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老人”爲何大腦年輕20到30歲?研究:他們大腦記憶區域更大,每天吃6個西紅柿

長城網 2024-05-01 07:50:14

當談到衰老時,我們通常會認爲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思維變得遲緩或者混亂,認知能力會逐漸下降,常常忘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或是十年前高中英語老師的名字,又或是上一秒想到的事情下一秒突然忘記等。然而,並非每個人都是如此。在過去的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研究這樣一個特殊的老年群體——“超級老人”(Super-agers)。他們平均年齡都在80多歲,但他們的記憶能力卻相當于50到60歲的年輕人!

“超級老人”:

大腦中儲存記憶區域體積更大

4月29日,在《神經科學》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最新論文揭示了這些“超級老人”大腦的特殊之處。

這項研究由西班牙馬德裏理工大學臨床神經科學實驗室和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單位共同完成,研究人員對64名“超級老人”(平均年齡81.9歲,59%爲女性)和55名記憶能力正常老年人(平均年齡82.4歲,64%爲女性)進行了爲期5年的研究。這些實驗參與者完成了腦部CT掃描、血液抽檢在內的等多項測試,並回答了有關他們自身生活方式和行爲的相關問題。

▲參與研究的“超級老人”

通過橫向和縱向研究,以及每年的隨訪,研究團隊評估了這些老年人的全腦腦白質狀態以及特定區域白質微觀結構。研究結果顯示,“超級老人”和記憶能力正常老年人在整體白質健康狀況(包括白質總體積、Fazekas評分和病變體積)上沒有顯著差異。然而,通過擴散參數分析發現,“超級老人”的白質微觀結構比其他老年人更好。

這一發現表明,“超級老人”能夠抵抗典型的與年齡相關的白質結構變化。“超級老人”的大腦不僅在結構上保持年輕,其內部活動也顯示出類似年輕大腦的特征。他們的分數各向異性(FA)較高,主要在額葉纖維中,而大多數白質束中的平均擴散率(MD)較低。這表明,“超級老人”的大腦在處理信息時保持了高度的神經活性,這種高度選擇性的神經活動使得他們能夠更有效地處理和記憶所看到的信息。

研究發現,“超級老人”大腦中儲存記憶的重要區域,尤其是海馬體和內嗅皮層體積更大。他們能夠更好地保持大腦前額負責記憶區域之間的連接,且顯示出極小的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性。此外,去年7月《柳葉刀》子刊的研究指出,與普通老人相比,“超級老人”大腦海馬體體積更大、皮質層更厚、腦皮質萎縮更慢。

首個研究“超級老人”的美國西北大學神經病學教授艾米麗·羅加爾斯基 ,在其2012年發表的研究論文中表明“超級老人”的大腦比80歲同齡人的大腦看起來更像50歲或60歲的大腦,而且“超級老人”的大腦萎縮速度要比平均水平更慢,他們的大腦皮質層更厚,患阿爾茨海默症概率要小90%以上。

目前,還沒有關于世界上有多少“超級老人”的准確數字統計,但羅加爾斯基表示,這種人“相對較少”,“遠低于10%”的人群最終符合標准。

他們的生活習慣更健康?

研究結果顯示:不一定!

最值得注意的是,“超級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較同齡人來說稍好一些,無論是在血壓還是葡萄糖代謝方面,他們在活動能力測試中表現也更好。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超級老人”不一定擁有更爲健康的生活習慣。那些被普遍認爲與“超級老人”有關的東西實際上並不存在,像是飲食結構、睡眠時間、職業背景和不良嗜好上和普通人沒有任何差異。有些人經常鍛煉而有些人從來不運動,有些人堅持地中海健康飲食而有些人依靠預制菜維持生計,更有甚者一直保持吸煙的不良習慣。而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擁有牢固的社會關系網絡。

但是,加州大學項目助理泰莎·哈裏森表示:“在理想的狀態下,你會發現所有‘超級老人’每天都會吃6個西紅柿,這是關鍵”。2020年德國研究人員發現,“超級老人”往往擁有一些有利的遺傳突變,這些突變保護他們免受致病遺傳突變的影響。例如,“超級老人”傾向于擁有一種導致高密度脂蛋白或“好膽固醇”水平升高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的遺傳突變。這種遺傳優勢不僅有利于心髒健康,還能顯著推遲癌症的發展並降低認知下降和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目前,科學家們仍在探索“超級老人”背後的遺傳和環境因素。初步研究表明,成爲“超級老人”可能與基因有關。這表明,雖然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基因,但通過健康的飲食習慣、適量的體育運動、充足的睡眠時間以及保持穩定的社會關系,或許可以減緩認知能力的下降和延緩大腦的老化速度。

來源:紅星新聞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