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到底有什麽可牛的?看後你就懂了!(任正非的10個沉思)

老方說老方說 2024-04-23 12:53:17

1、萬事開頭難,在幾十年前,中國企業想走出國門,把産品和技術賣到海外,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華爲從事的通訊行業,基本是被諾基亞、愛立信等巨頭瓜分了。

華爲公司出海,從一開始就是地獄模式。光是在俄羅斯,華爲就數年沒有一個訂單。

對于華爲進軍海外,任正非提出一個指導方針,那就是“向拉賓學習,以土地換和平”,合作共贏:

“在海外市場拓展上,我們強調不打價格戰,要與友商共存雙贏,不擾亂市場,以免西方公司群起而攻之。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提供高質量的産品和優質的服務來獲取客戶認可,不能由于我們的一點點銷售來損害整個行業的利潤,我們決不能做市場規則的破壞者。”

這就降低了阻力,特別是在華爲處于弱勢地位的時候,贏得了寶貴的生存機會,不然的話,真被西方公司群起而攻之,那就麻煩了。

其實現在出海的中國企業也可以采取這個市場策略,多交朋友少樹敵,同行未必是冤家,大家可以競爭更可以合作,共建行業生態。好的生態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贏。

2、達裏奧認爲,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正確地犯錯誤”的人;另一種是“錯誤地犯錯誤”的人。

人都會犯錯,但前者可以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改變自己。而後者則是重複犯錯,就像一個人經常掉進同一個坑裏,然後說,聽過很多的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也是任正非經常強調“總結”的原因,“我年輕時候就講一句話:一根絲線沒有多大用處,打一個結,就是‘總結’,現在叫‘複盤’;過段時間再打一個結,打四個結就是一個格子,多打一些結就成了‘漁網’;對‘漁網’多次總結,認識到它的本質,你就有了一根‘網繩’,這根‘網繩’就是‘綱’,綱舉就目張。下面‘漁網’就是‘目’,網一提,目張開,就可以抓‘魚’了,那你就有了很大的思維靈活度。”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人的進步就是一個不斷總結和改善的過程。學習任正非有什麽用?

我說可能就一個用處,那就是打開你的“天眼”,當你了解了任正非的所思所想所爲,你才會明白原來世上還有這樣的人,原來事情還可以這樣去做,原來成功真的是有途徑。

不然,我們往往在低水平的層次上重複,還自以爲得意。

3、在華爲2013年市場大會上,任正非向徐文偉、張平安、陳軍、余承東、萬飚等人頒發了一項特殊的表彰——“從零起飛獎”。

任正非說:“我很興奮給他們頒發了從零起飛獎,因爲他們5個人都是在作出重大貢獻後自願放棄年終獎的,他們的這種行爲就是英雄。他們的英雄行爲和我們剛才獲獎的那些人,再加上公司全體員工的努力,我們除了勝利還有什麽路可走?

未來人力資源政策的改進還會更加激勵我們。我們在講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時候,就是反複說要拉開差距,現在人力資源政策剛剛在拉開差距,以後人力資源政策還會有進一步的改進,會讓優秀員工得到更多的鼓勵。”

4、任正非帶隊伍的訣竅就4個字:言傳身教!

沒有老大的以身作則,企業的制度和文化建設就無從談起。在華爲創業階段,任正非曾提出一個“三老四嚴”的原則,從他做起,向下延伸。

什麽是“三老四嚴”呢?

1、三老是指: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

2、四嚴是指: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自我訓練,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嚴守與人合作的信用。

如果我們能堅持3年的“三老四嚴”,那隊伍的風氣就會變得很正,企業也會很有競爭力。

5、別人都做不到,你能做到,那你就厲害了。

任正非說過,“人感知到自己的渺小,行爲才開始偉大。”

人性就是自私,但你不自私,那你就能容人,別人就願意跟你走。這樣你就了組織的力量。

我們看那些做組織者的人,是不是都有“無私”的素質?區別只是多少而已,你能容幾個人,那你就是幾個人的頭領。你能容千軍萬馬,那你就是統帥。

6、都知道任正非給員工“吹牛畫餅”、“陽台曬錢”的故事,但故事的當事人是誰呢?有個人必須一提,他就是曹贻安。

曹贻安進入華爲公司比較早,當時條件艱苦,任正非經常找他們聊天,兼做思想工作。

曹贻安一開始工資是300,很快就調整到了800。任正非跟他們談話,問他們對公司有什麽意見。曹贻安就說公司都好,就是還什麽都沒幹工資就漲到八百,感覺過意不去。

任正非聽了笑罵道:少來這一套,以後給你8000你都會嫌少,以後你買房子就買陽台大的——用來曬錢啊,深圳太潮濕。

果不其然,後來一如任正非所說。老板的威信就是這麽樹立起來的,吹牛不要緊,關鍵是要能兌現。

7、我覺得任正非對年輕人最沉重、最殘酷也是最有價值的忠告就是這句話:

