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胎夫妻從500m²搬到37m²:好房子無關大小

一條 2024-04-14 09:37:38

一條持續拜訪小戶型之家,

今天回顧其中3個。

屋主們在各自的人生節點搬入新居,

解決小房子種種通病的同時,

也讓生活持續步入充滿希望的軌道。

姗姗與張維代表當下一種“很新”的父母:

一年有一半時間出差在外的“女強人”媽媽,

二胎到來後選擇自由職業的“奶爸”,

不因孩子犧牲自我,也不雞娃,配合默契。

一家四口原本住在上海郊區500㎡的大房子裏,

爲了孩子讀書,在老弄堂買下37㎡學區房。

設計師Stefny改造後,

大人和小朋友都住得不湊合、不委屈。

上海,一條家居生活主理人yui拜訪姗姗和張維的家

上海,一條家居生活主理人yui拜訪Vikki的家

插畫師張文绮Vikki 30歲了,

搬進上海市中心50 m²的家,

一個人住。

一套“配色法”解決了大半的戶型硬傷,

全屋收納也符合她的職業需要,

可升降工作台足夠在家處理輕量工作。

她通過規律的作息和運動習慣,

讓自己時時處于“創作者”的狀態。

廣州,老湯的家

兒子結婚生子後,

老湯一家人原本搬出了常年漏水的“危房”,

可家裏的餐廳生意受沖擊,

他們只好重新搬回廣州城中村72㎡的老宅,

找來設計師謝英凱改善全家人的居住環境。

如今,72㎡的地塊變出150㎡的空間,

祖孫3代人的生活得到了妥善的照顧。

編輯:舒怡、冰芯

責編:徐瑩

姗姗與張維一家四口,原本住在上海郊區500㎡的大房子裏。

2021年,爲了大兒子上學,開始向市中心“回遷”,在老弄堂裏買下了37㎡的“老破小”學區房。他們邀請設計師Stefny來改造。

設計師 Stefny 聊著弄堂周邊

Stefny說:“如今的年輕父母育兒,似乎逐漸擺脫了一味‘自我犧牲’式的服務。姗姗夫妻提出的首要需求,就是房子要適合孩子成長,也得有家的溫暖,父母和孩子都不能湊合著過。”

開放式廚房

首先,“打開”廚房,植入多功能的島台。

島台替代了傳統的餐桌,也爲廚房增添了一個操作台。白色加寬台面讓這個家顯得更輕盈,還隱藏了超大儲物空間。

折線造型柱子,靈感來自原始戶型中的兩道斜切梁

“張維是湖南人,姗姗是南京人,都很喜歡下廚,所以我們把廚房布局做得很細致。比如,操作台的裏側裝了餐邊櫃,紙巾、調料、剪刀等隨取隨用、用完即收;冰箱、烤箱、洗碗機等大件,就嵌入明黃色的櫃體裏,櫃門關上後還成爲家裏的一個視覺焦點。”Stefny說。

島台的外側,大部分櫃體是向內縮進的,坐在這裏吃飯、辦公時,腿可以很舒服地伸展開。

窗邊卡座,下方也可以儲物

其次,一層的書櫃、卡座、兒童床、樓梯收納櫃都是定制的,小家具們靈活布置,隨時可以移動,其余2/3的空間“留白”。

姗姗說:“即使再小的家,也要有待在一起互動的地方:想跑的時候能跑起來,想躺的時候就躺一躺。”

郊區的房子中,張維與姗姗爲孩子造的彩色樹屋

色彩是重頭戲。在郊區的大房子裏,夫妻倆就曾經親手爲小朋友打造了一處彩色的樹屋“遊樂場”。

折線、圓洞的幾何形態,貫穿于家中

Stefny大膽地用到了5種顔色,整個家的主題就是“色彩七巧板”。她說:“通常來講,在改造中加入一、兩種色彩,就會對老公房的整體空間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

廚房中充滿彩色的家居用品

小客廳

廚房,以明亮的鵝黃色爲主。小客廳,明黃色地毯搭配淡紫色沙發,形成撞色。

紫色沙發與淺藍色兒童床,起到顔色過渡的作用。到窗邊,色彩又重新變爲明亮的黃色。

爸爸在兒童床下方的書桌辦公

Stefny剛開始做設計的時候,姗姗還沒有懷上妹妹,等到改造施工快結束,常住人口就由三個變成了四個。眼看著哥哥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妹妹也逐漸長大,張維決定,更專注地陪伴兩個孩子成長。他辭掉全職工作,轉身成爲一名自由職業者、一位“奶爸”。

