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美國商業地産不良貸款,將導致一波銀行倒閉潮

波哥看樓市 2024-05-11 20:25:42

作者 |羅乾波出品 |波哥看樓市

今日下午,據官媒“券商中國”報道:

“近日,一些美國官員認爲商業房地産不良貸款的增加可能會導致一些銀行倒閉,但不會對整個系統構成風險。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此表示認同。

當地時間周四,鮑威爾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告訴議員,美聯儲正與銀行溝通,確保他們能夠應對潛在的損失。鮑威爾的發言重複了財政部部長耶倫的評估。耶倫上個月表示,可能會有一些倒閉,但情況將是‘可控的’。

鮑威爾說,‘我們已經確定了商業地産集中度高的銀行,特別是寫字樓、零售和其他受影響較大的商業地産。我確信這是一個我們將花費數年時間來解決的問題。會有銀行倒閉,但不會是大銀行’

同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負責人Martin Gruenberg表示,非業主自用商業物業的逾期付款達到2014年頭幾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他表示,銀行業仍然強勁,但某些貸款組合的惡化,特別是辦公樓和其他類型的商業地産貸款,值得監控。”

簡析:

這是什麽意思?

歸納起來,據波哥看樓市獨家觀察,就是兩點:

◢其一,銀行業受商業地産金融模式的嚴重拖累,以前的暗疾變成了目前的大病

換句話說,就是積重難返而不得不面對了,這些蓋子到了揭開的時候了,再也捂不住了,不然會引發更大的金融風險,會嚴重發沖擊美國的金融及其他産業領域。

這個問題,非常嚴重了,不然美聯儲主席也不會這樣去講話了,美聯儲+財政部+聯邦保險三大核心機構的老大都紛紛出來表態,可見其形勢之嚴峻,絕非他們說的那麽簡單。

這個說法,對業內吃瓜群衆來說,太熟悉了,就是一個美國政府層面的辟謠動作。

直白點說,就是:

大家不要慌,我們的底層結構和強大支柱依然強勁,政府完全可以化解。

整個新聞,基本就是這個意思。

同時,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在這個新聞中,美國三大機構還拉上了蘋果公司,在同一天來發聲,欲借高科技的題材來分擔一下國內外的一些輿論壓力。

是一場典型的政府和産業類相互匹配的公關事件。

另外,也表明,美國的經濟,也在嚴重衰退,並不是許多國際新聞中所表露的那樣美好和歌舞升平。

以前的地産類次貸危機,已經搞翻了許多銀行,如雷曼等;今日的新聞反映出,15年後,以前的商業地産及其相關不動産等類資産,與其金融體系捆綁得太深,如今國際間各産業大趨勢急轉直下的新時代,很多以前被時代繁榮所掩蓋的問題,其原有的産業模型不斷被新趨勢所拷問,也即過去的模式遭遇了巨大的沖擊,再不改變,只能快速病入膏肓了。

鮑威爾和耶倫等,已經急如熱鍋上的螞蟻了。

如果因商業地産貸款,再暴雷,必將導致美國各相關産業的再一次重創,這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上述鮑威爾的“可控的”說法,可能只有他們自己相信了。

再從,國際局勢來簡單觀察一下,在地産之外,波哥認爲,近期還有三大典型事件來佐證一下上面的觀點:

爲什麽法國馬克龍要來中國?

爲什麽德國要繼續重倉中國?

爲什麽特斯拉要持續向領導們表態?

等等

已經充分說明,美國那一套發展模式等,越來越老氣橫秋了,在不斷衰老,國際社會等,都在慢慢對其做斷舍離了。

再回到房地産這個視角,興盛時代,國際間的衆多資本都被美國吸走了,因爲穩健和富有想象空間的回報率,以及加上漂亮國的符號與光環等,曾經割了很多韭菜。

但,目前天地變了,國際市場都不再相信美刀的價值了,而紛紛尋求更有價值和潛力的市場,比如中國等。

這已經是一個大的新趨勢,東方智慧展現出了更強大的生命力。

◢其二,西方等的商業地産+金融模式,並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標准公式

當然,從本源上看,這是東西方本質思想根本差異下的結果和映照,這是骨子裏的基因,誰也改變不了。

中國講究“厚德載物,源遠流長”;西方訴求的是“非黑即白,以數據爲圭臬”,所以,也造成美國等國家,不講其他,僅僅在地産界就把自己以前那一套基于數理推論下的模式,當成了不可顛破的“真理”,而慢慢成爲了國際間各類主體需要去深度反思的重要問題。

