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了!神州17號可以依靠北鬥准確落地,爲啥還要人工搜索?

鋤禾園 2024-05-01 22:34:58

自古以來,種菜似乎已成爲中國人內心深處無法割舍的情感紐帶。每當家中有塊空地,人們總會思索如何將其變成綠意盎然的菜園。即使在遙遠的南極科學考察站,面對嚴寒的凍土,中國人也不曾放棄對種植的執著追求,用行動诠釋著“創造條件也要種地”的信念。終于成爲了在南極列國科考站中,以夥食好出了名。

昨日,隨著神舟十七號航天員的順利返回,他們在太空長達六個月的探索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提及太空探索,自然少不了與種菜相關的趣事。自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進入天宮起,便開啓了在軌植物栽培的先河。隨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更是在太空中成功種植了生菜、小麥、矮杆番茄等蔬菜與水果,並在中秋佳節品嘗到了自己親手種植的生菜,爲太空生活增添了一抹綠意。

那麽,對于剛剛開始出差的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來說,是否還會有新的種植嘗試呢?畢竟,種菜對于中國人而言已不再是新鮮事。

然而,這次他們選擇了更爲獨特的挑戰——太空養魚。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生態的敬畏與探索精神,更是對民族血脈覺醒的生動诠釋。

考慮到太空環境的特殊性,如排泄物處理、無氧環境等問題,科學家們經過精心篩選,最終選擇了斑馬魚作爲首次太空養魚的實驗品種。其實說到這斑馬魚,它體型纖細,生命力旺盛,繁殖力強,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因爲其基因與人類有高達70%以上的相似性,從而使其成爲太空實驗的理想選擇。

然而,太空養魚並非易事。爲了保證斑馬魚的生存與繁衍,航天員們還攜帶了一種名爲金魚藻的植物。這金魚藻,可是太空養魚的重要一環:通過光合作用,金魚藻能産生氧氣供給斑馬魚呼吸,而斑馬魚的排泄物則能爲金魚藻提供了生長所需的營養。這種巧妙的生態循環設計,爲太空中的生命提供了可持續的生存環境。

當然,太空養魚還需要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如何爲金魚藻提供穩定的光源、如何保證水質穩定、如何爲魚類提供適宜的飼料等問題都需要精心設計與實施。爲此,航天員們准備了特制的魚缸、光源以及特制的魚食等裝備,確保斑馬魚在太空中的健康生長。

例如魚食,就設計成一種特殊的牙膏狀,吃一點就擠一點,每次擠出的量盡量保證能讓魚吃完。而魚吃完之後的排泄物,又有專門的管道,能夠送回金魚藻的生長區,這樣一個完美的閉合就産生了。

此次太空養魚實驗初步計劃將持續一個月時間,但具體時長將根據實驗進展情況進行調整。科學家們表示,未來還可能會進行太空養鼠等更多有趣的實驗,進一步探索太空生命的奧秘。這些探索不僅將豐富人類的太空生活體驗,也將爲人類在太空中的長期生存與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與啓示。

另外,鋤禾君還注意到已經成功返回地球的神州十七號航天員,在穩穩落地東風著陸場的時候,有一個細節。那就是我們已經擁有了定位精准的“北鬥精確”定位系統,那麽爲何在航天員返回時仍需依賴人工搜索呢?

這背後其實隱藏著對航天員安全的極致追求。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神州十七號航天員返回時候的經曆,從這個經曆中,我們一起寸照答案。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的返回過程經曆了多個階段,包括制動離軌、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開傘著陸等。

其中,再入大氣層階段尤爲關鍵,返回艙與大氣層劇烈摩擦産生的高溫考驗著艙體材料和航天員的心理素質。這時候,返回艙和大氣層會因爲摩擦的原因而在艙內外産生上千度的溫差。這時候的航天員,其實在返回艙的旋窗上,是能夠看到艙外的火花四濺的樣子的。而這個場景我們想象起來,大概就是個“火球”落地的樣子。

隨後,當返回艙進入“黑障區”,地面通信與飛船聯系暫時中斷,直到飛出黑障區後,在飛船大約還剩10公曆路程的時候,降落傘出場,北鬥定位系統才能再次發揮作用。

因此,盡管有“北鬥精確”定位系統的支持,但在返回艙穿越黑障區期間,地面人員無法實時掌握其具體位置。而穿越黑障區的時候,出現什麽問題,宇航員有什麽不一樣的身體變化,誰都無法預知。

因此爲了確保航天員的安全,地面搜救隊伍需要在返回艙預計著陸區域進行搜索,以便在第一時間發現返回艙並確認航天員的安全狀況。畢竟只有精准定位和人工直接到場,在最短時間內雙保險,最快的看到航天員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人工搜索團隊和北鬥定位團隊的任務一致,並沒有什麽沖突,都是爲確保航天員安全而做的備份。

此外,我國載人飛船執行任務時一直秉持著“航天員安全第一”的原則。除了依賴先進的定位系統和搜救隊伍外,還采取了“發射一艘,備份一艘”的策略,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這種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彰顯了我國對航天事業的嚴謹態度和對航天員的深切關懷。

3 阅读:1935
评论列表
  • 2024-05-02 22:07

    你想不通的事還多,你是什麽人?你自己不清楚嗎?就你這自爲體的鳥人,還會知道你只會吹牛,還能怎麽樣?

  • 2024-05-02 19:25

    當你想通了,你已是航天科學家了。

  • 2024-05-03 20:31

    這就是沒文化導致的認知差異。 還你不懂[笑著哭] 微積分的年頭也不短了,你明白嗎? 給你葵花寶典你也練不出來四六。

  • 2024-05-02 12:44

    對呀

  • 2024-05-02 20:03

    養魚不如養蝦好,越原始的生物越易養殖,變異也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