“我們的分工,其實是投票決定的——認真地做了一個‘家庭問卷調查’“,姗姗笑著說,“不能只看收入來定,要從各個維度通盤考慮一下:有沒有興趣帶娃、帶娃技能如何……綜合下來,可能爸爸更適合,他更有耐心,後勤工作也更加細致入微。”

床鋪被擡起,形成孩子們的“樹屋”

爲了應對孩子的成長,Stefny盡可能留出更多可以靈活變動的區域。

比如,她將兒童床擡高,在下方塞進一個爸爸和兒子共享的書桌。“等到妹妹再長大一點,就可以把樹屋下面的書桌移出來,替換成她的小床;紫色的小沙發也可以換成一張大書桌,同時滿足哥哥和妹妹寫作業的需求。”Stefny說。

居家辦公後,張維自然成了最常待在這個小家裏的人。

清早起來,爲家人准備早餐,送孩子上學;白天,樹屋下方是他的工位;下午接哥哥放學、准備好晚餐,媽媽也下班了,“奶爸”迎來自己的休閑時刻,眼前是嬉笑玩耍的一家人。

姗姗利用廚房的吧台辦公

姗姗常常出差,一年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外。但周末帶孩子外出、寒暑假全家旅行,是雷打不動的必備項目,她從沒缺席:

“我一旦出差,爸爸的工作量其實非常大,有時候深夜拉著行李箱回家,也會覺得愧疚,所以一到家,就特別積極地陪娃玩。小朋友放學後到睡覺之前,我陪伴他們比較多,等他們都睡熟了,我再爬起來加個班。這就是時間管理的事。”

閣樓上的臥床

在孩子們眼中,姗姗可能是更好玩、更愛玩的形象,連睡覺也可以變成遊戲。改造之初,她甚至堅持,只在閣樓放一張臥床,一層可以完全不做床鋪。

“住郊區時,我們一家四口睡覺就像‘翻牌子’,看心情的。現在的閣樓很有包裹性,就像睡在帳篷裏,兄妹倆特別喜歡。有時候我和妹妹一起唱著歌,就睡在樓下的兒童床;有時候一家四口剛剛做了遊戲,就一起擠在閣樓上。對我們來說,這不會犧牲睡眠的品質。”

夫妻倆一動一靜,性格上極度互補,用Stefny的話說,這種伴侶之間難得的同頻、相互理解和穩定情緒,太讓人羨慕。

“每個家庭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爲了實現它,總要有權衡和取舍。情緒穩定是必要的,小朋友是大人的一面鏡子,只有我們的情緒更積極,才能更好地陪伴他們的成長。” 姗姗說。

爸爸的工具牆

其實在姗姗眼中,張維還有愛冒險的另一面:“對他來講,不是說一輩子按部就班工作、工作好就夠了。比如他愛滑雪,每年我們一家都會去滑一次,可能那個在雪場很酷的樣子才是他真實內心的一種釋放吧。”

“包括他自由職業的狀態”,姗姗補充道,“哥哥學校裏有時請父母去分享職業,醫生、律師都很常見了,我們希望爸爸能去分享一下:作爲奶爸,怎麽兼顧家庭和事業,怎麽做好時間管理?這都是很深的學問。”

樓梯下是滿滿的儲物空間

夫妻倆對育兒的態度還是“實驗的、體驗的”:“有些朋友來到家裏,會覺得我們兒童房的上鋪有尖角,樓梯沒扶手,很不安全。實際在我們的觀念裏,父母是要去提醒小朋友注意這些,但最終,謹慎也好、“冒險”也好,靠他們去體驗,人生是他們自己的。”

以下是張文绮(Vikki)的自述

我是江蘇淮安人,曾在紐約讀書,2023年把工作室安在上海,于是在市中心買了這套50 m²的房子,一個人住。

房子像個便當盒,是上海市區常見的“一字”戶型。我找了設計師崔嶼幫忙改造。

Vikki的作品《園林1910》(節選),獲第16屆中國動漫金龍獎

Vikki作品《創想的制造商》(節選)

