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周恩來的助手,官至八路軍副參謀長,結局充滿遺憾

獨家故事 2024-04-01 09:32:40

毛主席和周恩來一生之中有過許多助手,其中王若飛是兩人共同用過的助手,周恩來與王若飛感情深厚,兩人早在歐洲勤工儉學期間認識了,王若飛和周恩來等人一起發起成立了“旅歐支部”。

王若飛的早年經曆比周恩來幸運,他是貴州安順市人,出生在一個大家庭,原名王運生,早年他被二舅接到貴陽市撫養,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年少時的王若飛就顯露出他愛國與豪邁的一面。

他在讀書期間學到“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詩句時,有感于馬革裹屍衛國而戰的豪邁,于是改名爲“王若飛”,1911年11月,辛亥革命讓王若飛深受感觸,此後他投身“反袁運動”。

1919年,23歲的王若飛參加了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王若飛在法國期間與趙世炎、周恩來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立了旅歐支部,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1923年,王若飛前往蘇聯學習。

回國之後的王若飛大有作爲,他在李大钊的指示下前往中原地區開展工人運動,在中原地區工作了一年多,爲工人運動發展做出了貢獻,1926年,王若飛被調往上海工作,擔任秘書長一職。

當時王若飛積極協助周恩來工作,他協助周恩來領導了上海三次工人起義,在黨的五大之後,王若飛當選農民部長和宣傳部長,並作爲代表前往莫斯科出席了共産國際的六大會議,留在蘇聯學習了兩年多。

1931年,王若飛回國投身土地革命鬥爭,他在奉命在西北地區開展工作,擔任西北特派員,王若飛的工作非常出色,引起了敵人的重視,在敵人的利誘下,1931年11月21日,有叛徒出賣了王若飛的行蹤。

由于叛徒的出賣,導致王若飛被敵人抓捕,此後王若飛遭遇了敵人長達近6年的關押,在獄中的王若飛展現了他豪邁豁達的一面,他在獄中仍堅持與敵人鬥爭,利用各種休息時間鍛煉身體。

他在獄中還堅持用冷水擦身,爲的就是保持良好的身體,等將來爲革命繼續工作,終于在1937年5月,在黨的營救下,被敵人關押了5年7個月的王若飛得以出獄,同年8月,王若飛抵達延安。

抵達延安的王若飛身體狀況良好,隨即就投身革命工作,他被任命爲邊區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等職,1938年,王若飛還兼任了八路軍副參謀長一職,無論是在黨內還是軍中,王若飛的地位都是比較高的。

當時王若飛主要還是從事黨內工作和統戰工作,在抗戰勝利之初,他就跟隨毛主席、周恩來一起飛往重慶參加和平談判,談判期間他嘔心瀝血協助毛主席和周恩來工作,既堅持原則又靈活鬥爭。

王若飛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也深受毛主席和周恩來的認可,遺憾的是1946年4月8日,王若飛等人乘坐飛機從重慶飛往延安,飛機不幸墜毀,機上的13人全部遇難,王若飛年僅50歲。

如果不出意外,王若飛日後必會肩負重任,他的犧牲讓人充滿遺憾,也讓曆史充滿遺憾,周恩來悲痛地說:“失去了他,好像失掉了一種力量,失去了一種鼓勵,失掉了一個好幫手。”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