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華藝術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

人民藝術 2024-04-24 21:15:52

花繁四月、惠風和暢。在喜迎清華大學113周年校慶之際,“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華藝術展”于4月23日在清華藝博啓幕。校黨委副書記向波濤,貴州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袁偉,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靳軍,姚華之孫、中央財經大學原副校長姚遂,本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先後致辭。開幕式上,杜鵬飛爲家屬代表楊麗和楊陽頒發捐贈證書,感謝姚華孫女姚厥捐贈姚華繪畫作品《遊天甯寺圖》。開幕式由副館長孫大鵬主持,清華藝博志願者龐東明、王東華、張新慧、魯紅梅表演了詩朗誦《秋草詩》《五言飛鳥集》選段,師生校友、藝術界代表、媒體記者、社會觀衆等近百人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杜鵬飛爲姚厥頒發捐贈證書

(家屬代表楊麗、楊陽代領並合影)

姚華(1876-1930),字重光,別字一鄂,號茫父,別署蓮華盦主,貴州貴築(今貴陽)人。清光緒丁酉科(1897)舉人、甲辰科(1904)進士,旋公派日本習法政。光緒三十三年(1907)歸國,由工部改派郵傳部任主事、科長。入民國後,幾度當選國會議員,參政議政並參與中華民國首部憲法編纂。後棄政從學,先後執教于清華學堂、朝陽大學、高等師範、國立美專等校,先後執掌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和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他是我國著名詩人、學者、教育家、文學家、金石學家、書畫家和戲曲理論家,被譽爲一代通人,于穎拓、刻銅、箋紙等藝術形式皆有特別貢獻,被魯迅、鄭振铎、陳叔通、郭沫若等人所盛贊。姚華是貴州近現代十分重要的文化先賢,也是清華大學初創時期清華學堂的國文教員。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貴州省博物館聯合策劃的“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華藝術展”,旨在通過200余件珍貴的書畫、文獻、碑拓、刻銅、箋紙等實物,比較全面地呈現姚華在詩詞、書法、繪畫、考據、篆刻、寫銅畫箋等領域的傑出才能與貢獻,以期使觀衆了解一位才藝出衆、立體飽滿的茫父先生。

開幕式嘉賓合影

姚華是繼鄭珍(1806-1864)、莫友芝(1811-1871)後,貴州近現代十分重要的文化先賢。他與好友陳師曾聲氣相投,被公認爲民國初年北京畫壇領袖,一時有“姚陳”之稱。其爲人爽直豪邁,講名節,重情義,不攀權貴,不畏強暴。與梁啓超、蹇季常、熊範輿、周大烈、林宰平、陳叔通、陳師曾、王夢白、陳半丁、淩文淵、陳筱莊、邵伯䌹、羅瘿公、羅複堪、李釋堪、王瑤卿等交遊至深。弟子中較著名者有吳宓、鄭天挺、王伯群、王文華、邱石冥、王石之、高希舜等,梨園中梅蘭芳、程硯秋、姚玉芙等亦執弟子禮甚恭。姚華不壽,但留下大量文采飛揚的詩詞曲賦、觀點獨到的考釋題跋和獨具個性的書畫穎拓。他一生著述頗豐,晚年親自整理《弗堂類稿》31卷,由弟子王伯群資助出版,亦有《茫父風畫集》《五言飛鳥集》《菉猗曲定》《書適》等著作行世。

清華藝博志願者張新慧、王東華、龐東明、魯紅梅朗誦《秋草詩》《五言飛鳥集》選段

展覽將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四層10號展廳展出至2024年11月10日,歡迎清華師生及社會各界觀衆莅臨參觀。

展覽現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