獲Hiii Illustration國際插畫大賽“商業應用最佳作品”獎

設計之初,我們就非常明確:盡可能保留原始的戶型結構,用色彩做劃分。畫畫的時候,喜歡用彩色;看到一個空間一點點被色彩填滿,就像被一個能量場包裹著,很有安全感。

裝修房子和畫畫很像。拿畫畫來說,高飽和色本來是很容易讓畫面俗氣的色系,但如果在一幅畫裏,先確定兩個主色,然後細節處用高飽和色點綴,把握好了,也可以搭得很舒服。

原本正對入戶的廁所門往左移,增設了玄關

原爲“L型”的廚房被重新規劃成“U型”,增設高吧台

客廳與廚房貫通

我們以紅黃藍爲底色,借鑒了“蒙德裏安”的“橫豎切割”法:

藍色作爲餐廚區,白色爲客廳,用紅、藍、白組成大小不同的色塊,局部以黃色點綴,分隔空間。

臥室

陽台

臥室和陽台,棕色和米白色占主導,搭配低飽和度的紅與藍,更安靜、更放松。有朋友來過後,一下子對色彩沒有恐懼了。

改造前,我和崔嶼就達成了共識:一是放書的空間要足夠多;其次,需要工作區域,作爲自由插畫師,我平時都會去工作室“打卡上班”,但太累的時候,會在家裏處理一些輕量級的水彩稿。

靠牆一側的超大書櫃,將床體、書架,梳妝台、卡座整合到一起

于是,我們先按書本的三種尺寸,定制了一個超大書櫃。它共有三個高度:

上面兩層偏矮,書格最寬,適合常規開本的書;

中間帶推拉門的書格,可以同時容納大開本的書和一些小物件;

床右側的書格最高,放大開本的繪本、畫集,滿足我睡前閱讀的需要。

是書桌,也是梳妝台

而在不同的放書區域,我們還疊加了收納功能:

嵌入一個卡座,朋友來了,坐下聊天不會頂著頭,坐墊下方還可以儲物;再“掏”出一個小書桌,桌面支起來後就是梳妝台,下方是隱藏式的首飾收納盒。

工作台,可切換站立、坐下兩種模式

我們借陽台和臥室之間的走廊,設計了一個 L型工作台。它不僅兼具站、坐兩種模式,還疊加了收納區域,用來存放大的繪本和裝裱好的畫。

Vikki自己設計的廚房收納區域

裝修過程中我慢慢意識到,小戶型的收納,關鍵在于收納空間的分散,把邊邊角角利用起來,相當于總量不變甚至更多,還能更有玩趣一點。

Vikki 有健身運動的習慣

今年我就30了。30歲跟20歲在長相、體力上都沒有太大差別,但比20歲探索到更多,跟世界有更多的連接,對自己有更好了解,跟20多歲“傻不愣登”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

工作上,我也學著“放過”自己。很多人覺得,畫畫首先要有靈感,但其實靈感這個東西不是等來,而是伴隨工作來的。每天准時地坐在創作的位置上,只要你開始工作,這個東西就會順。如果狀態很差,當天繁重的事情就不做了,睡到自然醒,然後晃悠去附近咖啡廳或書店,給自己“放個假”。

你的痛苦,你的情緒,大部分時候是在和自己較勁。接受好的、不好的,也是在一步步接受自己。30歲很美好。

年過七旬的老湯,已在廣州西關老城區住了40年。兒子結婚生子後,一家人原本搬出了常年漏水的“危房”老宅。可家裏的餐廳生意受到沖擊,爲了還清欠款,他們賣掉剛裝修好的新房,重新搬回72㎡的老宅居住。

兒子小湯找來設計師謝英凱,希望能用余下的一點積蓄來改善全家人的居住環境。

點亮燈光的老湯家,和所在的城中村片區“老西關”

改造前的房屋

老宅曆經百余年,主體結構早已破敗不堪,屋頂塌陷、漏水嚴重、牆體潰爛。最愁的就是大雨天,家裏總會四處漏水。

入口地坪擡高

整修老屋的基礎結構,成了設計師謝英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他先將入口擡高45cm,進到屋子,再讓地面下降30cm,既保證了防水,也保全了室內的高度。此外,對牆體進行加固和防水處理。

弧形屋頂,引入了光和風

兒子房與女兒房的開窗,嫁接在弧線屋面之上

第二步就是引進光和風。房子縱深向長達19米多,由前後兩間大屋組成,一高一低。整個老宅只靠頭尾兩端的門窗來獲得采光、通風,人走到屋子中間時,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甚至壓抑到連呼吸都急促。