“人的生命只有幾十年,你只能在這個短暫時間內把自己培養成航母艦長。”

人生短暫,中間還免不了迷糊幾年,等醒悟過來准備去做事時候,又有九九八十一難等著你。所以,我們不斷學習的意義就是早點清醒,給自己多留一些時間,做最有價值的事。

不然,到“老大徒傷悲”的時候,就太遲了。

8、華爲:先有成功的思想,後有成功的企業!

都說態度決定一切,其實是思想決定一切。因爲思想決定態度,從古至今,影響人們行爲邏輯的都是思想。

如果一個老板習慣性耍花招,對員工、客戶和合作夥伴都講“權謀和詭詐”,那這個企業的思想就錯了,必然會遭受反噬。

任正非就不一樣,他是一個很真誠的人,他堅持說真話,坦誠對人。當然,他也有複雜的時候,但那是對事,而且有的他會說,有的他不會說,但他不會騙你。

任正非的這種特質對華爲影響很大,他是一個真正正道取勝的企業家,他對中國企業有巨大的思想和理論貢獻。日本有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和稻盛和夫等企業家,他們在中國和西方都有很多擁趸,但中國呢,當代除了任正非之外,還有誰能與稻盛和夫等人相提並論?

有思想高度,並有實踐和結果,讓大家信服的企業家,中國真的太少了。

9、燒不死的鳥,任正非最困難時候是在2002年!

其實現在的情況對任正非來說沒有那麽大壓力,他最困難時候是在2002年,“公司差點崩潰了。IT泡沫的破滅,公司內外矛盾的交集,我卻無能爲力控制這個公司,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夢醒時常常哭。”

當時華爲真的是瀕臨崩潰,外面是競爭對手虎視眈眈,內部又是亂麻一樣,軍心動搖,而且任正非個人也遭受了多方面的打擊。

那可能是任正非最脆弱的時候,但“凡殺不死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燒不死鳥是鳳凰,自從走出那段困境後,任正非的精神基本已經是無所畏懼了,再大的困難和打擊,也動搖不了他的意志。

10、華爲到底有什麽可牛的?看後你就懂了!

數年前,任正非在公司會議上說了一番話,強調華爲要“潇灑走一回”。其中一句是:

“我們要敢于超越美國公司,最多就是輸,華爲已做出這麽大貢獻了,垮了也無怨無悔。”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華爲等國內通信公司做出了什麽貢獻,這一是因爲很多人經曆少,二是因爲人善忘。

在三四十年前,中國通信業有個“七國八制”的說法,也就是說我們市場上總共有來自七個國家的八種制式的機型或網絡,分別是: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國的朗訊、加拿大的北電、瑞典的愛立信、德國的西門子、比利時的BTM 以及法國的阿爾卡特。

“七國八制”的一大後果就是中國人吃大虧,因爲自己搞不出來程控機,就只能高價買,畢竟通訊是剛需中的剛需。相信很多老一輩的郵電人對此都印象深刻,國外的産品價格死貴不說,售後更是跟大爺一樣,西方人說顧客是上帝,但在中國,客戶並不是上帝,西方商家才是。

這也算是個規律了,凡是中國沒有的,缺乏的,價格就是沒有最貴,只有更貴。凡是中國有的,那價格就馬上被打骨折了。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家裏裝一部電話是身份的象征,是奢侈品,光一個初裝費就要幾千上萬的費用。打個比方,譬如現在你買一台手機,首先要收你幾萬塊的上網費,你敢信?但在當時,這是行規。

所以,我們今天能人手一台智能手機,一兩年換個手機跟玩兒似的,對幾十塊錢的電話費毫無感覺。還有國內的互聯網公司能一個接一個的出首富……這一切都跟之前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奮鬥和華爲等通信公司的打破市場壟斷有關。

這一切不過是三四十年而已,但感覺上已經是很遙遠的事了。撫今憶昔,現在的困難又算個啥!

0 阅读:11

老方說老方說

簡介:互聯網創業者,喜歡分享一切有價值的人和事!