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德經》的角度看:劉強東AI數字人直播帶貨觀看量超2000萬

本自具足文創 2024-04-19 09:50:27

從《道德經》的角度來看,劉強東數字人直播帶貨觀看量超2000萬這一現象,體現了“無爲而治”、“順勢而爲”和“道法自然”的智慧。

無爲而治:滿足用戶好奇

首先,《道德經》提倡“無爲而治”,意指不刻意幹預事物的自然發展,而是順應自然規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爲而治是《道德經》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原文如下: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在劉強東數字人直播帶貨的案例中,京東采用了AI技術創造出數字人“采銷東哥”,這種創新方式沒有直接幹預消費者的選擇,而是通過提供新穎的購物體驗來吸引觀衆,從而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超過2000萬的觀看量。

這種順應科技發展趨勢和消費者好奇心的做法,正是“無爲而治”的現代體現。

順勢而爲:順應時勢,抓住機遇

《道德經》第四章中提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道是虛空的,但它的作用卻無窮無盡。它深邃得就像是萬物的根本,能夠消除一切鋒利和紛擾,使萬物和諧共存。這裏的“道”可以理解爲自然規律或者宇宙的本原,而遵循這樣的“道”,就意味著要順應自然,不逆勢而爲。

在這個案例中,京東利用了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通過創造AI數字人來進行直播帶貨,這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新奇體驗的追求,也抓住了數字化轉型的機遇,提高了用戶平均停留時長達到日常均值的5.6倍。

這種順應時代潮流的創新做法,展現了“順勢而爲”的智慧。

道法自然:以人爲本、以用戶爲核心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最後,從《道德經》的角度來看,技術創新應當服務于社會和人類的發展,而不是單純追求技術本身的進步。《道德經》強調“道法自然”,即一切行爲都應遵循自然規律,不應過度人爲幹預。

在劉強東數字人直播帶貨的案例中,雖然使用了先進的AI技術,但其本質仍然是爲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即購買生活用品。

這種以人爲本的技術應用,符合《道德經》提倡的“道法自然”的原則。

綜上所述,劉強東數字人直播帶貨的成功,不僅是技術創新的成果,也是《道德經》哲學思想的現代應用。通過無爲而治、順勢而爲以及道法自然的實踐,京東在電商領域開辟了新的可能性,同時也爲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