于是,謝英凱改造了屋頂。他將原本一字型的屋頂從中間破開,在前後兩個大屋的屋頂之間新增了一個連續的弧線形灰瓦屋面,從高處的屋頂一直延續到地面。

樓梯井

他說:“這個弧形屋頂,也相當于一個采光井、呼吸口,在房子的中部提供自然光線和通風。在此基礎上,我們還繼續疊加了樓梯、位于二層與閣樓的窗戶、可以透光的玻璃瓦……”

房子內外的灰瓦

改造中,他也想爲老湯一家盡可能保留屬于老西關的記憶。貫穿室內外的“灰瓦”,就是爲此特別定制的。

在西關人心裏,坡屋頂和灰瓦都是老房子的象征。但不同的是,謝英凱定制的瓦片是細長的,30cm長、5cm寬,三角形斷面,看上去更立體,也更便于排水。

瓦片鋪設在天花上

瓦片用于地面和座凳

可以踩踏的瓦片

瓦片不僅在屋頂使用,還貼到天花上,在客廳裏成爲座椅的坐面和老人的健身步道……它們的尖端十分光滑,不僅美觀,踩上去或坐上去都非常舒適。

暮色中的“光瓦”

房子總共使用了數萬片瓦,還特別點綴著透光、內嵌了燈管的玻璃“光瓦”:白天可以增強屋內的自然采光,夜晚則如同“繁星點點”。

從客廳看向鋼琴房

用于隔音的移動木門

原來用作儲物的空間改造成小賣部。謝英凱希望直接望向鄰裏的鋼琴房、小賣部,能夠爲一家人增添更多溫暖和希望

老湯一家是標准的三代同堂之家。改造後的房子,共150㎡,分爲上下兩層,每個成員都有屬于自己的小天地。一層作爲相對公共的區域,包含一個明亮的客廳、位于房屋中間的樓梯井,東西兩端則分別是小湯的小賣部和妻子的鋼琴房。

鋼琴房獨立成間,旁邊是圖書角和多功能活動區,謝英凱使用了專業的隔音材料,關上門後,這裏就像一個小劇場。

哥哥的“星空書房”,他喜歡看天文、地理、科技方面的書籍

房子的2層是6口人的私密生活區域。

兒子房的位置定在了全屋最高處,借著原有大屋屋脊的空間,給小男孩打造了“星空書房”。謝英凱解釋道:“哥哥的床鋪被整面的書櫃圍合起來,他踩著階梯一樣的櫃子就能到達讀書角落‘星空書房’。這個狹窄的區域不方便大人使用,但很適合小朋友來探索。”

通過衣帽間,女兒房與小湯夫妻的臥室相連

妹妹年紀太小,女兒房和小湯夫妻的臥室通過衣帽間相連,女兒可以直接從自己的床鋪爬到媽媽身邊。在衣帽間的地板下,做了很大的收納空間,可以存放女兒的玩具,打開地板就好像“尋寶”一樣。

長輩房

謝英凱與老湯一家人在屋頂花園

長輩房附帶一個小陽台。適老設計體現在許多不易察覺的細節之中。長輩房的櫃子下、走廊的樓梯處都暗藏了扶手。長輩房的整體燈光色溫在4000K左右,較其他房間偏冷,因爲老人的視網膜開始退化,暖光並不適合他們。

部分圖片提供:分別爲姗姗 / 張維 / Stefny;yuuuunstudio / 雲眠攝影工作室;湯物臣·肯文創意集團

1 阅读:869
评论列表
  • 2024-04-14 12:20

    就這房子,誰進去都治愈

  • 2024-04-14 14:30

    都是要花錢,花多還是花少的問題,這都是設計的項目推廣廣告,實際應用不多。

  • 2024-04-14 23:00

    房子大了未必住的舒服,但太小肯定是不行的。

  • 2024-04-15 07:58

    嗯,我也一樣,除了衛生間鋪瓷磚,臥室,客廳,廚房都是木地板,這樣廚房和客廳沒有高度差,是一個大平面。

  • 2024-04-14 13:26

    帶娃的家庭,專業設計後,桌角啥的還是尖尖的……

  • 2024-04-15 15:36

    爲什麽看完以後心裏不是滋味

  • 2024-04-14 10:04

    好房子無關大小,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