比如,從出身于管理學的波哥個人視角來看,西方這個所謂的唯數據論的思想,在我們管理學界,也在不斷被打臉,比如以前的《基業長青》那本書,當時研究和總結了許多國際型大公司的生存和發展之道,最後還搞笑的是,書中很推崇的那些高大上的許多案例和主角,基本在5-8年之間就出現了各類事件,而不斷成爲了商業發展曆史上的反面案例,而令人唏噓。

也即,所謂的數據和樣本,都是有限的,再加上各種商業利益在裏面的攪合等,其中,數據的可信度必將大打折扣;故而,造成《基業長青》兩位大師級作者的老臉都被打腫了,後面再也不敢出來了。

這裏多說了一兩句,只想表達一點,西方的經典模式和數據思維,真的可以窮盡一切嗎?

對此,波哥個人內心裏十分鄙視此類觀點。

在認同相關各類客觀思想的基礎上,個人覺得,在思想的根脈上,中國思想有更深厚的立世基礎,更可怕的是——我們不會去守株待兔、不會去刻舟求劍,都會在融通天地人至理之後而能適時與時俱進等,與西方的打法完全不一樣。

譬如

在商業地産界內,以前美國或新加坡的模式,在波哥看樓市看來,都是基于國際大趨勢繁榮階段的資本化的産物,客觀來講,有其時代下的一定客觀性,也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研究。

但在近年,新加坡的凱德置地模式,被新時代的巨浪不斷怕死在沙灘上,你能簡單去說,這只是中國市場的問題嗎?

上述美國商業地産及金融方面的巨大問題,你敢說他們以前的模式不成功嗎?

最近,觀點網請了一些所謂的喝過美國乳汁的專家,在那裏大講中國商業REITS的種種問題,還把自己奶媽那一套拿出來唾沫四濺地去激情分享,確實有點那個啥,你代表誰,大家都很清楚,不就是想去多做點業務嗎?

對此,波哥也非常的反感。

爲美國等模式大吹法螺,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老祖宗是誰了。

最可笑的是,今天的新聞,美國三位大佬用自己的行爲,啪啪啪扇了自己各類徒子徒孫的耳光,可悲啊!

沒有脊梁的人,沒有脊梁的産業等,再怎麽去跪舔,都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新加坡模式,已經铩羽而歸;美國模式,業已自顧不暇。

那些覺得外國的月亮更圓的人,是時候要去反思一二了。

《黃帝內經》講,獨立守神,才能肌肉若一,適用于每一個方面。

抛棄中國文化的精髓,去跪迎各類主子及其相關思想,波哥在內心裏就鄙視你。

這並不是簡單的狹隘的民族觀和産業觀等,其背後有更多的思想在裏面交織。

商業、産業、社會、國家和世界,波哥認爲,在其本質上都是相通的,皆爲客觀和主觀兩大框架之下的最終産物。

可是:

西方說,信者得救;

東方講,不爲堯存,不爲舜亡,天行有常。

有鑒于此,誰比誰更客觀,一目了然。

寫在最後:

今天,與業界的萬科等朋友交流後,波哥先前並沒有什麽寫作的欲望,本來想躺平的,後面很多老鐵跟波哥講美國這個新聞,希望我們能解讀出一些不一樣的觀點。

有感于各位朋友的真情厚意,波哥及團隊,也必須來深思和提筆一二了,以便通過我們的視角來聊一聊,和供各位大咖參考。

但在仔細閱讀新聞後,確實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故而,簡以記之,與君交流吧。

最後總結成一句話:

既有時代之寒,又有思想之別,你是誰、相信什麽、如何去做?

互有深度的關聯,早已不是簡單的商業範疇了,本文表達的意思,也不是簡單的商業層面的意思。

看得懂的自然會明白,其他的也請不要來打擾我們了,謝謝。

本文爲「波哥看樓市」(ID:bgkls2023)原創文章,其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的敬請點贊和轉發爲謝!
0 阅读:12
评论列表
  • 2024-05-12 22:14

    黴政府:大家不用慌,銀行破産有美籍華人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