降,誘發腸道菌群失衡,帶來炎症問題。

8、防止壓力長期過大,壓力會大量釋放皮質醇,嚴重幹擾血糖平衡,引起血糖波動。

8 阅读:4807
评论列表
  • Nick 9
    2024-05-05 20:16

    全是廢話

  • 2024-05-13 11:48

    騙流量的文章

  • 2024-05-10 23:06

    廢話真多

  • 2024-05-12 23:28

    空腹血糖超過5.5,胰島就開始啓動,如果多次測量空腹血糖超過5.5,也就意味著糖尿病前期,就要開始健康飲食了。

  • 2024-05-26 01:33

    亞洲人群當糖化血紅蛋白>6.3時 往往就可以確診爲"糖尿病"了!也就是說將其控制在6.0以內才算爲"前期"人群的理想數值 如果到了7.0那證明是"失敗"的[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李大哥知識分享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