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八路軍山頭多,內部有矛盾意見不合,毛主席派一人完美解決

縱觀曆史2021 2024-04-29 23:43:20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抗戰期間,八路軍山東抗日根據地多年存在多支部隊並存,互不統屬,沒有明確主官的現象,導致內部矛盾較大,意見不合。

關鍵時刻,毛主席派來一人,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發展並壯大根據地,此人是誰呢?

平級領導,意見不合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抗日根據地是我黨領導的華北抗戰的四大根據地之一,爲我國抗戰勝利做出重大貢獻。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初期,曾有一段“一山有二虎”的過程,相處地並不愉快。

1937年12月,日軍進攻山東前,蔣介石任命的山東省主席韓複渠得知消息,放棄山東逃跑了。此後,山東城內除了侵占的日軍,還有地主豪紳等勢力的崛起,城內的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中。

這時,毛主席先後派出115師的兩大主力部隊前去建設山東抗日根據地,再加上山東本地抗日的山東縱隊,組成了八路軍在山東當時主要的抗日武裝力量。

遺憾的是,115師和山東縱隊的領導團隊不統一,誰都不服誰,很快就出了問題,抗日和發展根據地的任務進展緩慢。

在商量怎麽樣去統一抗日決策時,山東縱隊的領導對115師的領導批評指責,後來在桃峪會議中,115師的領導人進行自我批評,山東縱隊的領導仍舊不依不饒。

領導團隊間的不和諧,顯然是不利于建立抗日根據地,非常急需解決一元化領導的問題?可是該選誰去做這個一元化領導的領導人呢?

羅榮桓沉著冷靜,識破敵軍假消息

1942年1月,山東抗日根據地始終沒有形成統一指揮,作戰時,山東縱隊和115師會出現決策分歧,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央決定由115師統一指揮山東縱隊,羅榮桓主持軍事工作。

然而,這次只是形式上的統一。

羅榮桓能勝任嗎?

1902年,羅榮桓出生于湖南省衡山縣,曾在私立青島大學、武昌中山大學讀書,後來入黨參軍後,進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羅榮桓是個有文化的軍人,能文能武,在與敵人作戰時能夠冷靜分析局面。

1942年10月,日軍放出消息說“掃蕩濱海兩個月”,同時我軍的特務機關也收到要掃蕩濱海的消息,並且部署相關作戰計劃。

主持軍事工作的羅榮桓認爲掃蕩濱海消息的真實性有待考查。

在會議中,羅榮桓拿出地圖,反反複複地觀察地形,結合收到的其他消息,語氣沉穩地說:“我們現在最好先待在原地,不往沂蒙山區轉移。”

接著,羅榮桓又指了指地圖繼續說:“你們看,認爲日軍如果真要攻擊濱海,那麽濱海的北面和南面應該要有動靜,可是並沒有。”

山東縱隊的領導不聽意見,急忙帶著部隊轉移,結果遭遇敵人合圍重創,雖然後面突出重圍,但是損失慘重。

羅榮桓最後根據戰況分析,靈活運用“翻邊”戰術,打開濱海南部。

羅榮桓的出色表現,贏得黨中央的認可,毛主席任命他爲山東軍區司令員。山東軍區由山東縱隊和115師合並而來,自此,山東抗日根據地終于有實質上的一個領導中心。

山東軍區由羅榮桓統一領導後,十分重視思想建設和精兵簡政的工作,在他的領導下,山東抗日根據地發展迅速,成爲八路軍抗日的一支強大力量。

毛主席曾說:“羅榮桓是個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領導幹部”。毛主席慧眼如炬,在山東根據,羅榮桓證明了他的能力。

0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